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燕
(韶關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韶關 512000)
在職校工作已有10多年,我深深地感受到德育教育對中職生就業的重要性,有學生因為自身的素質在工作崗位上不斷進步,有學生因自身的素質問題在工作崗位上連連受挫甚至被辭退。其實職校不僅是培養技能過關的人才,更應該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擁有正確的人生目標,擁有較強的紀律性,擁有堅強的生活意志的人才,社會需要的也是這種人,而德育教育在培養這種人才中起到尤為重要的作用。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是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整個中職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工作相互聯系,彼此滲透,密切協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尤其是對中職生走上社會,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有出色表現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促進職校生的就業作探討。
1.認識單一,錯誤理解。很多學生認為不讀高中,來讀職校就是為了學專業技術,學好了技能就能找到一份工作,那些英語、數學、職業道德、應用寫作,禮儀都是多余的;甚至有些老師認為這些學生都是文化基礎差的學生,學會技能就行了,其他的沒必要學,他們也學不會。
2.自卑、自棄。很多來讀職校的學生都是普高落榜的學生,這些學生大都認為讀職校比別人低一等,是實在沒有辦法才來讀,所以在學習方面不感興趣,抱著一種消極的態度,對周圍的事物比較冷漠,對前途悲觀失望,天天在混日子。
3.放縱、沖動。部分學生由于原來整體素質較差,或多或少存在不良習慣,加上遠離父母,來到職校之后,對自己比較放縱,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遵守紀律,不服從管理,碰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表現很沖動或跟人爭吵,甚至拉幫結派,打架斗毆,不為他人著想,不為集體著想,法律意識淡薄。
4.心理脆弱,抗壓能力低。現在相當一部分學生特別是城市獨生子女受家庭的溺愛,怕苦,怕累,不愿付出就想輕易收獲,經受不住一點挫折和委屈,在就業問題上遇到困難與失敗的時候,不是尋求自身原因,勇敢面對,重新振作,而是表現出退縮、迷茫與失落,只會怨天尤人,對他人不滿,對社會不滿,更有甚者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
1.職校的教育應樹立正確的觀念。社會的確需要技能型人才,但更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師生要轉變“只要技能好就行”的觀念,技能過關,品德優良才是真正的人才。一個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由于外在條件都非常好,技能也在中上水平,基本上每一次面試都能過關。但由于他家庭條件較好,挑三揀四,錯過了許多單位,看到身邊的同學陸續就業,他有些著急,最后決定去某單位,沒想到,還不到24個小時,他就被該單位“請”回了學校,原來該單位對所有的新員工都要軍訓一個星期,他對該單位的領導說:“我從來不穿運動鞋,只穿皮鞋。”領導一聽馬上說:“這樣呀,你可以回去了,家里才是享福的地方。”還有一個會計專業的學生自身的條件也不錯,但是去了3、4個單位都是不到1個月就被單位請回來,原因是素質太差,在一些生活小事上不能與人溝通,不懂得合作。很多這樣的學生自身條件、技能技術上都過得去,卻由于其他原因就業不成功。所以在剛進入職校的時候就要進行德育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2.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念,正確理解國家榮譽感與集體榮譽感,愛祖國,愛集體,愛人民。現在的學生自我主義較強,凡事以“我”為中心,任何喜怒哀樂都是圍繞著自己,極少為國家,為集體,為他人著想。學校與老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背名家格言,講愛國主義故事等,進而引導學生選一條最有針對性的名言作為座右銘,經常帶在身上,堅持每日“三省吾身”,激勵自己不斷進步;或選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領袖、英雄或專家名人作為學習的榜樣,用他們的事跡激勵自己前進。也可利用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對學生進行愛國、愛集體、愛他人的教育。
如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行,這對于所有的中國人來說是莫大的驕傲與光榮,有千千萬萬的志愿者投入,無償為國家作貢獻,無怨無悔;又如汶川大地震,在這種危急的時刻,有那么多奮不顧身的英雄,有那么多舍己救人的烈士,有那么多來自四面八方的援助。這些都是培養學生的國家榮譽感、集體榮譽感,增強為人民服務、奉獻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最好事例。
通過這方面的教育,學生會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祖國的尊嚴、榮譽,以國家為驕傲,以人民為自豪,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增強學生的國家榮譽感與社會責任感,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能更多地為集體著想,為他人著想,以大局為重。
