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院會計專業 張賀薇
財務核心能力的概念首次在國內提出是朱開悉教授(2001)在《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財務核心能力》,文章中把財務核心能力定義為企業可持續盈利成長能力或企業可持續價值增值能力,強調財務核心能力是企業持續競爭力的源泉。后來羅宏、陳燕又對財務核心能力的概念做出了一定的補充和調整。他們認為,財務能力是指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是企業運行效率的體現,財務核心能力是其中對企業價值起決定性作用的財務能力,即可持續盈利成長能力。本文結合他們的觀點,認為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并不是指企業某一項財務政策,也不是指單獨的一項財務管理技術,而是能夠為企業財務帶來活力,源源不斷地為企業提供持續競爭力的能力。財務核心能力是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驅動因素,只有不斷提升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才能給企業核心競爭力注入動力,才能使企業健康的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價值。
本文主要從四個方面分析財務核心能力:第一是財務活動能力,就是企業財務活動知識和經驗的結合,主要包括籌資能力、投資能力和財務營運能力;第二是財務管理能力,主要包括財務學習能力、財務規劃能力和財務創新能力等;第三是財務應變能力,主要包括財務風險管理能力和財務關系協調能力;最后是財務人力資源,包括企業整個財務部門以及與財務相關的工作人員。
目前企業都把財務核心能力的提升作為企業戰略發展的關鍵目標之一,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財務核心能力的策略,本文認為應該從財務核心能力所包含的內容入手來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提高企業財務籌資能力。在現代市場經濟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中,企業要想保證正常的生產經營和擴大再生產所需的資金需求,必須正確選擇融資方式來籌集生產經營活動中所需要的資金。企業首先要做的就是拓寬籌資渠道,積極培養良好的外部籌資環境。新的、更廣泛的籌資渠道能夠在企業增加業務量,拓展業務范圍時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要樹立正確的籌資理念,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投資渠道。企業所處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他們選擇的融資方式也有所不同。企業只有采取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籌資渠道和融資方式才能夠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此外,企業要注意運用好商業信用籌資這一手段。商業信用籌資是指利用企業的商業信用進行籌資。眾所周知,對于廣大的小企業而言,獲得銀行貸款是相對困難的,因此運用好信用籌資這一手段就成為必須。商業信用籌資主要包括賒銷和折扣,關鍵是提高企業的信譽度。
(2)增強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企業投資包括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在對外投資上,企業由于缺乏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對風險認識不足,往往盲目投資,使投資的風險越來越大,降低了資金投資收益,擠占了本來的運營資金卻沒有得到理想的投資收益,弱化了企業的財務活動能力。為了保證投資決策的正確和有效性,必須按照科學的投資決策程序,進行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慎重的做出投資。此外,還需要擴寬投資渠道,使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投資渠道越來越廣闊,如商業性養老基金、共同投資基金、保險基金以及境外投資機構,分散投資不僅可以使企業獲得收益防止“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里”所造成的損失同時還可以形成股東間的有效制約。
(1)增強學習能力,創造建造學習型組織。強調組織學習為根本的戰略管理學派認為任何組織的成長路徑都不可能是預先規劃好的,公司成長是一個動態的組織學習過程,通過組織學習、總結并清晰化公司戰略,并最終引導公司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提高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和創造新的財務知識的過程。財務學習能力不僅取決于財務人員的學習能力、上進心等素質,而且學習內容本身的深度和廣度等因素都會對財務學習能力產生影響。企業要想建成一個學習型組織,就必須鼓勵和引導財務人員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還要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風險意識,可以定期聘請資深的專家對員工進行業務培訓,還可以開展財務人員知識和經驗的交流會,促進企業的財務能力像內部擴散,創建一個不斷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的組織。
(2)提高財務創新能力。創新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是企業能夠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提高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能力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公司理財環境,為企業制定財務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企業必須就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創新。財務管理創新主要包括財務管理體制的創新,財務管理部門內部機構設置和人員職能創新和外部運轉機制的創新。在經濟全球化和企業運營資本化的今天,企業的要結合外部政策和自身的內部環境,借鑒在實踐工作中的經驗和外部理論的研究成果,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所所需的會計科目,制定出一套適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財務體制。
(1)建立健全的風險預警和控制系統。隨著經營環境競爭壓力的增加,我國企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不斷加大,財務風險主要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和經營風險,每一個方面出現問題都會給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企業要應對有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首先要建立健全財務警組織,明確組織職責、權限等內容;其次應該提高風險預測能力,企業應該根據企業所處的環境和面臨的主要風險,根據以往經驗和科學的風險預測手段建立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風險預警系統來應對風險:再次企業還應該提高的風險應對能力。定期對員工進行風險培訓,養成員工的風險意識。不斷向員工灌輸各種風險來臨時的應對策略,強調風險管理與員工績效掛鉤,在風險來臨時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式做出應對措施。
(2)協調好財務各方面的關系。財務關系協調能力是指企業平衡相關利益者財務關系的能力。微觀上的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股東、債權人、內部職工、供應商等,宏觀層面還包括當地政府和社會上的非營利組織機構。處理好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不僅可以保證企業處于一個良好的外部經營環境中,還可以維護企業財務安全,處理好與政府的關系更能讓企業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企業不僅要與債權人保持良好的關系以確保其獲得資金使用的機會,還有維持好與銀行的經濟戰略關系,以確保資金的流動性,此外還需要時刻關注國家政策的變化,尤其是國有大型企業,政策的變更對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財務人員應該培養敏銳的政策嗅覺,趨利避害,把握有利的政策,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新的出路。
健全企業會計人員制度,就是要充分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各自的職能,完善會計人員職能。首先要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招聘制度,財務人員必須有從業資格要求以提高財務人員的準入門檻。其次,結合現有的財務總監制度,發揮財務總監的監督與帶頭作用。財務總監應帶頭執行“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準則、不做假賬”的原則,旨在提升企業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當企業面臨理財環境的快速變化時,僅僅發揮CFO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財務基層人員實施財務政策的能力和按要求運用財務管理知識的技能也和重要。因此加強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就會顯現出更加重要的作用。提高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才能使財務人員面對重大挑戰時發揮自己主觀能動性,增強財務的競爭能力。還要建立科學的溝通體制,財務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更容易發現公司管理上的紕漏,這樣財務人員在發現問題時可以做出良好的溝通,這樣做有利于提高財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熱情,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1]朱開悉.企業財務核心能力與財務核心能力的報告[J].決策借鑒,2002(02).
[2]王小朋.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會計屬性與定量評價研究[D].南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3]尚金麗.基于企業核心能力的財務戰略研究[D].燕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