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婷 李登科 楊 靜 束霞平
(蘇州大學 藝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23)
皮雕,它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曾一度成為皇宮貴族身份和名望的象征。其技術并未廣傳于世,只是私下傳授;其手法可大致分為透雕或者浮雕;其采用最多的皮革是植鞣革和白鞣革。植鞣革是一種用植物鞣劑鞣制而成的皮革,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是一種可用于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綠色環保皮革。而且這種皮革剛開始為淺白色,經過時間的沖刷泛出黃再到紅黃色,色澤自然,極富美感。皮雕是用旋轉工具和印花工具通過刻畫﹑敲擊﹑擠壓﹑特殊描繪﹑著色﹑層染﹑拋掐光等幾十道工序,在皮革上做出凹凸效果的一種特殊工藝。透雕顧名思義就根據設計的花紋或文字的需要,將皮進行鏤空,施刀的功力、線與面的處理及各種造型手段的變化,都必須切實服從主題內容的需要,使意、形、刀有機地融為一體。浮雕即指在未經加工處理過的特殊的植鞣革上,加水軟化后,利用皮革本身的特性以旋轉刻刀及印花工具,在皮革上從事創作。隨著歷史的變化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應地對生活質量有了要求,而皮革擁有保暖透氣、耐用舒適、自然高貴等特點,是人們熱衷它的原因。目前皮雕工藝在包袋裝飾上應用很廣,包袋的種類分很多,有休閑包、時裝包、晚宴包、運動包、單功能包等,就單功能包來分有零錢包、化妝包、錢包名片夾、鑰匙包書皮包等。包袋本身的設計呈現的風格特征,必須符合和協調好著裝者的衣著本身,要考慮其環境因素和人文因素。下面就材質的選用、裝飾紋樣的應用、設計手法的運用等角度來探索現代包的裝飾應用。
不同的材質的皮革有不同的特性,亦能展現不同風格包的魅力。豬皮堅硬厚實,革面比較粗糙,適合做一些皮件配飾。羊皮革革面細致柔軟,纖維緊密,手感堅韌,適合做包袋的配飾。最好的雕飾皮革是黃牛皮,其表皮毛孔細小而呈圓形,分布上均勻而緊密,但排列無規律;革面豐滿細致,手感堅實富有彈性,給人良好的觸覺感。這種皮大量地運用于皮雕包袋設計。如TOOLING皮革是HERMANNOAKLEATHER公司生產的皮革,它最容易制作皮雕圖案,它具有柔軟性,而且打印花的力道會直接在這種皮革上反映出來。刻好的圖案不容易恢復,原狀對于圖形的保護具有持久性。這種皮革呈咖啡色,因此在染色時應該染得深一些。SC皮雕專用皮革,其顏色偏白,因此作品容易染上顏色。皮革打印之后圖案易恢復原樣,所以打印的力道需大一些。馬鞍皮,跟TOOLING皮革一樣顏色較深,它的表面以釉加工過,因此一開始不容易滲水,一旦加了水敲打印花就可以了,和TOOLING相比其皮革伸展性就沒有前者好。
目前國內的這種工藝裝飾圖案主要以唐草紋為主,其次有人物頭像及馬、鹿﹑獅子等動物和各種花卉等。從目前包袋的皮雕作品來看,其作品屬于“拿來主義”設計方式,設計感缺乏,圖案有些模式化,即如今的服飾設計都是為滿足消費心理、為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而設計。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穿著風格的消費者決定了在紋飾的運用和選取上應該多元化,采取多視角個性化設計從而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紋飾的范圍很廣,有自然和幾何紋樣有民族的本土的人文紋樣及反映社會意識圖形紋樣等。設計從本土的從民族元素中汲取靈感,如字體、吉祥紋樣和圖騰等在皮雕設計中延伸發展,充分創造出有文化內涵的東西。