3.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有遠大的理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增強信心,拋開過去,正確面對現狀。由于許多職校生是普高落榜進入職校就讀,有許多家長對學生的關心沒有普高家長對學生的關心多,其實學生不僅僅有因普高落榜而產生的失落與自卑感,還有對家長的內疚感。職校的特點是以專業科目為主,文化科目為輔,學校應多組織開展專業競賽、文藝、體育活動,鼓勵、指導學生建立各種課外興趣小組和社團,使學生在比賽、活動中發展個性特長,逐步找到自我的閃光點和興趣點,真正消除自卑,找回信心。有一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入校前只是一個非常平凡的普高落榜生,但她一進入職校的時候就給自己定下目標,嚴格要求自己,經常參加各項活動并有出色表現。在高一的下半學期她被選為校學生會主席,她的成績并不是年級第一,但她在各方面都均衡發展,在就業時,她被多家單位選中,因為單位需要的就是這種全方面發展的人才。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樹立屬于自己的目標,這樣才會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即將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4.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自我約束能力。(1)要讓學生認識到:法制認識的目標應該包括憲法、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形成一個相應的法制觀念和法制評價能力。(2)要根據法制認識的目標,提出相應的形成法制情感的目標,使青少年嫉罪如仇,并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有很強的內疚感。(3)要制定出不斷增強學生法制意志的具體措施,使學生最終能形成依法辦事百折不撓,抵制犯罪毫不動搖的堅強的法制意志。(4)要使學生養成依法辦事的行為習慣,形成有法必依,守法必嚴,執法必公(公正)的性格特征。
要求學生遵守紀律不能一味批評,這樣只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自覺遵守紀律。提高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可采取以下方法:(1)說服教育。耐心的引導與適當的鼓勵、表揚對增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2)樹立榜樣。有對比就有差別,有差別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進步,樹立一個榜樣,使學生有一個目標去努力。(3)提供練習機會。有時越調皮的學生個性越強,責任感也越強,提供一個做“領導”機會,使學生有一種責任感與使命感,從而自覺遵守紀律。(4)實施有效獎懲。雖然對自我控制能力弱的學生要鼓勵與表揚,但不能一味妥協,適當的懲罰能刺激學生的自尊心,從而自覺遵守紀律。(5)注意個別指導。對于自我約束能力差的學生最忌招集在一起進行批評、教育,這樣會適得其反,發現問題,要個別指出,個別教育。(6)發揮集體作用。集體的團結、同學的關懷更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使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為班級爭光。
通過以上這些方法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提高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自覺遵守企業各項規章制度,敬業愛崗,與他人和平相處,專心發展事業。
5.實施挫折教育,提高學生心理承受能力。雖說現在許多職校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吃過苦,但職校生走向社會時的年齡大都在17歲左右,屬于心理承受能力偏低的時段,所以實施挫折教育,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學會合作與競爭,提高匹配職業、適應社會的能力刻不容緩。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要有承受挫折的心理準備。在教育過程中,應讓學生明確:a.挫折不可避免;b.挫折成就人生,挫折雖然給人帶來心靈的煎熬與痛苦,但挫折往往會成為人們走向新天地、進入新境界的起點;c.剛出社會的挫折往往表現在人際關系和行為表現這兩個方面。從這兩個方面不斷學習會減少挫折。(2)要有正視挫折的勇氣。(3)要有戰勝挫折的信念。(4)要有克服挫折的行動。(5)要有挑戰挫折的實力。實力指的是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和過硬的心理素質。要讓學生知道只有具備了這種雄厚的實力才有可能挑戰挫折。
有一位會計專業的學生,曾經在市職業技能競賽會計電算化項目上拿過一等獎,但她由于外在的條件不是十分出色,在許多單位都沒有面試成功,我一直擔心她,怕她灰心,但她并沒有氣餒,該學習仍認真學習,該玩耍仍快樂玩耍,反倒安慰我說:“老師,不用擔心,我相信我自己,也許這些單位只是不適合我,我一定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單位。”金子始終會發光的,只要堅強、有勇氣,她最后被一家名牌企業聘用了。
只有系統地進行德育教育,促使學生步入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環的軌道之中,使他們內心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行為習慣有了改觀,思想境界進一步升華,他們才會以良好的狀態學習本專業,勇于創造,大膽實踐,也只有具備如此良好的職業素質、專業意識,學生才能在今后的崗位上有出色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