◆于文淑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論和諧社會下消費倫理的構建
◆于文淑
(遼寧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1.消費是人類的基本屬性
消費是人的基本屬性,也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活動,是人與動物滿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基本途徑。但是,人與動物的消費又具有根本的不同,這就是消費倫理。我們將消費倫理定義為人們對于消費內容、消費方式、消費水平等問題的總的態度與看法。
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而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和其它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前提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材料,即物質生產。”消費具有自然性,但它又不僅僅是一種生理上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種社會活動。消費為社會的物質生產提供動力,影響著物質生產的過程和結果,從而影響人類社會的發展。
2.消費是一種倫理現象
從自然、社會、經濟、心理和文化等不同角度分析,人類的消費過程體現了消費主體與消費對象之間的一種特定的關系。人類的消費——消費是人類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和社會關系中進行的,具有特定的生理、社會、經濟、文化和精神內涵的行為過程。人類的消費主要體現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體現消費的“質”,即消費的是什么;二是體現消費的量,即消費的數量。與此相應消費倫理也是從兩個方面進行論述:一是實現消費在經濟上的合理性,二是實現消費在道德上的正當性。消費是一種倫理現象,而消費行為的進行更需要一種倫理規范作為指導。
我們在引進西方工業模式和先進技術的同時,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消費主義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對我國社會產生了影響。中國社會的消費觀念與西方消費觀念不斷沖突與消融,多種消費倫理觀交互混雜,在消費上迅速出現了異化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落后的消費理念
消費社會的理論認為,只有消費才是生產的目的,只有消費才能夠拉動內需,才能夠真正的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商品生產企業提供應接不暇的廣告誘惑、價格誘惑,不斷創造消費機會;銀行業大肆鼓吹超前消費,千方百計地策劃營銷方案,刺激消費,同時提供各種方便快捷的信貸業務……于是現今社會出現了兩種對立的消費理念,盲目跟從西方消費主義的過度消費和片面理解“勤儉”的限制消費。
2.不合理的消費結構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消費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仍然很突出,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恩格爾系數偏高。恩格爾系數偏高表示精神文化消費在整個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偏小,這種不合理的消費結構會直接影響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當今,我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約在30%以上,而農村人口的恩格爾系數則高達40%,消費結構嚴重失調。
3.不健康的消費方式
休謨說:“習慣是人生的指南”。在消費過程中,人的消費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消費習慣的影響,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的社會陋習。婚娶之事,大置嫁妝,大送彩禮,大擺筵席;為死者大辦喪事、大修墳墓,甚至出現了為活人預修墳墓的現象;占相問卜看風水,大搞封建迷信活動。不健康的消費方式不僅污染了社會風氣,同時也造成了社會的腐敗,一些消費中存在著嚴重的公款消費,公款消費又滋生更為嚴重的腐敗,從而產生惡性循環。
1.提倡和諧的消費觀念
(1)大力倡導勤儉節約之風。勤儉節約在人類文明進步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從國家角度看,節儉可以促進清正廉潔的行政氛圍的形成,有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從社會角度看,節儉可以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促進社會穩定;從個體角度看,節儉可以對各種非必要的物質欲望進行約束,打好道德自律的基礎。
(2)加強公民法制教育,提高個體維權意識。根據市場經濟中的等價交換原則,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或者服務應該與自己的付出的價值相等,當出現不等值的情況時,消費者就有權向商家進行投訴和申請賠償,而不應該是現在社會上經常出現的忍氣吞聲、吃啞巴虧的現象。要改變這種現象,加強公民的法制教育,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應該認真的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去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2.建立和諧的消費結構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等精神性的需要是高于物質性需要的,這就意味著精神性需要應該在物質性需要得到滿足之后才能成為主導性的需要。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之間的這種相互關系決定了消費方式中的“科學”不僅應表現在消費水平上,更應該表現在消費結構上。根據社會發展的現有水平來實現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的共同發展。
3.形成和諧的消費方式
(1)適度消費。適度消費是適應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一種消費狀態,它把人們的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和消費水平都限制在現有生態環境可持續支持人類的生產活動的范圍內。適度消費反對奢侈過度型的消費,適度消費也不提倡過度節儉型的消費,因為那樣會抑制生產生活的發展。適度消費不僅符合人的本性,同時更符合自然的本性和環境保護的要求。
(2)可持續消費。當前所提倡的和諧社會是一個節約型的社會,基本目標是要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劇,西方社會的一些不良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也逐漸沖擊著我們,致使生活中的浪費日益嚴重,超前消費、揮霍性消費、一次性消費等都是以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環境的嚴重破壞為代價的,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將可持續消費作為一種良好的消費方式在全社會進行推行,對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非常重要的。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32.
[2]柳思維.現代消費經濟學通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