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胡紹山
自從我國進入國際世貿組織以來,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2001年12月11日我國進入WTO之后,不斷降低對外進出口關稅,降低貿易壁壘,開放國內市場。據了解,自從加入WTO之后,我國先后降低了9000種商品的關稅稅率。不斷放開外貿經營權,并擴大了不發達國家零關稅的待遇,有利于推動對外貿易合作領的迅速擴張,進一步開放我國的國內市場,并優化進出口的組織結構。
據了解,自從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已相繼出臺了許多新的法律法規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并相對應的廢除了不相適應的政策。2004年頒發新的貿易法,完全開放了對外貿易經營權。根據法律措施采取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措施,有利于穩定我國的國內市場,促進其與國際市場接軌。
近年來,隨著國際化市場步伐的加快,我國加強了對進出口稅的管理,取消兩高一低的優惠政策,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逐步減少進出口稅。據了解,我國2010年6月頒布的《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取消了包括有色金屬建材和鋼材在內的四百多個產品的出口退稅。通過降低和減少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形成進出口的零關稅,可以相應的減少國外的反傾銷立案,減少對外貿易的摩擦,從而達到優化產業結構的最終目的。
我國自從2005年開始,便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依據的貨幣調節政策,通過一攬子貨幣的措施管理人民幣的浮動匯率,較大程度地提高人民幣的匯率浮動升值,從而降低了我國的進口成本,促進我國進口貿易的發展。而通過各種進出口交流平臺的建立,為國外優質產品的引進提供了較為便利的平臺和渠道,達到促進進出口平衡的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貿易摩擦。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世貿組織,逐漸降低我國的關稅以及非關稅貿易壁壘,使得我國的國內市場進一步擴大,提高對外開放度,近年來,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得到較快增長,規模迅速擴大。有關數據顯示,2001~2009年這段時間,我國的進出口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0%以上,2010年至今,增幅又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剛進入WTO的時候,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只有將近2500億美元左右,但是現在,已經超過了五位數,成為世界第二大進口國。雖然,隨著現代市場的初級產品價格上漲,我國的進出口規模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政策的變更,零關稅措施的實行,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將依舊與世界市場接軌,對世界市場有較大的影響。目前,我國的進出口貿易規模起到了對世界經濟的復蘇拉升作用,有利于改善我國的對外貿易的國際環境,促進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
進出口貿易是參與國際市場的重要形式,往往與國內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并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的對外貿易政策。隨著國際化步伐的加快,我國不斷的進行市場的內部改革,實行改革開放,加快各項進出口政策的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市場。近年來,我國的工業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經濟結構不斷完善,政府加強了我國貿易的分類管理,形成了零關稅的國際貿易環境,外資企業和國內企業形成平等的待遇,有利于提升我國國內市場的實力,促進產品結構的優化,使得更多的先進技術和能源材料能較快的進入中國的市場。近年來,我國的高新技術產品和能源材料的進口額不斷增加,而勞動密集型的機電產品則相應的減少,出口貿易額也不斷提升。利用我國勞動力優勢進行市場優化政策的調整,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科學合理化。高新技術的進口額增加表明我國工業的發展逐步想高技術行業跨進,新的進出口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國工業化發展需求,加快初級產品的進口,為我國貿易順差創造條件,且與我國當前的國情相適應。
在我國零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形成了一個比較理想的進出口貿易環境,不僅加強了我國過新技術的進口額,也提升了我國的出口貿易的環境,使得進出口貿易環境得到改善,促進國際化市場的發展步伐。同時,促進進出口產品結構的調整,促進了多元化產品的發展。對外開放初級階段,我國的主要進口國家集中在北美、歐洲等發達國家,隨著零關稅貿易措施的實行,我國的進出口對象逐漸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移,形成較大的貿易輻射圈。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在2001年的進出口貿易中,歐美發達國家和地區在我國的進口比重多達93%以上,而到去年下降到80%左右;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我國對拉美、非洲等地區的進出口比重逐漸提升,我國的市場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毋庸置疑,我國的進出口措施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量的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及能源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經濟結構的升級,滿足我國社會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而關稅的取消,促進了對外貿易的進一步擴張,我國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逐漸提高。接軌現代世界市場的先進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進出口貿易的程度加大,促進了我國國內生產要素的發展要求,促進了經濟資源在更高效率的前提下的資源整合,提高了我國經濟的市場競爭。隨著關稅的取消,貿易壁壘隨之取消,我國的弱勢行業例如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和家電等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國的進出口政策得到相應的調整,零關稅的貿易政策較大程度的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使我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成為對世界市場具有較大影響的經濟體,但是,世界市場是不斷變化發展著的,隨著世界一體化的趨勢加強,我國的進出口政策也要相應的進行調整,以適應市場需求,促進產品的優化升級。
