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燕 楊潔紅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
基于工程觀點的制藥工程教學過程優化的研究
◆張宇燕 楊潔紅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
優化教學過程是指選擇的教學過程的方法,可以使師生耗費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而收到優質教學效果。優化教學過程并不是某一種特別的教學方法和方式,它是教師對教學過程的一種明確的安排,根據對教學規律與原則的把握,有意識地、有科學地選擇一種最適合于具體情況的教學方案。
目前我國醫藥工業發展迅速,制藥工業技術和裝備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仍存在很多問題,缺乏制藥工程專業技術人才是制藥業面臨的嚴峻現實。國家發展綱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對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導作用。作為培養制藥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主干課程-制藥工程,必須促進培養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因此,我們必須對制藥工程教學過程進行有效優化,積極開展教育改革,優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堂教學結構、反饋評價機制等,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檢查和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構建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是優化教學過程的關鍵一步。優化后的教學目標,要求全面、具體、適當、明確,既要符合教學大綱要求,又要符合學生實際,還要考慮學生的差別,設不同層次性目標,有因材施教措施。為培養社會發展需要的制藥工程人才,制藥工程的培養目標是使學生能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銜接起來,從工程和經濟的角度去考慮工業化技術問題,逐步實現向制藥工程師的轉變。
課程內容優化是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途徑。優化教學內容,就要抓住本學科知識的重點、難點、連接點,并判斷它是否能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任務,統觀全局,形成“立體”化的知識系統。制藥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醫藥工業的迅速發展,產生大量新的信息,包括制藥工程工業化方面的規范等,教師應認真、深入分析教材內容,精心選擇、完善、補充、調整相關教學內容,優化重組教學內容,使教材內容與生產實踐、工業化等緊密結合,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形成本學科的知識結構。
制藥工程教學有理論課和實踐課教學,尤其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受眾對象——學生的不同特點、個性,科學、靈活地選擇和組合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優化的教學效果。
1.靈活運用啟發式教學。啟發式宗旨在于激勵學生的興趣和探索精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參與意識、獨立思想和創造才能。如在教學時,設計與學生所學理論知識有關的工程問題開展討論,讓學生有一定的前期基礎,并引導思考,使其簡明、具體,有啟發性。
2.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合理結合,靈活選用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具有多樣性、可綜合性、可優選性等特點。每屆授課學生的特點也隨時發生明顯變化,制藥工程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具備較強的多學科基礎和能力,一種或幾種教學方法并不能適合所有學生,要隨時做相應的調整和組合,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的心理活動處于主動、活躍的狀態。
3.重視對學生學法的積極指導,引導學生培養自主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法是教法與學法的統一,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大量知識和信息,幫助學生形成學科知識框架,還要注重如何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考,提高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開展有效的自主學習。教師可根據學生實際水平,采用專題、分組討論等形式,將某一工程實際問題交給學生自己解決,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自己查閱文獻,自己分析解決問題,開拓學生思路,樹立準確的工程理念,提高綜合素質,為培養創新性制藥工程人才打下基礎。
優化教學就要因材施教,構建本學科知識框架,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傳統的教學媒體如實物、粉筆等,有利于學生實際觀察能力的培養。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高速發展,現代化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綜合應用文字、圖片、Flash動畫、聲音、視頻錄像等,使教學內容變得更直觀、形象、豐富,尤其是制藥工程,信息量大,工程內容需要結合多種現代媒體的應用,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但要避免盲目濫用,影響了課堂上師生的互動;避免信息量過大,學生跟不上教學步伐;合理使用各項制作技巧,避免質量低,影響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取長補短,不斷優化教學手段,合理選擇使用教學媒體,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最佳媒體,使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進行現代化結合后,配合學生的理解水平,付諸于課堂教學實踐,充分體現教學過程的動態性質,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結構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師在時間和空間上,對各種教學因素的“排列”和“組合”,對教學的整體安排,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制藥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目前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課時、實踐、實訓教學資源缺乏等,同時作為中醫院校學生工科基礎較為薄弱,學生學習難度較大,且很難突出制藥工程的工程觀點,學生很難從實驗性研究轉向工業化生產研究,從工程理念出發思考。因此應積極思考如何優化本課程導入,優化提問,如何引入已學知識在工業化中的應用,合理安排整個教學,甚至每節課程,整合各項有利的教學因素,以創設一種和諧、愉快、民主的課堂氣氛,促進優秀制藥工程師的培養。
教學反饋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制藥工程是一門直接培養面向科研、生產、管理第一線的一流制藥工程復合型人才的主干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在今后工作中是否具有較高的工程創新能力和素質。因此,及時對教學各方面進行多渠道反饋,充分反映出整個教學的效果,使教師及時做出調整,優化教學過程,非常重要。而教師與學生之間信息交流是關鍵,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不僅能反饋教學效果,也能增進師生互動效果,幫助學生把握制藥工程發展的趨勢方向以及就業思路,帶給學生成功的歡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創造精神。
通過優化制藥工程教學的各項教學因素,優化教學過程,對教學進行重新取舍、補充、組織編排乃至重新開發,使教師在盡可能少的時間內去完成教學的要求,盡可能地發揮最大的效率,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培養面向科研、生產、管理第一線的一流制藥工程復合型人才。
[1]王旺宏.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效率[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0,(1):81 -82.
[2]王志祥.制藥工程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3.
[3]周玉.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2):40 -41.
[4]磨傳真,黃勇.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5,(22):226 -227.
[5]王超.優化教學結構,促進學生個性發展[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26.
[6]馮健.課堂教學反饋與現代教育技術[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3):12.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2011年教改項目(No.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