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球
(江蘇省淮陰中學,江蘇 淮安 223001)
開學伊始,很多年輕的地理教師走向高中教學崗位,開始職業生涯,對于高中的地理教學工作充滿期待和憧憬,同時也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緊張和不安。那么,如何才能夠讓自己更好地適應高中地理教學,迅速縮短自己的成長、成熟周期呢?我結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給廣大的年輕同行們提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學校是以教學工作為核心,教學工作是以課堂教學為核心,課堂教學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核心”,這就要求廣大的年輕教師抓住主陣地,發揮主導性。
課堂既是我們傳授知識、教會學法的主陣地,又是我們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增進師生感情,實現師生生命一次次激情共鳴的絕佳場所。需知“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教育學基礎》),不要浪費每一次寶貴的課堂時間,它是我們事業成功的關鍵。
新教師備好課是進課堂前必須做到的,大部分師范畢業的學生都清楚備課的一般環節和具體要求,都清楚教案的書寫和開展課堂教學的一般步驟。而我這里是從另外一個方面強調:備課要充分地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一些有經驗的老師,特別是各學科的骨干教師,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無論是對教材的把握還是對學生的了解,無論是知識體系的構建還是能力的分步培養,無論是對習題的取舍還是對課堂的駕馭,都是值得年輕老師學習的。因此,我們強調年輕教師要能多向老教師聽課,聽他們如何處理教材,如何取舍,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關注學生活動,如何駕馭課堂。
地理專業老師要根據學科特點厘清聽課的目標和重點,在聽課過程中,除了關注傳統意義上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及達成狀況外,還要關注地理學科體系的建立、地圖取舍和講解的技巧,地理媒體運用及地理語言的專業應用技巧。現在的高中教材有多個版本,我們還要和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處理、糅合不同版本教材的能力,看他們如何駕馭廣泛的學習素材,另外有很多高中知識在教材中并沒有清晰地說明,還必須我們通過“傳、幫、帶”的結對子形式而獲得。
在聽課之前,我們建議先寫教案,然后通過聽課比較自己備課的不足,認真對比自己在教學各個環節的預設與被聽老師之間的差別,對比課堂設計的不同效果,再修改,然后再進課堂,盡管這樣看起來很繁雜,但是功到自然成,經過充分準備的課堂教學一定會事半功倍。
教師要想上好課,必須有過硬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強的書寫能力,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會說”和“會寫”。通過比較,不難發現,很多老教師語言清晰,抑揚頓挫,磁性十足,講起話來無半句廢話,涉及專業術語時準確到位。這些語言的基本功絕不是一天兩天練就的,這需要我們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不斷向老教師學習,加強訓練,不斷提高。很多年輕教師從高校校門走出后就很少注重語言基本功訓練,其實大學時候師范類通用的《教師口語訓練》等專業書籍對中學的課堂教學是很有幫助的,我們建議新教師在從教開始一段時間定期進行口語訓練,規范自己的語言表達。實踐中,有很多老師對自己的課堂進行錄音,課后進行分析糾正,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只要長期堅持,就一定會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由于電腦和手機的普及,我們發現很多新教師在書寫方面很難和若干年前的新教師相比,而教師寫不好字的確很難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因為書寫質量低也會影響到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新教師要加強書寫訓練,從粉筆字入手,必要時可以自己準備一塊小黑板,養成定期練習的習慣。在書寫練習方面,最忌諱的是“一曝十寒”,一定要記住“拳不離手”,“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堅持、堅持、再堅持。必要時,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或是社會上舉辦的培訓班,向那些有經驗的老師、書寫水平高的老師請教。另外,課堂既是展示書寫水平的舞臺,又是進行書寫訓練的重要場所,認真寫好每個字,認真設計好每個版面,不求速度,但求質量,長此以往,必將有質的提高。
而對于地理學科而言,還有很多版圖是我們必須重視的,比如說簡單的政區輪廓圖、示意圖、知識框架圖、素描景觀圖等,比如說政區圖中的中國輪廓、世界各大洲的政區輪廓圖等,這都要在平時加強練習。隨著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普及,很少人注意作圖的基本功,甚至認為,投影一打,電腦一放,哪需要再浪費時間在黑板上畫圖。需要注意的是,作圖不僅是呈現地理要素的教學技術需要,更是加深對地理知識理解、提高地理技能的重要手段,作出規范、高質量的地圖是地理學科教師的必備素養。同時,漂亮的板圖,會帶給學生美的享受,讓學生對我們的課堂流連忘返。在訓練中,不要急于求成,作圖是有其訓練竅門的,比如通過特殊經緯網定邊界、抓住主要特征等,宜先大概后細節,先簡單后復雜。另外,還要多總結,多反思,多積累,多實踐,在運用中提高,在運用中創新。
