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達州市委黨校 趙燕云
培育和造就一支高素質的現代企業家隊伍,是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客觀要求。要搞好國有企業,有多種因素,關鍵是要有一大批現代企業家隊伍。三十多年的經濟體制改革表明,沒有企業制度的創新,經濟體制改革就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國有企業要徹底轉換經營機制,要在國內市場乃至國際市場縱橫馳聘,取決于要有一大批現代企業家隊伍。因此,培養和造就一大批現代企業家隊伍,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展示現代企業家的形象,現代企業家隊伍的帶頭作用,是經濟體制改革中帶有全局性的戰略問題。培養和造就一大批現代企業家隊伍,有利于搞好企業的經營管理,促進國有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現代企業家是具有經營戰略頭腦,嫻熟的經營管理才能,能適應市場各種變化,具有冒險創新精神,獲得過引人注目的經營成績的企業高層領導者。作為現代企業來說,當然離不開現代企業家,而且,現代企業家在現代企業中的地位更加顯要,作用更加突出。
企業家是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市場經濟越發達,越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企業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第一,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是獨立自主的市場主體,從而企業的領導人,經營者具有充分的決策權、經營權。這是他們具備企業家素質的先決條件。第二,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環境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即不前進、不發展、不創新,就會遭淘汰。第三,在市場經濟中企業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競爭,企業面臨各種風險,企業的領導人也面臨各種風險,企業的領導人只有精心運籌,勇于拼搏,敢冒風險,善于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促使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他們自己也才能存在和發展。因此,作為企業家,必須不斷地創新,才能使企業使自己得以生存和發展。第四,在市場經濟中,對利潤的追求是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企業家作為資本人格化的化身,也以追求企業的最大利潤為動力,而在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更大的利益,更高的報酬目標,這也是推動其不斷追求,不停創新的動力。只有如此,才能培養出一大批現代企業家隊伍。促使政府的高度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現代企業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全社會形成了現代企業家成長和工作的良好環境;現代企業家隊伍建設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現代企業家的培養體系和選擇任用制度有了重大的突破。現代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已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企業經營管理者,表現為一些企業家的專業素質、政治素質及道德素質有很大提高,已經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一些現代企業家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改革開放30多年來逐步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在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確立了競爭觀念、優勢觀念、市場觀念,改革開放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增強,有了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嚴格管理、大膽探索,在經營決策能力上有很大提高,使企業取得可喜的績效。但是,還有少數經營管理者的觀念和素質還不能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
但我國目前還缺乏完全符合市場經濟和現代企業制度所要求的職業化企業家階層,企業家行為亟待進一步規范?,F代企業家培育體制不適應現代企業家成長的要求,企業家選聘機制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從整體上來看,我國企業家群體還不能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數量不足,素質結構不合理,競爭流動機制缺乏,亟待形成規范的企業家人才市場。
企業家激勵制度不合理。在激勵制度方面,激勵制度不健全導致對企業家激勵不足,激勵方式簡單,只注重精神激勵,不注重物質激勵。在約束制度方面,沒有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目前的情況是,規范企業經營者行為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有些監督制度的規范內容實施起來彈性大。
3.1.1 完善自我約束機制
作為企業的領導決策層、管理層,很有必要加強主觀的改造,切實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主動配合監督,自覺接受監督,不搞一言堂,不搞特殊化,把自己置于被監督的對象之外。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更應率先垂范,勤于思考、學習,努力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敢于把自己的公務出示,接受諸方監督。在決策時,多思考,多分析,聽取不同意見、建議,避免剛愎用事,武斷決策。
自我約束的另一方面,是監督主體的自我約束。監督主體是對客體的制約,監督活動本身也應有制約,否則就會出現濫用權力,實施非法活動等。所以,主體應有自我約束。一方面要切實提高自身素質。在選擇時要選德才兼備的人,最好進行培訓,使其具有執行監督工作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責任心等。另外,要建立強有力的反彈機制,所謂反彈機制,就是客體的工作、廉政情況等影響主體的升降進退的一種反作用機制。建立反彈機制的關鍵是要有監督目標,管理責任制,并嚴格考核執行。這些目標項目,不是其監督對象的工作優劣,而是問題是否被揭發出來,對問題的處理是否客觀、公正、準確,被監督者的改正是否迅速徹底等。
