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彬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旅游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6)
淺談《版面構成》課程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趙彬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旅游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6)
版面構成是設計專業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根據學生特點并結合本專業實際,從實踐入手,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可以使學生既懂得設計技術,又能以民族傳統文化為契機進行設計創作,從而為社會培養高素質設計人才。
版面構成;創意;文化符號;教學改革
“版面構成”一詞是20世紀80年代從西方引進的。目前,版面構成課程已是設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門重要專業課。如果缺少對版面構成的正確理解,忽視對版面構成的創意訓練,設計專業培養的學生將是沒有后勁的,這對學生在以后專業上的發展有著很強的制約性。所以,我們要對版面構成教學有正確的認識和定位,它的創意需要有方法,更要有思想。
(一)版面構成是設計基礎與創意的統一
版面構成是對設計要素更進一步的編排和組合。將點、線、面、圖形和文字等設計要素進行有創意、有思想的組織排列,作品就可以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所以,在“設計技術”的基礎上融入創意是版面構成的重要任務。在平面設計中,無論是招貼設計、書籍裝幀、包裝設計還是DM設計,都離不開對其固有設計要素的版面編排。同樣,在不同的設計領域,如動畫中的構圖、室內設計中的墻面裝飾、工業設計中的形態組合,無處不體現著版面構成與創意。可以說,不把握“版面構成”就不會組織管理設計要素,就無法游刃有余地進行創意設計,更無法真正走進現代設計。所以,學生今后要想立足于設計之林,就必須具備卓越的版面構成的編排與創意能力。
(二)版面構成是視覺化的生命
認知、科技和思想的進步使得人們的設計觀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同時也使得傳統和現代設計“涇渭分明”。以招貼設計為例,傳統招貼是以繪畫為主的“畫”加“字”的藝術設計形式,這種設計使得招貼的“繪畫能力”占到設計理念的半壁江山。而照相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又使得招貼設計成為“照片”加“字”的表現形式。直到蒙德里安的冷抽象主義的誕生,才使得招貼設計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招貼的再現功能退而次之,取而代之的是表現主義的設計,而版面構成及創意又是表現主義的重要領域。設計思想發展到某一階段,就會自然派生出一種新的形式。版面構成概念的介入使得設計領域開創了新觀念和新規范,它也根本性地影響到整個設計界的思想。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的設計師福田繁雄、五十嵐維暢等設計大師的招貼作品令人們耳目一新。此后,版面構成作為平面構成的后續課程在設計院校的專業課程中廣泛開設,現已成為現代設計中一門不可或缺的基礎課,同時它也以獨立的體系成為視覺表現的一種形式。
(三)版面構成是視覺設計語言的升華
一幅作品能夠通過版面構成和編排,將設計要素有機結合起來,令觀者達到一種視覺上的滿足,它將被編排的符號訴諸人的感受,進而滲入人的情感和文化心理,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快。平面設計諸多要素都能起到觸動人的情感的作用,但是零散的構件不能表現現代設計的思想和情感,它也不能左右觀者的訴求。所以,設計者要想使自己的設計達到預期或超預期的目的,就要根據設計要素對整個作品進行合理而又有創意的編排。編排是一種抽象的也是一種具象的設計行為,它用形象說話,通過形象來傳播信息,它是可視的普通元素的藝術“轉換器”。因此,現代構成與編排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排列,而是一種創造。這種編排的創造必須具備鮮活的創意才具有感染力,才能使作品引人入勝。優秀的版面創意經常在“有法”和“無法”之間進行切換,不斷地使人感受什么是獨樹一幟、什么是擲地有聲、什么是沁人心扉——作品的瞬間“抓力”和持久的回味是版面構成和創意永恒的話題。它是一個不斷超越、不斷否定的過程,只有這種過程才使得設計具有真我的魅力。
(一)加強版面構成課程的教學方法與內容的改革
版面構成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兩種能力:一是專業技術,二是以專業技術為基礎的思想和表現創意。在版面構成課程的前期,版面構成的“章法”即對專業技術的講解、訓練往往起主導作用,因為它是下一階段“創意”的基石。在教學方法上,筆者通過對優秀作品的剖析,提高學生的認識和認識水平,激發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要求構成“章法”的同時,強調學生突破常規,力求使作品達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以此提升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意性。
(二)多向思維提高學生的版面創意能力
在版面構成的創意訓練中,拓展思維的訓練是最為重要的。對這種能力的訓練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版面構成的主體和難點,然后對資料進行收集、分類、總結、分析和整理,從而找出相應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為思維的橫向拓展作必要的準備。在上課時為了啟發學生,筆者通過推理與推論法、同構法、擬人法、悖論法、異形法、啟發法以及誘導法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考慮問題不僅周全,同時更富有想象力。
(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謀求教學新亮點
在上版面構成課時,筆者和學生共同組織安排教學,將學生分成六組,把桌子圍成一圈,這樣布局更像聯歡會、茶話會,可以讓學生思想放松,暢所欲言。然后我們制定規則,學生根據教師給定的版面構成作業題目展開想象,表達方式可以說、可以寫、可以畫,每組都要拿出不同的看法。要求有:對他人的想法不得提出異議,不作總結;適當思考生產和工藝的約束,發散自己的想象思維,想得越多越好;可以在對方想法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式的設想。
在這種寬松的環境下,學生的發言積極主動,學生版面作品無論在表現創意還是在思維創意上都達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同時,學生設計的作品豐富多彩、個性鮮明,版面效果和思想創意都有顯著提高。
文化符號是文化的高度概括,它是文化特征的集中體現。文化是人類生活方式的總和,而藝術則從審美角度集中體現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不同民族體現不同的文化符號,而越是優秀的民族對這種文化符號的體現越是深刻。版面構成雖然只是一門課程,但它不僅僅苑囿于一項技能或是一項創意,它還應當上升到民族性的高度去詮釋這門課程,也就是如何將藝術與精神建立起某種關系。從傳統文化和文化發展的角度使學生有意識地運用版面構成作品作為傳承中國文化的載體,才能使學生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去理解版面構成的創意。
如果一個學生能從一個國家、一個時代和一個民族的角度去認識文化符號,恰如其分地表達出受眾者心目中所普遍期盼的精神審美時,那么我們說這樣的版面創意往往就會具一定的藝術感召力。版面創意到了精神層面,它的精神價值要遠大于它的商業價值,它可以區分作品層次的高低,是藝術思想深度的體現。
恰當把握時代精神,結合獨具匠心的創意是版面創意的高層次要求。文化符號涉及人類社會中綜合文明水平,它能展示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基本特征。所以,基于文化符號的版面創意是本課程的更高要求。在版面構成和創意的基礎上,深入研究傳統文化,探索文化符號產生的根源,是版面構成藝術實現其獨有價值的重要前提,只有這樣,一幅版面作品才可能成為雅俗共賞的好作品。
所以,版面構成課程教學改革要從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它集合了新科學、新技術和新理念,同時融入了民族性和傳統性。只有這樣,版面構成教學才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版面構成課在技術性、文化性和創意性基礎上達到一個新高度。
[1]王汀.版面構成[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2]劉時燕.廣告設計之招貼[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3]梁玖.藝術概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G642.3
A
1008-178X(2012)10-0158-02
2012-07-19
趙 彬(1972-),男,黑龍江牡丹江人,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與旅游學院講師,從事藝術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