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琳
(湖南省寧鄉縣第一中學,湖南 寧鄉 410600)
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班主任工作中需要處理的最為重要也是最為微妙的一種關系。如何對待這種關系和怎樣把這種關系處理好對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是一個變化的、發展的個體,并且每個個體都存在差異,因此,班主任光憑短暫的班會課和活動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給學生創造一個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并能讓他們暢所欲言的空間,從而開辟一條直達學生內心深處的道路。于是,周記就充當起了這個角色,學生可以在一張張薄薄的紙上,記錄所有的喜、怒、哀、樂,班主任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充當他們的知己,感受被信任和被依靠的成就感。
一、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給予正確的引導。
尤其是新生入學,對新的環境和學校的其他方面都不是很了解,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這個時候班主任對他們來說充其量只是一個管著他們的陌生人而已。這種狀態如果不及時改變,就會造成更大的隔膜,甚至是誤會,影響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有這么一個事例:學校要求凡新生入學剪短發,不分男女;不僅要進行風紀檢查,還要把它納入雙優班的評比。學校的出發點是很好的,希望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當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理解。我的班上有一名女學生,長得很清秀,也很乖巧,原本梳著長長的馬尾辮,開學時她按照學校的要求剪了頭發,可是卻不符合標準。當我要求她再去剪頭發的時候,她哭了;于是我給她講道理,她默不作聲,下午便把頭發剪了,但悶悶不樂的,不愿跟同學說話。后來,她在周記上寫道:“今天……郁悶啊。頭發又剪了,其實我平時也不是想要和學校查風紀的對著干,可是誰讓我早生華發呢——只要頭發一剪短,后面的‘華發們’就都歡呼著涌了出來,現在的我終于明白了那些中年婦女為什么要拼命留長發,拼命染發了。然而……我是兩者皆不可啊……”我原先還覺得她不懂事,這才恍然大悟,連忙在周記中安慰她:“華發不是病,它有遺傳的因素,它的出現恰巧也告訴了老師你是多么的冰雪聰明和懂事,謝謝你對老師的支持。”后來周記發下不久,我看到她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在畢業班的心理輔導中,周記充當著功不可沒的角色,它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并予以指導,緩減學生在臨考前承受的壓力。我教的第一屆畢業班中有一名女班長,平時學習認真、主動、好勝心強,成績也一直比較穩定,原以為不需要擔心她的情緒,但在高考前一個月,她在一篇周記中告訴我,她已經有一個星期沒有合眼了。我先是一驚,但很快就和平時她的一些表現聯系了起來,原來,她數次出現在辦公室門口沒有進來是因為每次都有很多學生在問問題;她來到我面前欲言又止是因為她的自尊心;她上課強打精神不是晚上學得太晚而是因為根本睡不著。于是,在周記的回復中我約了她一起吃晚飯,讓她無所顧忌地把煩惱說出來,教育效果很好。一個星期后的一天,她突然興沖沖地跑進我的辦公室說,她昨晚睡著了。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事后,我不禁慶幸她選擇了在周記中告訴我,否則,她極有可能轉變成一個“問題”學生或者還沒有到高考,身體就可能累垮了。
二、為學生的學習出謀獻策,協助任課老師搞好教學。
學習,毋庸置疑是學校生活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因此成為學生與老師談論最多的話題。在平時的學習當中,學生之間討論的多數是具體的題目,而不是學習方法,但是學習方法之于學習的指導作用卻是巨大的。學生習慣問老師這些作用巨大的問題,但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覺得面對面很難開口,于是周記就成了他們發問的好場所。這時候,班主任不再是一個任課老師那么簡單,還充當百科全書、中介人、傳聲筒的角色;不僅要把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介紹給學生,還要把問題分類轉告給各科老師,最后拿到答案再傳達給學生,有時候還要代任課老師對某名學生提出學習的要求。我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師,請問動物有盲腸嗎?用來干什么的?”我本身是教語文的,對這個問題真不懂,最后還是問了兩個生物老師才明白了。盡管過程復雜,但收效甚大,期末考試,我所帶班的生物成績名列前茅。不僅如此,各科老師都反映,通過周記,教學目的性增強了。
