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基會
(重慶市機電職業學校)
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探究
◆程基會
(重慶市機電職業學校)
目前,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廣泛的引起社會關注,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未來的就業心理問題的產生與學生的個人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都有關系。所以,中職學校要應對在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解析,并采取相應措施,讓學生得到優質的心理健康指導,提升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良好的心理是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中職學校的課程安排里面應包含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們的教育工作者應該倡導德育,應該有德育為首的教育的理念,德育又是從“心”開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對德育的替代,德育也不是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替代,這一點我們要明確。這也不是每學期幾節課或舉行幾次活動就可以完成的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中職學校應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日常教學活動來看待,唯有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精髓、內容貫徹到老師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實。
在中職心理健康日常教學中,老師要會用人際情緒去感染學生,尊重學生,真心、關愛和共情,帶動學生的情感,積極活躍參與學習、辯論和競爭,學生和老師感情的融合,能形成情感的相互促進。要建立這種融洽關系有如下幾項措施:首先,老師要關愛、尊重、信任和欣賞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產生“親吾師,信其道”的結果;其次,老師要自律強化人文修養,提升自身感化能力,讓學生產生敬重的體驗感覺,并會學習模仿;第三,老師要經常主要對“愛”的細節的積累,傳遞愛和教育的有利信息,如關心每個學生生活和學習狀態,以微笑、眼神、等,給予學生支持與鼓勵,喚醒學生的自尊、自信和快樂的友好體驗。
依據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采取多種有效途徑結合,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適應的能力。
1.開辟發展性的教育主渠道,進行各個學科的滲透
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定位于各個學科間的滲透。即在日常教學中,對準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目標,深入挖掘各個相關學科的心理教育因素,充分發揮“心教”功能,讓每個日常的教學環節都成為心理健康活動的過程。教師要著重拓展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和全方位視角的思考,耐心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特別重視“困難生”的意見,注重師生情感交流。
2.營造氣氛,潛移默化
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和老師之間情感的表達、心靈的溝通,老師要嘗試淡化和轉變“育人”的角色,對學生要循循善誘,使他們消除排斥和抵制的狀態,展現出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和最真的自我,讓大家看清真實的自己,獲得精確而溫馨的評價反饋,學生才有可能更好地認識到自我,從而改善自我。所以,必須建立互相信任、團結友善的氛圍,給學生以安全感,可以大膽的開放自己。同時,友善的心理環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形成起著正面的作用。創造良好氛圍的主要措施:首先,班級和學校環境衛生的布局要干凈、整齊和美觀,懸掛與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名人名言和畫像;在黑板報上開設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專欄,解疑答惑,交流情感,讓每一個墻面、每一處景物都起到教育和啟示的作用。其次,老師要會創造良好的心境、情景和環境,讓學生勇敢地做學習的主人。第三,要強調全民育人,全力創立民主、和諧與友好的人際關系氛圍,使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能全面地傳遞,對所有的學生產生極強的號召力。第四,要教授家長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創建良好的家庭環境,滿足孩子對知識探索的興趣,掌握與家庭教育有關的理論,提高自身修養,用和善的言行影響孩子,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3.優化有關心理健康的各門課程
在班會中增加一些心理教育的內容,避免以往只有紀律、學習、思想品德等內容的狀況。結合本班實際情況,組織展開一些符合本班學生心理年齡的專題演講比賽,進行心理訓練或品質的培養。通過相關課程的訓練,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比如設“面對挫折我應該怎么辦,我受了委曲應該如何面對”等專題,從而正確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以正確的心態對面對挫折和失敗,消除消極的情緒,正確處理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挫折。為了促使學生比較客觀地分析自己,明白自己的優點與不足,設“認識自我與悅納自我”專題,形成積極向上的自我觀念,對自己的個性加以完善,培養學生愉悅的心態,改變盲目的錯誤的認識,避免負面心理。
4.同輩間相互交流和集體輔導是調動學生本身資源,進行積極人際關系互動的過程
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降低心理排斥水平,打開內心世界,變換意識、情緒和行為。因此,對學生而言,精心設計團體輔導活動是至關重要的。同學們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價值觀和文化觀,便于理解和溝通,真誠交流,并加強各種自信自尊的體驗,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實現良好的互助。依據中職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以學生為中心,精心設計團體輔導活動,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在老師引導下開展各項活動。
5.家庭與學校的聯合,構筑心理健康教育直達網絡
由于血緣關系的存在,家庭有著與學校相比難以替代的優勢,是可以積極使用的資源。獲得家長的積極踴躍的配合,是中職學校心理教育的關鍵。學生的心理壓力和問題不僅只是來自于學校,也更多地來自家庭。若家長本身有著不健全的人格或不健康的心理也會引起學生心理問題,影響學生心理健康,但很多家長還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學校的各項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延伸到學生家庭中去,積極地提高家長的心理教育知識。
總之,中職學校要以學生為中心,緊密地聯系社會實際,把握學生心理的相關動態,努力探索出適合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這樣才能做到專業技能知識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輔相成,才能達到為國家、社會培養高素質綜合人才的目標。
[1]陳文新.中職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探討[J].廣東教育(職教版),2009,(7).
[2]何海燕,周銳.試論中職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1,(4).
[3]雷虹.中職數學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05,(10).
[4]劉紅,王傳斌.輔導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徑與方法[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