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英俠
(石家莊卓達學校)
樂學才有佳效
◆柴英俠
(石家莊卓達學校)
腦科學家研究,人的大腦中在下丘腦和邊緣系統有“樂趣”中樞和“苦痛”中樞,如果樂趣中樞被激活,人就可以樂此不疲的去做事情,而且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主動愉快,“樂趣”中樞對學習和記憶影響極大。一種既無樂趣又看不見成就的學習,即使反復刺激人也不易記牢。如果學習伴有樂趣或成就,學習的效果才更佳。那么通過哪些方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古人說得好:“將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師們只有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教師的教誨,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在這種孕育情感的氛圍中取得進步體驗收獲。
班里曾轉來一對雙胞胎兄弟,過去人稱“三不一愛”:上課不聽講、課間不守紀、作業不完成、專愛拉幫結派,自稱“金剛”,有時還常泡在網吧,學生討厭他們,課任老師一提到他們就連連搖頭訴苦。他們自己破罐子破摔,看他們這樣,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有一個信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盡責的老師。我從他們的姥姥那里了解到,父母長期工作在外,沒有充足的時間來照顧他們,他們從小被送到農村和老人生活,致使他們養成了許多壞習慣,每當他們犯錯,父母也只是常常暴力相加,種種原因造成了現在的他們。得知真相后,我特意每天在放學的時候和他們一起走路回家。在路上,我向他們講起了我的大學時光,“那真是一段值得人回憶的日子呀。”我對他們說,我注意到他們在很用心聽,就問他:“你的理想是什么,能告訴老師嗎?”他們使勁地搖頭,就是不愿意說話,我笑了笑,繼續我的話題,向他們講了我小時侯和長大以后的理想,他們在一旁始終是個忠實的聽眾。每天我都要換個話題講給他們聽,但始終留意自己不要留下說教的痕跡。我暗下決心,就是兩塊石頭,我也要把它們捂熱。慢慢地我發現,他們和我之間逐漸消除了隔閡。終于有一天,他們不愿意再當我的聽眾,主動向我講了很多他們以前的故事。后來經過一次次心靈的溝通,我最終取得他們的信任,成了他們的心靈密友。同時在班里還積極為他們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不久后,同學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這進一步成功地幫助了他們樹立自信,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一年后,兄弟倆雙雙進入年級前十名,特別是兩次的摸底考試中,他們還取得了年級前五的好成績。并多次被評為學校的優秀班干部,同時獲得學雷鋒先進個人等獎項。他們在日記里曾這樣表達自己的心聲,“親愛的老班,是您撫平了我們受傷的心靈,是您撥開了我們眼前的迷霧,是您點燃了我們心中的希望之火,是您幫助我們體味到上進及學習取得時的歡樂,是您誘發我們的責任心和榮譽感,謝謝您!”
“興趣”是推動學生樂學的內在動力,是最好的老師。雖然學生的興趣各式各樣,有的喜歡朗誦,有的喜歡運動,有的喜歡書法,有的喜歡寫作……但是總體分析學生們大多喜歡有點挑戰性的、新穎的、讓人有成就感的事物。作為一名好老師應該智慧的把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學習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充滿興趣的快樂學習。
首先,創造條件,給學生多一片發展的空間。具體做法如:把課本中所學知識點,篩選整合、分塊重組、難易搭配,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即面臨挑戰又都會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讓他們經歷失敗的磨練和成功的喜悅……
其次,精心培育,讓學生多一份創造。具體做法如:經常發動學生把課本中的難點鎖、碎點編成口訣或兒歌。我每次還都要求當堂編,當堂選最全面、最好記、最順口的口訣或兒歌,并以其名命名供全校學習。誰不想初中三年能擁有自己名字命名的原創作品呢?這樣即把知識化難為簡了,也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而且學生們一直在盼望著下次課上能或者再大顯身手,這也起到了興趣保鮮的作用。如“基變序有規律,一二三特殊記,八去‘t’九去‘e’,‘f’要把‘ve’替,其他都加‘th’,以‘y’結尾變‘y’為‘i’加‘eth’”。
最后,變中保鮮。其實有時候學生不是不愛學,如果方法得當,教法科學,完全可以讓學生學進去并愛上所學學科,并堅持持久認真學習。比如英語學科在新課程改革下采取了情境模擬教學法、互動參與教學法和競爭激勵教學法等等先進的、生動的、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方法。事實證明運用起來效果不錯,大部分同學都覺得英語學習很有趣,喜歡英語學習。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知識點的拓展和加深,學生們的興趣在慢慢降低,那么如何保鮮呢?
在學科交叉中求新,每天都注意觀察相鄰兩節課的上課的基本課型,絕不與之相同,避免學生產生課型疲勞感,失去上課的激情。
每周必出新招,每月必有大的政策調整,避免學生因熟而怠。如每天上課都檢查上一節課的重點內容,但是形式多變,有時聽寫,有時口頭答,有時四人連答,有時兩人搶答……根據學生狀態及知識的難易等情況而定。
每周必測,難易交替,制造危機感,調節學生狀態。學生驕傲了就出一次難題打擊一下他們,學生受挫了再出一次較簡單的題鼓勵他們一下。不過由始至終都要表揚那些成績極其穩定的同學。通過獎勵措施(如減免作業)鼓勵學習態度狀態平穩者,灌輸扎實每一天的重要性。
通過不斷地開展量化組評優組明星班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和競賽,有意識的喚起同層同桌平行班的合作與競爭。
總之,新時期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當代的學習不應該是老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而應該是學生為主體的大合唱。不應該是沉悶的,而應該是生機勃勃、充滿歡聲笑語的。老師讓學生們健康地成長并體驗到成長的快樂,這是一種珍貴的思想收獲。教師應該做一個快樂的思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