在畢業班班主任工作中,周記對協調學生與各科老師的關系這項工作起到很好的潤滑劑作用。因為,畢業班的任務重、壓力大,學生容易焦躁、厭學,在學生周記中不時會出現“我不喜歡數學老師,作業太多了,看了就煩!”“老師,我覺得化學好難啊,那些化學方程式我怎么也配不平,還有那些什么價,我暈!”“我覺得物理老師說話太小聲了,像蚊子,唉。”等話語。這些話語的出現相當于信號燈,意味著學生對任課老師的誤解,這也許是學生自身的原因,或者是科任老師因為學科的競爭激烈或不善于溝通所致的。這種情況在畢業班中常見,班主任只有及時發現并做好相應的協調才能使教學工作順利、健康地進行下去,否則,就會出現學生無心向學,任課老師不愿上課的現象。
三、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現代中學里,師生的年齡差距是必然的,年齡差距也必然會造成思維方式的差異,因而師生之間總有一種“遙遙相望”的感覺。真誠的交流能夠縮短這種心理距離,但是面對面的“交鋒”卻使許多人望而卻步,因為有時候復雜的情感很難用言語表達,周記正好就成為兩者溝通的橋梁。以親身經歷為例,在布置寫周記的初期,大多數同學都以交作業的心態對待它,周記中“他”、“她們”、“那些人”等第三人稱的稱呼出現的頻率特別高,多數是向我交代一下這一周 “大家”都干了什么。我并不因為學生幾乎都陳述同一個事實而感到失望,而是看到了陳述事實背后態度的不一樣,因此做的答復也不一樣。漸漸地,學生使用第三人稱的頻率小了,而使用“我”、“我們幾個”、“我感覺”等表達個人喜好和情感的詞語。后來,很多同學在周記的開始都會用上“老師”、“親愛的老師”等稱呼或者在結尾提醒我:“期待你的回答,”“希望您能盡快批改周記。”我記憶最深的一次是由于小組長的疏忽,把一位男生的周記本收漏了,沒有批改;結果在第二周收上來的時候,周記的最后有這么一段話:“注:馬老師,我提醒你務必批改我的前一篇周記,否則我會感到非常不安的。”盡管看完了有種被命令的感覺,但我感到很幸福,因為和學生建立起了彼此信任、需要的關系。正是因為這種關系,在與學生的現實接觸中,我和許多學生成了好朋友,他們會向我傾訴,讓我出主意。其實,人總是在被人需要和被人認可的時候最自信,學生一樣,老師也一樣。
四、同學生一起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為其成長掃除障礙。
大多數老師都曾經經歷過那段青澀的歲月,對自身的觀照和對異性的好奇是那段日子最深刻的回憶。可是因為種種原因,這種曾經的青澀不能公開地和每一位學生分享,更不可能讓每一位學生去接受,這種交流必須是單獨的私下的甚至是秘密的。周記給師生提供了一個“神秘花園”。我遇到過這樣一名女生,平時沉默寡言,對任何事情都似乎無動于衷,但是作文寫得非常好,文風輕盈靈動,與她表現出來的性格截然不同。我一直感到困惑,但一次的周記透露了她的心聲:“今天,又遇上說我性格孤僻的同學了,不過聽多了反而覺得無所謂,小學的時候叫我自閉癥的人多得是。只要不在教室里,我總是可以笑得出的;可一進了教室,就有一種快要窒息的感覺。我只想等待黑夜的過去,黎明的到來。”她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女孩子,外表的冷漠其實是她內心矛盾極端化的表現。于是我鼓勵她:“詩人顧城曾經寫過這么一句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來尋找光明’,老師現在送給你。”想不到,第二周的周記收上來時,她的周記本里只寫了一句話:“這一周實在太痛苦了,我無話可說。”我嚇了一跳,怕她心理出了什么問題,找了幾個班干部問了一下她最近的表現,發現她這一周有了欲言又止的現象,感到事情有了轉機,便嘗試著讓她面對,于是我寫道:“怎么樣的痛苦?超越痛苦的最好方法就是面對它!”碰巧周記發下去的這一周,學校來了一個由殘疾人組成的藝術團,他們給全校表演了一場名為“扶殘助殘獻愛心”的音樂會,當時受到了全校學生的熱烈歡迎。會后,周記收上來,上面這樣寫道:“……在音樂會上,我們不僅看到了他們每一個精彩的節目,也看到了一個個身殘志堅的故事……老師,我不太懂得怎么和人相處和溝通,只要有陌生人在我就開不了腔。正如政治書上所言,我這種是沒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人。其實我并不是不關心,不愛初一(8)班這個大集體,只是我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才能表達出我的真情實感。”我看完后,很是感動,提筆寫下這句話:“你已經做得很好,你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但是請允許我對你說,踏出第一步,步伐可能沉重,但會越走越遠的!相信自己!”周記發下去又收上來,我和她討論的話題轉換了,問題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似的。她盡管還是那么沉默寡言,但慢慢地不再冷漠了。這就是成長,成長是緩慢的,但它可以在瞬間完成,悄無聲息。
周記的作用有許多,我在這不一一列舉了。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周記是一種學生與教師溝通的手段,它本身是沒有生命力的。中國電信有一句廣告詞叫“溝通從心開始”,可見心是人與人交流的制高點,只有從心開始,真誠、平等地交流,陌生的兩個個體才會撞出火花。周記作為師生溝通的橋梁要迸發出生命的火花,照亮彼此的心靈,就要求教師首先用誠心、真心、愛心去對待學生,與學生交流,這樣才會發揮周記的最大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