這里強調的是年輕教師要注重“充電”,也就是要讀書。而這里強調的是兩類書,一類是教育理論書籍,這類書看似與教學無關,其實,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實質意義,可以使我們從單一地依賴經驗和感性,上升到理論高度,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去把握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通過對這類書籍的學習,充分認識到我們教育對象的特殊性,教育活動的復雜性,并且在實踐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而另一類專業雜志則是和我們所教的地理學科緊密相關,訂一到兩本比較核心的期刊或報紙,了解最新的論文成果、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指導自己更有效地工作。實踐中《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育》等雜志都是不錯的選擇。拿《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來說,其中“教材教法研究”是非常值得年輕教師閱讀學習的,在這部分內容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教材分析,可以看到從不同視角審視后的教材,可以看到不同的教學設計,對于深入理解教學的目標和實現的手段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在學習過程中,切忌生搬硬套,課堂教學犯“純理論化”的錯誤,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實際情況,切不可看到一篇文章,一個好的做法就“拿來主義”,而是要“升級換代”,因地、因時制宜,需知“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現在的網絡很發達,我們也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上網,閱讀更多的文章和論著,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其實現在有很多新鮮事物,比如說通過QQ群進行交流,通過微博進行溝通,都是不錯的方式,只是在應用過程中,要充分體現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切不可重形式輕內容。
教師的工作既是一項生動的工作,又是一項枯燥的工作。專家做過抽樣調查,調查的結果是,被調查的教師中有62.6%的人或多或少對教育教學工作產生過職業倦怠。每天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日常的管理等,會讓教師對工作產生一定的倦怠。對于年輕教師來講,還要面對家長和學生的信任問題。因此,對于新教師而言,一定要培養積極的心態,對所從事的工作有正確的認識,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要熱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去,在繁忙的工作當中找到生活的樂趣,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其實,中學各學科中地理的地位多屬于“副科”,比起語數外是要低許多的,因此,地理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心態,正確認識目前這種不合理的現狀及將來這種格局肯定會改變,明確認清“育人無小事”、“育人無小科”,面對待遇方面暫時的不足要從長計議,不要影響到自己開拓事業的激情,努力做到“開開心心每一天,進步提高每一天”。把注意力能夠集中在教學本身事業上,當下正是新一輪課改推進之機,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實踐也必將打破應試教育遺留下來的一些錯誤認識,廣大年輕教師理念新、精力足、可塑性強,正因具有這么多優點,所以年輕教師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主力軍,在這次浪潮中,也必將大有可為,厚積薄發,為了將來展翅飛翔的那一天,從當下做起,埋下頭,專注于我們的事業,充實過好每一天。
“死教書是教不好書的”,地理教師要培養自己的特長,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質,對地理學的某個領域深入學習、努力研究,比如說我們可以深入研究《天文學》,對于宇宙的知識、星座的知識、彗星的運動等知識進行學習,結合一些熱點的天文現象或天文事件,做成專題,在校內開設選修課,從而既豐富學生的知識,又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又如,很多學生對于旅游地理是很感興趣的,地理教師也可以開設相關的講座或選修課,這就要求我們最好利用假期親自去實踐。我們可去旅游地親自感受地質地貌、水文土壤、氣候地形,并對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有深入的了解,拍攝大量的照片,收集足夠的標本,形成豐富的成果,這樣在向學生講解的時候就不再枯燥單調,而是在和學生一起交流過程中一起提高和進步。
總之,對于年輕教師而言,多學習、多實踐、多思考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經過刻苦的努力加上科學的方法及不斷的感悟,我們必將實現輝煌的教育夢想。
[1]教育學基礎.教育科學出版社.
[2]學校管理心理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