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黎黎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中心小學)
淺談作文教學
◆許黎黎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中心小學)
說起作文教學似乎說了千言萬語,可又似乎有萬語千言還沒說。目前,作文教學上存在著這樣一種怪象,對許多孩子來說,作文與“快樂”無關,作文甚至約等于“頭痛”。不少的老師仍在用應試教育方式教學生如何應對作文,他們大多隨著應試考試的逐步調整或調試著寫作“技巧”,教會“不會寫作文”的孩子如何用固定的幾句套話來開頭和結尾,用固定的幾個段子來編故事。因而無論花樣如何翻新,都會給人矯揉造作“不像孩子話”的感覺。缺乏生趣、活力的東西孩子自然沒有興趣學,所以孩子就視作文為頭痛的東西。
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用“樂”、“寬”、“新”、“真”四來個字來概括:激發起學生寫作興趣的途徑上有很多,不單要孩子會學,更要激發起好學、樂學的動力,才是作文教學的活水源泉;在寫作思路上要求新穎,不要老調重彈,吸引學生;在命題方式要寬松,創新趣味;在寫作情感要讓學生寫起來直抒胸臆,暢快淋漓地說真話。只有做到這四點,才能真正的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科學、人本的教學思想。
“快樂地作文”——孩子的生活是最簡單、快樂的。寓教于樂向來都是一種輕松又不失高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樂趣中發現作文素材,在樂趣中完成作文,在樂趣中學會寫作更是一種值得提倡的學習方式。玩是學生認識自己和周圍事物的主要渠道之一,不但讓他們放松身心、勞逸結合,更能增加作文的素材。沒有生活實踐不竭的快樂源泉,學生被迫寫一些套話、假話,久而久之,學生就寫膩、寫怕了??梢宰屛覀兊恼n堂活潑、有吸引力點。留出時間來,編編《森林運動會》、《葉子的旅行》;講講《俠嵐》、《巴布工程師》、《藍貓淘氣》等,動手設計《虹貓藍兔七俠傳》的戰服……別認為這是浪費時間,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他們的快樂是很容易復制的,愉悅的情緒中,何愁學生“望文生畏”?
當然,作文的“趣樂融融”不是每周兩節的習作課所能誘導的。不斷豐富學生學習生活的經驗,多渠道、多方位地為學生提供寫作機會,才有信手拈來的習作素材。他們活動內容越豐富,他們動筆的機會和創新的機會也就越多。
在教育教學中,可以在舉辦小隊之間的挑戰賽、班級內的辯論、知識競賽活動、學校的小記者采訪活動和文娛表演活動……讓學生在快樂的游戲里,從親身經歷的實踐中獲得豐富的素材,產生真切的體驗,張揚個性激發表達的欲望,從而抒發情感、領悟寫作真知。活動也不是說完即止,玩罷了事,教師應抓住這些難得的機會讓學生進行習作練習,何愁作文不水到渠成呢?
