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敏
(浙江天臺小學)
淺談小學體育創新教學
◆陳益敏
(浙江天臺小學)
從轉變觀念,培養創新;激發興趣,鼓勵創新;樹立信心,個性創新;豐富手段,融入創新;團結合作,交流創新五個方面,對小學體育創新教學進行了探討。
小學體育 創新 興趣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作為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小學體育也不例外,運用新的理念、新的資源、新的手段,進行新的探索,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思維方式,挖掘教學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習慣養成、意志品德和技能技巧的全面發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是當今體育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創新態度,體育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改變以往習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改變教師的角色和上課的節奏。要培養創新性的學生,體育教師首先成為富有創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創新精神、富有創造力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的學生。同時,要增加同學之間、同學和教師之間交流和溝通的機會,使學生和教師在不經意間都得以發展。因此,體育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自己是“導”師,學生是“主角”,而不是“觀眾”。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方法上的創新。做到能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敢于挑戰、并樂于參與的精神品質。
任何學科都一樣,枯燥的學習,不斷重復的動作練習,再加上不可避免的付出自己的體力,往往只會讓學生對學習體育望而卻步。興趣則可以喚起學生的鉆研勁頭,成為打開學習體育成功大門的鑰匙。小學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兒童,他們最大的特點是:好動、好奇、好勝、好玩、好模仿。但注意力特別容易分散,因而在教學中必須合理運用講解法、示范法,做到形象示范、精講多練。要充分相信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更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在體育鍛煉中,教師可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來培養學生運動中的創新意識或鼓勵他們提出創新性的建議。針對兒童特點,講解形象化、趣味化、兒童化,語言簡短扼要而有重點,多用比喻有趣的講解;示范力求做到生動形象、逼真優美,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體育興趣是起點,而讓學生樹立起學習體育的信心則是關鍵。由于小學生的經歷太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所以在學習體育的過程中碰到困難的機會比中學生和成人要大的多,這也是影響其在課堂上進行創新的主要因素。所以,作為教師就要給學生更多的指導和幫助。
心理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鍛煉學生意志,增強學生創新信心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在教學耐久跑的過程中,當學生在練習之前產生畏懼心理的時候,教師就以耐久跑的好處激發學生的間接興趣,再以我國運動員在世界賽場上打破世界記錄、奪得冠軍的優異成績為學生樹立榜樣,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他們的害怕心理。一個好的榜樣,對于一個人的人生來說無疑是一座指路的明燈。劉翔是我國最杰出的運動員之一,已經成為了無數青少年心中的偶像,因此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像劉翔一樣熱愛體育,把體育作為自己生活的重要內容。同樣,我們也可以通過華人籃球明星林書豪刻苦訓練,揚名NBA賽場的故事來教育學生學習他們的拼搏精神。以體育名人的感人事跡和優秀的成績為突破口,去感動學生,養成堅強的性格和對于體育的執著和熱愛。
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進一步聯系教材,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多動腦筋,分析問題,使學生在一個生動活潑的環境、氣氛中進行練習,從中發展身體,掌握知識、技能,促進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發展。要善于“不拘一格看學生”,尊重學生,善于發現學生的個性、特長,做新時代的“伯樂”。對有“棱角”的學生,教師要見“怪”不怪,要主動接近他們,了解其個性,以求健康發展。反對強求劃一的教學,堅持面向全體和發揮個性、特長相統一的教育原則,使學生的創新個性得到積極有效的培養。
在體育教學中,指導學生自行設計游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的一種有效途徑。在初始階段,馬上叫學生設計游戲可能有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現有的游戲中進行變化。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讓學生將“蛙跳”與“兔跳”結合起來進行練習,如此另類的練習,迎合了學生的心理愛好,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順利完成任務,并在樂趣中掌握了運動技能,愉悅了身心和鍛煉了身體,逐漸養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志向和習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單調無味的教材與情境、游戲相結合,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產生運動的需要,達成自主參與的心理趨向,充分享受運動的樂趣,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運動的滿足感。音樂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渠道,因為音樂是一種非語義的信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帶有模糊性,正是這種模糊性,給學生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了條件。上課了,先放一段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樂曲中愉快地玩耍著;忽然樂曲變成了“馬兒跑”和“青蛙叫”的聲音,學生的情緒受到了感染,隨著音樂的變化,一會兒學馬兒跑,一會兒學“青蛙”跳,動作十分逼真,身心十分投入……這樣,學生在快樂中得到了鍛煉,陶冶了情操,又發展了創新能力。
運用多媒體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一種,能給體育教學帶來質的飛躍。多媒體信息包括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活動影像等。注意加強多媒體輔助教學,應用現代教學手段,彌補教師技術示范上的不足。促進學生網上自學能力的形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與學生共創造,教師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教師,學生教師合作,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師生雙方共同向創造生活邁進”。“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互相帶動、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共同奮進的精神,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抓住時機,創設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情景,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和培養。例如,教師教學生做一個素質練習,先讓每個學生單獨的坐在地上,在不借助手的情況下,用最快速度站起來,學生都能很快順利完成;然后,讓兩位或三位學生背靠背、手挽手坐在地上,再起來。學生大多不能順利完成,而且有的組雖然成功了,但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不是說人多力量大嗎?教師讓學生討論、交流、嘗試。通過嘗試后,有的組成功了,而且速度也加快了。讓學生自己認識到這是他們配合的默契,是齊心協力的結果,是團結的力量在起作用,是他們努力合作,相互幫助的結果。教師就讓學生根據他們的認識再嘗試、探究,體會正如他們所認識的那樣要通過“合作”才能順利完成動作。
總之,體育是興國強民之源,體育的創新是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體育教師必須努力提高業務素質,以獨創的教法去教學,教出具備創造能力的學生,使他們在課堂上能大膽質疑,激情辯論,友好合作,勤思樂練,努力創新,真正走出一條以提高體能為目標的新時代教書育人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