如以字體設計應用為例,中國的字體文化歷史悠久,字體的種類繁多,有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一個字由點﹑橫﹑豎﹑撇﹑捺﹑提﹑折等組成,構成結構復雜字字異形的方塊字,盡管字形千變萬化,但其美體現在結構造型上的對稱均衡,對比和諧與變化統一等形式美法則中。其次,字體藝術有其寓意性,如“喜”、“福”、“祿”、“壽”等,這些已成為民間寓意吉祥的標志性文字。設計者按照平面構成的構圖原理和美學原理在字體的結構上,筆畫上加以夸張變形裝飾,將原有的平面字體設計制作出凹凸的效果,使原本就圖案性的字體設計極富藝術美感的同時,將傳統的文化精神與現代工藝結合,使作品富有時代氣息。著名的服飾品牌Louis Vuitton的箱包系列中,憑借著“LV”兩個字母和簡單的花卉圖案結合在一起創造的圖形紋樣,使其形成經久不衰的視覺效果。在包袋的品牌LOGO標志上來說我們完全可以借鑒這種皮雕的工藝手法,作品簡約大方,在LOGO的細節上做雕刻裝飾極富美感。在這種追求個性創新的時代,在手工皮雕作品定制上,也可以在皮上雕刻主人的個性簽名,打造個性化包袋,讓作品富有歸屬感和親切感。
皮雕工藝在現代包袋裝飾中設計手法運用很多,主要包括鑲嵌法、烙燒法、編織法等。其一,鑲嵌法,就是不同素材或經染色等裝飾的皮革鑲嵌到另一種皮革上,達到不一樣的效果。先切割皮革做出一個框架,然后在框架上縫合其他動物的皮革或進行皮雕工作或染色的皮革。主要使用在鑲嵌上的還有蜥蜴皮﹑鴕鳥腳皮﹑蛇皮﹑鱷魚皮等及具有不同紋理的皮革,也可以用一些雕飾類的皮革或者染色皮革。根據使用在鑲嵌上的元素不同,處理手法也不同。但因真皮稀有昂貴,建議小面積鑲嵌使用。也有將皮革表面挖空,然后在后面用不同的皮革或圖案裝飾,從而達到凹凸的裝飾效果。其二,烙燒法,在木頭燒刻當中利用熱來烙燒圖案,在皮革上也可以運用。烙燒是使用尖端可以加熱的特制筆,在皮革的表面利用烙燒來制作圖案的技巧,電烙筆是由主體﹑筆身和抽拔墊所組成。電烙筆頭可以表現出各種感覺,不同溫度或筆頭高度都會改變線條的粗細。在打開開關后,筆頭就會加熱到高溫,進行工作時需要小心注意。在筆豎直時還可以畫點,使用尺子時要用金屬制的尺。在烙燒制作好后也可以通過敲打﹑染色等,制作出精美的皮雕包袋作品。其三,編織法,一般是直接將皮革切成小皮條狀然后將其編織,還有一種是制作網狀花紋,將切割皮革時不將皮條整個切出,而是將皮條嵌鑲在中間,然后將配好其他顏色的皮條與其編織,看似簡單的編織皮革,卻能形成別具一格的裝飾風格。一般太硬的皮革會讓編織工作不容易進行,所以一毫米厚度左右的鉻鞣皮最適合做這種編織裝飾。其次網眼的大小也決定了其裝飾的風格,網眼細小能反映出包袋的精致與優雅,反之則展現豪放灑脫的特點。在編織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網眼大小適度調整,并控制其編織力道,讓皮革產生延展的現象就會影響其包面的美觀。
當然,在包袋裝飾設計手法中還有很多種,如拼貼法、破損法、防染法等。新的皮革裝飾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和推陳出新,一方面我們要在使設計元素的同時使設計風格多樣化,把我國優秀的本民族文化與新的手工形式相結合,另一方面要在營銷中增強其附加值,增強其差異性,提高市場競爭力,使皮雕包袋更好地立足于世界之林。
[1]高橋矩彥著,李信伶譯.皮革工藝Vol.14基礎技法篇3.楓書坊文化出版社,2012.2.
[2]白寒枝,陳出云撰.談中國書法藝術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運用.《才智》,2009(3)
[3]劉海燕撰.皮雕藝術及其技法探索.《西安文理學院報》(社科版),2012(3).
項目來源:2012年江蘇省高校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皮雕工藝創意產品開發與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