3.1.2 培養職工的監督意識和賦予監督權利
監督者主體也要增強監督意識,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誠實的態度去實施監督工作。在有些國企里,監督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去主動行使監督,往往有事出去象征性地開展工作,處于一種被動狀態。平素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任之憑之,放任自流。缺乏了監督,有的人便有恃無恐,為所欲為,做出不對企業、職工負責任的事。更有甚者,處在監督的崗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所在的崗位有多么重要。凡此種種,監督工作質量、效率上不去,自然便在情理之中了。
3.1.3 國有企業監督的重點應在領導廉潔自律、決策活動、用工制度改革等方面
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根據權力、決策、執行和監督機構相互獨立、制衡和協調的原則,建立規范的由股東、董事會、企業家和監事會組成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企業家約束制度建立的微觀基礎。建立和完善約束制度是企業家人力資本配置制度創新的一個重要環節。內部約束制度集中在通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對企業控制權的分配和監督。在我國,通過明晰產權,解決國企資產的“所有者到位”問題,促進企業家人力資本的人格化,根據分配企業所有權的剩余索取權和剩余控制權對稱的原則,來規范物質資本所有者與企業家的契約關系。
3.1.4 加強法律制裁與約束
要形成企業家隊伍,必須借助于法律手段,要鼓勵企業家打破地區、行業的限制,把企業家當作社會的共同財富,對企業家的評價要側重于社會評價,對企業家擁有的自主權必須作出明確的規定,真正使企業家擁有自主權,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處于比較超然的位置。
堅持從企業改革的實際出發,構建對國有企業經理人員的激勵機制,要將國有企業經理利益獨立出來加以界定以使之利益相對獨立化。在現代企業制度下,出資者要求完善組織制度來確保他們的財產不受損失并最大限度地增值,而企業經理也需要有一種制度性的激勵機制來為其運營資產和創造財富提供足夠的動力。從現實角度看,企業家利益獨立化與硬化對企業家的約束與啟動其長遠發展動機直接相關。責任與義務間對稱配置并通過這種配置來明確組織角色的責權利界區,是組織設計的基本要求,也是組織高效運作的基本前提。在現代公司制企業中,職業經理是法人財產運營的當事人和決策者,在組織中處于支配地位,他們不僅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而且會導致其“人力資本”的貶值,甚至職業生涯的終結。權責利的統一已包含著權力的獨立行使、責任的獨立承擔、利益的獨立享有。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大力發展行業協會和企業家協會等自勵、自律性的行業組織,實現從部門管理向行業管理的轉變。
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速度推進國有企業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開創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加大政企分開的力度,為企業家脫穎而出創造條件。這里的關鍵是取消企業的行政級別,消除行政干預,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使企業家不再受行政主管的制約,走職業企業家之路。應本著公平、平等的原則,以經營實績考核選聘為主,在全社會范圍內對國企領導人進行競爭性的考核選聘。
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緊緊圍繞企業家的不同需求,有側重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學習培訓和交流實踐活動,不斷提高現代企業家的綜合素質。加強教育培訓是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的重要途徑。首先是采取專題教育方式,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加強政治理論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其次是豐富市場經濟理論知識。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方法,并積極推薦現代企業家參加符合需求的其他培訓,讓現代企業家學習了解最前沿的經濟知識。同時,圍繞企業和現代企業家關心的內容,舉辦專題講座,進行知識更新。最后是加強交流實踐,增強戰略開拓能力。積極創造條件,為現代企業家提供參加各種重要經濟活動、各種商務交流的機會。圍繞現代企業家關注的熱點問題,采取小型、分散的活動形式,組織企業家開展不同主題的沙龍活動,促進現代企業家之間的學習交流和商業合作。
造就一大批社會主義企業家隊伍,必須實行企業家職業化,即企業家以經營管理專家身份進入市場,參與謀取企業家職位的競爭,要按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像勞動用工制度一樣,形成企業家與企業雙向選擇的機制,這樣企業家的敬業精神、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才能全面地體現出來,企業家作為科學技術的承擔者與生產資料的最優配置才會顯現出來。企業家市場配置制度是市場經濟體制中人力資本配置制度的重要內容,建立和完善企業家市場配置制度,實現企業家配置制度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造就現代企業家隊伍,必須明確企業家要進入市場,也必須以企業家確定合理的身份為條件。
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營造現代企業家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F代企業家是市場活動的主體,沒有現代企業家,市場就不會繁榮;市場是現代企業家進行經營實踐的場所和裁決勝負的戰場,沒有發達的市場,現代企業家也就難以形成并實現其創新活動。現代企業家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也離不開市場,在把企業推向市場的同時,應把現代企業家推向市場,現代企業家以自身優良的素質和卓越的才能在相互之間進行擇業競爭,企業以自身優越的工作條件和工資待遇等在相互之間進行招才競爭。通過這種競爭,既篩選出最優秀的現代企業家,又篩選出效益最好的企業。
[1]鄭海航等.中國企業家成長問題研究[J].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2]成春.論我國創業企業的成長障礙:企業家素質缺陷與制度困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