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 田筱鴻
(1吉首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2吉首大學 學生工作部,湖南 吉首 416000)
羅榮桓,湖南衡山縣(今衡東縣)人,作為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傳承和發揚了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總結和發展了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中關于思想教育方面的理論,對黨的思想教育的諸多方面做出了深刻的論述,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思想教育工作風格[1]。學習羅榮桓崇高的思想品德及其優良的工作作風,對發揚湖湘文化底蘊、繼承我黨優良傳統和加強思想政治建設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羅榮桓堅持真理,勇于創新,嚴于自律,將思想教育工作的藝術發揮到極致。縱觀其思想教育理論,不難發現其中湖湘文化的經世致用、敢為人先、務實創新、實事求是和民本主義等基本精神,具體表現為:
(一)堅持原則,保持實事求是作風。
長期的革命生涯中,羅榮桓始終采取科學分析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敢于堅持原則、堅持真理。毛澤東曾這樣評價羅榮桓:“一個人幾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則性強,對黨忠誠。”
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羅榮桓深知身傳重于言教,他把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作為做好工作的先決條件。如果自己身不正、行不端,即使思想工作做得再透徹,那也只是空洞的說教,起不到實際的效果。因而嚴于自律、以身作則成為他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正是因為這種人格魅力,使得他在做思想工作時少有阻力,成為思想教育工作的巨擘。
(二)以人為本,重視群眾利益。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實現人的利益和促進人最大限度的發展為最終目的。羅榮桓把畢生心血和精力奉獻給了他的事業,為人民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矢志不渝地堅持以人為本原則。
首先,羅榮桓充分發揮人的主體性,號召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思想教育工作中來,使廣大人民群眾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教育。其次,在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尊重他人的人格和尊嚴。羅榮桓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時候,總把自己和受教育者放在平等的地位。最后,羅榮桓認為發揚黨的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是保持人民軍隊性質和宗旨的根本體現。
(三)突出重點,保證最優教育效果。
羅榮桓認為干部的培養與教育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點環節。因此,為達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最優化,他經常組織干部進行政治理論與政治形勢的學習,同時也十分重視科學文化知識和軍事方面的學習。羅榮桓認為:要做一名優秀軍隊干部,首先必須加強學習和教育,以提高思想覺悟、理論水平、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質[2]。
讓干部積極參與到革命與建設的偉大實踐之中,在實踐中鍛煉成長、增強自身的才干,這也是羅榮桓的一貫主張。他積極支持干部下基層,還鼓勵年輕干部在實踐中挑重擔。
(四)創新宣傳渠道,營造強大輿論氛圍。
社會輿論是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會對人們的思想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羅榮桓經常深入到群眾和士兵中去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傾聽群眾心聲,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使之在閑談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3]。
并且以多種形式為載體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羅榮桓在解放軍政治學院當院長時,除了開設正常的政治課外,還通過創辦圖書館、舉辦政治學習小組、邀請名人到校演講等活動進行政治宣傳。羅榮桓深刻認識到宣傳輿論對民眾的影響,他一直把輿論宣傳當做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通過宣傳教育,確保思想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羅榮桓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在思想教育工作領域的貢獻。他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總結出一套獨具特色的思想教育理論體系,推動湖湘文化進入新的境界。
(一)重視思想教育的地位,加強新形勢下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羅榮桓曾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戰爭中革命軍隊的生命線。他的這一思想后發展為 “思想教育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1.始終把加強黨內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羅榮桓的一貫主張是從思想上建黨。只有堅定不移地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體黨員的頭腦,才能保持我黨的先進性,才能使我黨真正做到以民為本,才能增強我黨在新形勢下抵御風險和拒腐防變的能力。加強新形勢下黨內的思想教育,是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首要環節。
2.密切聯系群眾,做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
通過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提高人民的思想認識,調動人民的積極性。開展群眾工作應做到以下幾點,要發揮群眾的自我教育功能,使群眾在各種寓教于樂的活動中受到教育;要堅持正面教育為主,同時充分發揮傳播媒體的宣傳教育作用;要注意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將教育內容貫徹到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之中。
3.凈化社會風氣,營造充滿正能量的社會風尚。
新聞媒體和文化藝術作品要堅持傳遞正能量,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市場經濟引起的利益失衡會導致人際關系的失衡,威脅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進程。面對新情況和新問題,我們一定要強化陣地意識,銘記“生命線”論斷,努力搞好新時期的思想教育工作,主動占領社會主義的思想陣地。
(二)充分發揮思想教育的作用,確保構建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宏大而長遠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思想教育作為社會治理的基本手段和人格塑造的基本方式,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發揮引導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羅榮桓提出:“必須在各級干部戰士中有指導有系統地進行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教育,這是完成各項戰斗任務的重要保證。”因此,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指導和方向保證,能保證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并使其獲得強大的生命力,保持長足的進步。
2.發揮激勵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的動力來源。
思想教育是能立足于當前文化發展,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進行精華吸收,豐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內核[4]。思想教育在當前社會的激勵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通過思想教育等“軟”的手段激發和調動群眾的參與熱情,幫助群眾實現自我提高。第二,通過開展有效的思想教育,使先進文化與人的行為觀念建立聯系,進而使先進文化迸發出參與社會生活的巨大力量。
3.發揮保障作用,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政治依靠。
思想教育作為黨的優良傳統和社會主義國家重要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羅榮桓始終強調政治和軍事要結合經濟,強調思想教育的保障作用,他說:“要以行政工作的決定與實施,去完全適合黨的方針,并以行政系統的指導工作,把黨的政治工作與全部的政治工作與全部行政組織工作結合起來。”
(三)加強思想教育的科學含量,提高思想教育的實效性。
羅榮桓思想教育理論具有顯著的科學性,主要表現在它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理論貢獻。當前加強思想教育的科學性,應當做到以下幾點。
1.注重運用科學知識,加深受教育者的內化。
思想教育工作不僅是要告訴人們應該怎么做,還要告訴人們這么做的原因。所以,加強思想教育工作必須注重科學知識的運用,把其作為開啟人們心靈的鑰匙。這要求從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對其他相關學科的原理有廣泛的涉獵。
2.創新工作方法,豐富思想教育工作的形式。
羅榮桓在工作中運用的方法和策略是極具藝術性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結合新情況不斷地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將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中,積極開展群眾性的精神文化活動,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進行思想教育,采用啟發式、談心式、交流式的方式使教育對象樂于接受等[5]。
3.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工具,實現思想政治工作高效化。
羅榮桓十分重視利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工具進行宣傳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只有不斷運用各種現代科技手段,才能切實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首先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思想教育者要樹立陣地意識,主動把握網絡教育的主動權。同時,要重視手機這一思想教育平臺,開展“拇指”教育工作,并在全社會營造收發“健康短信、綠色短信”的輿論氛圍。
總而言之,羅榮桓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效果非常顯著,這不僅是由于他個人的主觀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他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湖湘文化的烙印,羅榮桓正是通過吸收湖湘文化的積極成果,才使得其思想教育理論在中國革命與建設的進程中逐步成熟與完善。雖然羅榮桓思想教育思想形成于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但其中許多真知灼見卻愈久彌香。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時期仍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輝,對我們當前加強和改進思想教育工作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1] 黃耀.羅榮桓元帥[M].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7.
[2] 肖小華.井岡山斗爭與羅榮桓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形成[J].梧州學院學報,2008,(5).
[3] 李慧玲.羅榮桓思想教育思想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4] 中國衡東縣委宣傳部.懷念羅榮桓同志[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5] 趙振民,潘新軍.淺論羅榮桓思想政治工作特色[J].黨史文苑,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