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紅
(山東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濟南250100)
隨著集團公司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戰略成本動因控制將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發揮重大作用,有效實施戰略成本動因控制,能夠幫助企業合理協調戰略成本動因各因素,充分發揮相互之間的協同效應,實現企業長期的戰略目標。然而,由于受外部市場因素和內部管理因素的制約,如果集團公司錯誤地認識或不能合理運用各戰略成本的驅動因素,戰略成本動因控制將會面臨許多不可預料的風險。因此,為了準確把握風險的變動趨勢,及時制定風險防范策略,減少不確定性對企業成本的影響,有必要從戰略角度對戰略成本動因控制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
集團公司在實行戰略成本動因控制時,成本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之一便是規模經濟,而規模經濟的特點是員工隊伍龐大、商品庫存較多和投資金額巨大,以及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與合作。集團公司的優勢在于能夠利用規模經濟降低單位成本,并獲得效率提高帶來的收益。但是,集團公司也有生產調動不夠靈活、固定資產處理過程繁復、員工調動復雜等弊端,這些使建立在規模經濟之上的集團公司投資較大,轉型成本高昂。在考慮生產成本的同時,企業還須考慮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隨著時代變遷,消費者需求正朝著追求個性和時尚方面變化,這就需要產品向多樣化發展,若企業一味追求大規模、大批量生產便會導致商品積壓。因此,企業規模經濟與產品多樣性的矛盾將導致企業規模動因與多樣化動因難以協調的風險發生。
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和市場競爭的加劇,使得企業依靠現有技術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競爭優勢,所以,企業的競爭對手被迫不斷尋求新的技術體系來取代舊的技術體系。一旦某個產業的技術體系獲得創新,消費者對于新產品的追求會使得該產業領先企業在本技術領域的投資和積累失效,因此成本優勢蕩然無存,無法如數收回對大型設備和擴大生產規模的投資,產業內各企業間的相對成本地位也會發生顯著變化。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方面,競爭對手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技術創新,可能采取學習或模仿其他企業的管理模式、成本控制策略等途徑來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行業新進入者或追隨者為了取得成本優勢并快速占領市場,也可能通過模仿的方式來降低成本。這些都將使被模仿企業的低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相互競爭的企業間的管理與技術差距將逐漸縮小,原企業難以繼續維持其成本優勢地位。
縱向整合是集團公司在上升發展階段和現有行業背景下的選擇之一??v向整合可以整合企業所需的所有資源,集原料采集、生產加工和市場銷售于一體,但是也應注意到在實施縱向整合過程中面臨的許多風險。
1.市場整體風險。企業所面臨的市場整體風險可分解為特定行業風險和經濟周期風險。對于集團公司而言,很難防范某些特定的行業風險,因為對于實施縱向整合的企業來說,前后關聯產業之間存在著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互動關系,有時甚至會加劇風險。
2.經營杠桿風險。由于規模經濟效應,通過縱向整合可以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但總體管理成本會上升。由于經營杠桿作用,在企業盈利的情況下利潤會有更大幅度提高;但在企業虧損的情況下高昂的管理成本可能成為企業長期沉重的經濟負擔,產生更大幅度的虧損。
市場調研是通過實施系統、客觀的方法識別、收集并分析消費者市場的信息,從而掌握市場變動情況,進而調整生產策略、提高產品質量、解決產品生產和銷售中存在的問題。市場調研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只有長期、有效的開展才能取得關鍵市場信息,使企業的產品行銷對路。在企業規??刂品矫?,集團公司必須嚴格控制每個項目公司或子公司的規模,通過市場調研結果,制定合理的產銷計劃,對于升級較快的產品,應加強成本動因控制,不能任其發展,要在達到成熟點之后逐漸縮小規模,進而節省資金,尋找下一個成長點。
差異優勢是企業實施差異領先戰略所帶來的競爭優勢。通過差異領先戰略,可以滿足消費者的特殊需要,從而使產品或服務別具一格。差異優勢的主要特征包括獨特的產品性能、杰出的產品質量、高水平的服務、獨享的價值感受和較高的研發能力。蘋果公司是差異優勢的領跑者,當人們購買蘋果產品時,通過使用可以享受到其與市場同類產品的差異優勢,包括質量、服務和性能等諸多方面,可以讓消費者感到物超所值,因此,差異戰略是戰勝技術創新的方法之一,但也應當認識到,企業本身必須加強技術創新,任何好的產品如果在技術方面落后終將被市場淘汰。
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密切相關,以蘋果公司為例,ipad平板電腦近年來在國際市場創造了銷售奇跡,而平板電腦技術并不是蘋果公司首創,其他電腦公司也曾設計研發過平板電腦,但由于其體積和質量方面的局限性,在技術領域長時間無法取得突破,紛紛擱淺了此項技術。蘋果公司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性能研發,一方面用高端處理器優化了傳統平板電腦的產品性能,提高了產品質量;另一方面用時尚的外觀搭配高端技術,引領了消費需求,開拓了國際市場,并依靠核心技術優勢迅速搶占了成長中的市場。由此可見,技術創新可以使企業獲得持續的新產品研發動力,并轉化為強大的市場開拓能力,進而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學習經濟”是指企業在并購過程中,通過組織學習,從對方獲得知識和能力,并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以創造更大的價值??v向整合風險是固有的,但可以通過學習經濟加以弱化和抵消。學習經濟效應可以提高知識轉移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的戰略資源價值,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集團公司應該重視和防范戰略成本動因控制風險,分析自身所處的市場地位,盡量選擇相互促進的成本動因,對于相互對抗的成本動因則應區分重要因素和非重要因素,通過特定的分析方法在幾種成本動因之間權衡取舍,分析各自對總成本的影響而決定企業應采取的策略。
[1]萬壽義,王政力.戰略成本動因分析的應用模式研究[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6(5).
[2]楊雪梅,唐藝.戰略成本動因分析在戰略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