眾所周知,加入WTO之后,我國的食品類和能源類產品的進口額逐漸增加,到2009年開始,我國已經成為大豆、羊肉、玉米、煤炭和鐵礦石等原材的世界進口大國,能源消耗在世界市場處于前列,50%以上需要依賴進口,充分說明了我國的初級產品過度依賴于世界市場。加之我國零關稅措施的實行,加大了外資企業的迅速擴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我國國內市場的潛在危機,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部分外企可能利用獨占資源形成國際壟斷,任意抬高市場價格,或者低價占領我國的國內市場,將嚴重損害到我國國內企業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形成一定的沖擊。所以說,在當前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仍然需要高度重視由于零關稅帶來的潛在風險,形成預警預防措施。目前,世界倡導節能生態低碳經濟,我國需要適當的調整進出口的稅率,加強進口的便捷化和出口的擴大化,在充分遵循國際世貿組織的原則的前提下,積極抵制國際壟斷行為,加強和政府以及商會的交流,提高對外交流能力,建立科學合理的信息庫,及時抓住市場信息,形成對市場的主導。
隨著我國不斷降低貿易關稅和貿易壁壘,加快了高新技術的引進步伐,在一定程度上行促進了我國國內企業的優化升級,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高新技術的進口仍然受到部分進口國的遏制,進口國可能基于自身經濟利益與安全考慮的需要,遏制高新技術的最大限度出口,限制轉讓核心技術。而通過降低和取消關稅,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進口國的遏制,打破了高新技術的封鎖。同時,通過建立一定的專項資金,吸收和引進先進技術,加大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能較好地推動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雖然在國際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影響下,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得到了較大發展,零關稅的進出口措施極大促進了我國貿易的結構優化和質量提升。但是,我國目前在國際分工中,仍然處于比較被動的地位,在加工貿易中的經濟地位和經濟效益都不是很高,而加工貿易的動力大多來自于外資協助,跨國公司是全球資源配置的重要環節。目前,由于加工貿易在一定程度上耗費過多的能源,并且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需要較大的善后能力,而我國在加工貿易中依然處于最終產品的組裝和零配件的配套生產環節,科學技術的含量不高,并且在產業鏈中處于不利地位,所以,在未來的對外解釋得通,因為影響企業可持續增長實現的因素很復雜,這里僅僅考慮了財務因素。但檢驗方程總體顯著性的F統計量對應的p值為0.0000,具有高度的顯著性。
從回歸系數來看,資產的自然對數logA的系數在統計上是顯著的,且是負值,說明一家企業的規模越大,其現實增長率就越不容易偏離可持續性增長率,或者說企業規模越大越容易實現可持續增長。
凈資產收益率(ROE)的系數盡管也為負值,但在統計上不顯著,說明盈利能力對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實現沒有顯著影響,假設1不成立。
資產負債率(ALR)的系數估計值也不顯著,假設2不成立。
應收賬款周轉率(RTR)的系數顯著性水平很高,其符號為負值,說明營運能力對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實現影響顯著,營運能力越強越容易實現可持續增長,假設3成立。
通過上述分析論證,可以看出營運能力對企業可持續增長有顯著影響。因此,我們應重視營運能力的分析。營運能力分析主要有以下指標:
總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平均總資產之比,它是綜合評價企業全部資產經營質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標。周轉率越高,表明企業運用資產產生收入的能力越強,資產的管理效率越高。在全部資產中,周轉速度最快的應屬流動資產,所以加速流動資產周轉,提高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對提高總資產周轉率有重要影響。另外選擇有效供貨渠道,提高資產周轉率。供貨渠道包括是否進行廠內制造或外部購買的決策。通過多進貨和少自制,企業可以提高它的可持續增長率,它釋放了在自行制造的生產活動中被套住的資產,從而提高了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流動資產周轉額與流動資產平均余額之比,它是反映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指標。周轉率越高,表明流動資產周轉速度越快,流動資產營運能力越強。對企業來說,要加快流動資產周轉,就必須合理持有貨幣資金;合理定價,增加銷售收入;加強應收賬款的回收和管理;減少存貨的占用,提高存貨的周轉速度。
存貨周轉率是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之比,它是反映企業從原材料購入到投入生產、銷售收回各環節管理狀況的綜合性指標。存貨周轉率高,表明存貨所占資金使用效率高,企業變現能力和經營能力強。另外該指標也是對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補充說明,因存貨在流動資產中占比較高,故存貨周轉率越高,流動資產周轉速度就越快。存貨分布在原材料、在產品、產成品三個階段,因此,應加強這三個階段的存貨管理,核定適度的存貨量,縮短生產周期,擴大銷售渠道,減少存貨積壓。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賒銷收入凈額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之比,它是反映應收賬款的變現速度和管理水平的指標。一般認為周轉率越高越好,應收賬款回收迅速,說明企業信用狀況好,不易發生壞帳損失。因此,企業在經營中,要建立合理的收賬政策,采用恰當的欠款方式,落實應收賬款責任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建立應收賬款檔案和定期匯報制度。
固定資產周轉率是銷售收入總額與固定資產平均占用額之比,它是反映固定資產利用效果的指標。周轉率越高,表明一定時期內固定資產提供的收入越多,固定資產利用的效果越好。因此,企業在經營中,要重視固定資產的配置和使用,要注意固定資產的維修、保養和更新改造,對高消耗、低效益、技術性能差之比,它所反映的固定資產要及時處理;要引進低消耗、高效益、技術性能強的固定資產,以提高生產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從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方面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對企業可持續增長有顯著影響,應該從信用政策、存貨管理、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等一系列投資活動方面加以改善。A股上市公司應確立可持續增長的理念,并在以后的經營管理活動中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通過財務策略的積極調節,最大限度地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1]朱開悉.論公司增長分類與增長戰略管理[J]經濟縱橫,2001(06).
[2]陳建.論財務可持續增長的源泉及其分析方法[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02).
[3]郭澤光,郭冰.企業增長財務問題探討——股票發行、企業負債與企業增長的關聯分析[J].會計研究,2002(07).
[4]油曉峰,王志芳.財務可持續增長模型及其應用[J]會計研究,2003(06).
[5]湯谷良,游尤.可持續增長模型的比較分析與案例驗證[J].會計研究,2005(08).
[6]王玉春,花貴如.從財務視角審視上市公司可持續增長——來自信息技術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