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愛菊
(河北省盧龍縣盧龍鎮政府)
隨著人民生活質量的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呈現出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膳食結構不斷發生變化的局面,特別是對鮮食蔬菜的需求日益提升,使我國蔬菜產業得到迅速發展。溫室蔬菜生產成為建設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鄉居民菜籃子的一項陽光產業。但隨著溫室蔬菜面積的不斷擴大和種植年限的不斷增加,溫室蔬菜病害發生呈日益加重態勢,直接影響和制約了蔬菜產業的健康發展。棚室蔬菜栽培在人工設施環境下進行,與露地栽培環境條件有根本區別,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產和供應,也為病蟲害的發生流行提供了良好條件。隨著棚室栽培的迅速發展,病蟲害種類顯著增加,為害程度明顯加重,為露地蔬菜提供了菌源和蟲源。
土壤是蔬菜的根系環境,也是多種病原菌的越冬場所。在正常情況下,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保持一定的平衡。但由于蔬菜根系的分泌物質和病根的殘留,使土壤微生物逐漸失去平衡,病原菌數量不斷增加,誘使病害發生。棚室土壤比露地土壤光照少,溫度和濕度高,病原菌增殖迅速,生產中又缺乏抗病品種,土傳根病隨連作年限增多而加重,如新建棚室發生瓜類枯萎病后如不及時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般從零星病株到普遍發病只需4~5年時間。在大型連作溫室中,果菜類根結線蟲病只需3~4年,病株率可達100%,減產50%以上,嚴重威脅多種蔬菜生產。近年來茄果類青枯病、草莓黃萎病等土傳病害分布在分宜縣各蔬菜地區,危害加劇。
多種病原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是蔬菜病害發生流行的重要環節。露地環境病菌死亡率高,在蔬菜生長季節才能侵染,發病遲,危害輕,有的病害只在局部地區季節性流行。但在棚室栽培下,病菌既可安全越冬,又能周年發生,已成為發展棚室蔬菜生產的大敵。如瓜類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蔓枯病,黃瓜、辣椒、韭菜疫病,番茄早疫病、葉霉病、豇豆和菜豆銹病、芹菜斑枯病多種蔬菜菌核病、草莓灰霉病、草莓白粉病等。此外,引起菜苗猝倒病、立枯病的病菌,既可在土壤中越冬,又能營腐生生活,故常在老育苗地的苗床嚴重發生,甚至毀苗,延誤農時。地下害蟲如螻蛄、地老虎等,也因棚室和苗床土壤溫暖、潮濕、疏松肥沃而發生早、數量多、危害重。
不同種類和品種的蔬菜種子,其抗病能力差別較大,在溫室蔬菜生產中,要針對當地病蟲害的發生規律、主要蔬菜病蟲害的類型,選用蔬菜品種,最好選用高抗、多抗的優良品種,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1)搞好曬種和種子消毒
(2)采用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技術是目前防治溫室蔬菜土傳病害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栽培技術措施,可以防治許多蔬菜病害。
(3)異地客土育苗
在連續種植蔬菜多年的田塊上進行蔬菜育苗容易發生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害,在沒有種過蔬菜的田塊上進行異地客土育苗,可以有效減輕苗期病害的發生。
(4)帶藥定植
幼苗定值前,一定要噴1次藥,并淘汰病苗、弱苗,保證定值到溫室內的幼苗都是無病壯苗。
棚室在寒冷季節、夜晚密閉保溫條件下,空氣相對濕度可達90% ~100%,棚室屋面、壁面結露后可散落在植株上。黃瓜、番茄等蔬菜熱容量大,葉面和果實可以形成水膜,造成高濕環境,對蔬菜生長發育不利,其抗病性降低,卻適宜多種病原真菌、細菌的萌發、侵染和繁殖。如黃瓜霜霉病菌,必須在葉面結露3小時以上,才能萌發、侵入寄主。病害一旦發生,傳播、蔓延迅速,常引起流行,造成減產甚至絕收。以上多種病害為害加重,都與高濕環境有密切關系。
主要防治措施:加強通風降低濕度,減輕病害發生;選用百菌清、綠亨二號、綠亨五號等藥劑防治。
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均可采用性引誘劑誘殺,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小菜蛾性引誘劑在4~6月和9~11月使用,每畝放1個誘捕器,內置3個誘芯;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性引誘劑在7~10月使用,每畝放1個誘捕器,內置1個誘芯。各誘捕器間距30米,將誘捕器掛在棚架或木棍上,高出蔬菜30厘米。春秋季每30天更換誘芯一次,夏季每20天更換誘芯一次。
性引誘劑殺雄蛾,減少雌蛾交配繁殖,降低卵孵化率。大面積長期使用,效果更佳。自制誘捕器制作方法是:用可樂瓶、油瓶、礦泉水瓶,在瓶子的頸部膨大處下方3厘米處剪2個對稱的2×2厘米孔口,在誘捕器中加水和洗衣粉,誘芯接近水面,但不能浸泡到水中,以免失效。
使用化學農藥防治時,應根據不同作物不同病蟲害正確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路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并應在害蟲低齡幼蟲期和病害發病初期施藥。注意輪換和交替使用農藥。在藥液中加增效劑,增加農藥粘著,擴散和滲透性能,提高藥效,減少農藥用量。常用增效劑有氮酮(安納、高金噻酮)害立平、有機硅等。執行安全用藥和采收間隔期。
苗床土壤消毒用敵客松、惡霉靈。蔬菜移栽前3~5天,噴施或澆灌防病藥劑,做到帶藥移栽。移栽后,澆定根水時應加入防病藥劑預防疫病。
防治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豆莢螟、瓜絹螟應在低令幼蟲期用溴蟲清、茚蟲葳、氟蟲脲、滅幼脲、啶蟲隆,蚜蟲用吡蟲啉、啶蟲脒、溴氰菊酯,防治紅蜘蛛、茶黃螨用克螨特、阿維菌素、甲氰菊酯。
防治對策:選用抗病品種;生態防治。根據大棚蔬菜發病要求的濕度、溫度條件,進行通風換氣,使環境條件不利于病害發展,而有利于蔬菜生長;熏蒸(對保護地蔬菜瓜類病害)。開始見病葉時用30%百菌清煙劑(棚室每次用量3000~3750g/hm2)于傍晚閉棚后熏蒸;藥劑防治,用5%百菌清粉劑15kg/hm2噴粉,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0%甲霜鋁酮可濕性粉劑250倍液噴霧防治。
[1]于豐年,朱天成.大棚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
[2]劉鵬程.大棚蔬菜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途徑[J].上海蔬菜,2009,(3).
[3]陸學云.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7,(8).
[4]劉奇文.大棚蔬菜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和防治途徑[J].福建農業,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