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超(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 300381)
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不斷加大,人們愈加重視通過體育來提高其生活質量,體育對于社會的作用也更為突出,體育教育也成為課程安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國家對體育教育進行高度重視,并于1999年6月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決定中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地統一在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各個學校的體育教學模式基本相同,即每周開設兩三節體育課,在體育課之外以廣播體操做輔助。
我國現階段正大力倡導素質教育,強調學生要得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然而受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學校對體育教育仍不夠重視,在課程安排上不夠科學。這種問題的出現由來已久,主要受三方面影響:一是社會原因。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各種體力勞動也隨之較少。在就業、升學的壓力面前,人們對體育更加忽視,在面對殘酷的競爭態勢,人們更加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在升學考試、就業上往往更看重分數,而對于學生的體育知識卻很少關注,這無形中對體育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忽視體育教育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二是學校原因。學校在教學中更注重的是升學率,對于體育課程的安排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部分學校甚至在中考、高考時,直接將體育課取消。同時,學校在人員體育教師的配備上有所欠缺,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較為隨意,沒有整套的教學計劃。部分學校甚至沒有職業的體育教師,而是用安排其他科目的教師來教課,這不僅無法傳授正確的體育知識,也會對學生造成安全隱患。教師因受學校的影響,在進行體育教育中也缺少了責任感,在教學中往往草草了事,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夠嚴格。除此之外,學校對于體育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備,導致許多體育項目無法開展。三是家庭原因。在家庭中,家長對體育的熱情直接影響孩子,假如家長不熱愛體育運動,孩子在進行活動時也會不夠重視。加之,面對日益嚴峻的競爭趨勢,家長也為孩子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上憂心忡忡。對于孩子的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只怕耽誤孩子的學習。對于孩子想要參加體育活動也必須建立在優異的成績上,而且孩子成績一旦下滑就會停止孩子的體育活動。同時,部分家長由于傳統觀念,認為學體育沒有前途,更使得體育教育無法有序開展。
2.1 、體育教育具有是長期性、復雜性。體育教育不像是數學公示,只要能理解公示,就可以直接進行解題。體育教育一項長期工程,必須要求學生通過反復練習和持久磨練后才可掌握。同時,體育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其中所囊括的不單單是運球、投籃這兩項,還包括身體素質等等相關內容。這需要有責任感、專業技能強的教師不斷的分解動作,使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因此,體育教育不是簡單的一門學科,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學科。
2.2 、體育教育具有科學性、示范性。體育教學絕不僅僅是簡單的課外活動,在教學中需要科學內容、科學的模式,體育教師自身要具備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針對學生的各自特點因材施教,挖掘學生的體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體育教師應將最規范的動作展示給學生,并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在體育技能上得到更快提升,同時可以保證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身體的安全,防止因體育活動造成傷害。
2.3 、體育教育具有創造性。體育教師在教學時,不能采取單一的模式,要不斷根據學生需求改變體育教育方式,激發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熱情。同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條件,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體育技能上全面發展。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
當前,我國校園在體育教育上存在諸多問題,我國應對此充分重視,要針對體育教育中所出現的問題,盡快解決,根據體育教育中的特點,科學提升學生體育技能。同時,要加快教育體制改革速度,改變原有體育教育模式,讓學校、學生、家長認識體育教育對其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國家還應完善體育設施,加大宣傳力度,在選拔人才時更加注重身體素質,將體育教育與文化教育有機結合,從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1]陳東.試論學校體育教育的特點[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5,(03).
[2]李秀芳.試論師范體育教育的特點[J].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