“寬松地作文”——孩子的思維是最廣闊的??纯串斍暗囊恍┬W生作文,總讓人犯蒙,越寫越成人化,搞不清楚是幾年級寫的。誠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催熟了一大批學生。但我們在感慨學生作文越來越成熟的同時,是否內省一下教師對學生的輿論導向。
有些教師總想一個包子吃出一個胖子,一篇習作什么都齊抓共管,一骨腦兒地把有關作文的知識與要求塞給學生,讓他們手忙腳亂,暈頭轉向;更有些教師越俎代庖,按自己的“文筆”不斷的“拔苗助長”,捉刀代筆、大刀闊斧地修改學生作文。試問這樣的作文,學生的個人含量又有多少?這些教師操著“個人愛好”的利劍,不僅把學生的興趣、信心一點一滴的砍殺掉了,同時也在學生心中樹起與其年齡不相稱的審美標準。
如在低年級的寫話階段,學生一般都寫得極為簡短,三四句話幾十個字這是很正常的。有些教師卻邊改邊嘆氣:不是“學生的表達能力太差了,怎么就寫了這么丁點的‘豆腐干’”,就是“詞語不會用”,再不然就嫌“標點都不懂”等。
筆者很茫然,這還有幾個學生會寫呢?是的,不可否認教師愛之心切切,但諸如“用詞不當”“句子不通”“中心不明確”“重點不突出”等冷冰冰的評論屢見不鮮,泛泛而談卻無形中給學生定了級了。而小學生對等級評定極為敏感,常常為“優秀”眉開眼笑,反之則沮喪傷心。“低評價”看似嚴格要求,實際上消磨了學生的作文激情和信心。孰不知評點中如此“嚴格挑剔、“重重把關”,不但枯燥無味,而且增加學生理解的難度,更使得學生無從下筆、不敢下筆。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地球?!狈砰_我們手中的墨線吧,指導學生作文不是造房子,不是非得一式一樣的規劃,一磚一瓦各歸其位。放低尺度寬容的看待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能做到的要求才有意義;不要奢望全體學生的作文都能語出驚人、可圈可點、富有深意,但希望學生都能用自己的語言作文,這必是“言為心聲”的前提呀。
有新意地作文”——孩子的創造力是無窮的。畢加索說:“我要向孩子學習如何畫畫。”有段時間作文教學落入了“教師命題—審題立意—范文引路—依葫蘆畫瓢”俗套。于是乎,越寫越“八股”。
“有新意地作文”要勇于打破舊的寫作思路的框框,尋找新穎、獨創的寫作路子。改變過去的“樣板”“模式”:不再對學生作文“捆手綁腳”,代之以“感受真生活——誘發傾訴欲——交流新信息——嘗試勇實踐——合作共賞議”的結構。
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創新力。一開始,學生或羞澀、怕講不好,緘口不言;或漫無邊際,天馬行空。教師可以示范性地開個頭,讓學生借助想象續寫下去。比如筆者教學古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睂W文后讓學生通過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發揮自己的聯想,將所想的畫面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續說“二十年后回故鄉”等。學生學來也覺得有意思。
“創新地作文”就要改變師生雙方只把作文當做單純的語言文字的提煉,甚至是應試的工具的“硬傷”。逐步讓學生過渡到自由地在“寫什么——怎么寫——寫得怎樣”全過程中,相信學生,讓學他們參與到習作的全過程,享有充分的自主權。相信“創新作文”再也不是千呼萬喚不出來而是“無邊光景一時新”了。
“真誠的作文”——孩子的心靈是最純凈的。小學生還保留著孩童的純真,對世界有著天真、童稚的認識。在孩子的幼學階段如何教會他們真善、美得觀念,保留他們人性當中的真、善、美都是每一位小學教師該不斷思索的問題。在作文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用自己真實、質樸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真切的想法、對外界的看法,不要矯揉造作,寫出一些空大的大人語言。
古語有云:文以載道。作文之道,就是我手寫我心?!芭_灣小學生快樂作文”用一個很吸引人的口號——“留住快樂的童年”,以此來鼓勵小朋友從生活中,運用自己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器官和想象力,去發現、去感受、去體會,從而寫出一篇篇精彩感人的好文章??吹侥且黄蓺獾拿牢?,筆者深味從原汁原味的生活中取材,寫起來沒有“套路”,充滿這童真童趣和豐富的想象力,有不乏孩子們自己的獨立思考,讓寫作者和讀者都興趣盎然。作文只有求真,才能放飛想象,讓兒童言有童真,能使他們“對于寫話有興趣,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作文只有成為學生的內心需要,對于他們的未來才能真正起作用。
[1]袁敏.向臺灣小孩學作文.紅旗出版社.
[2]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新思維.福建教育,2000,(5).
[3]作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弘揚個性抒寫真情.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