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葉飛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4;大同大學 大同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002)
關于提升大同城市形象的若干思考
王葉飛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41004;大同大學 大同師范分校,山西 大同 037002)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都在不斷加快,路寬了,樓高了,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自然景觀逐漸地被人文景觀所替代,人類在改造自己所活動的空間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沒有預想到的后果,自己生活的空間即城市被形象地形容為毫無生氣的“水泥森林”,各地出現了景觀雷同,“千城一面”的現象,為了避免大同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卷入“千城一面”的漩渦中,提出了城市形象設計要求,主要從城市問題,城市形象設計原則等方面分析,提出城市形象設計的相關措施,以期提高大同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力.
城市形象設計;原則;視覺識別;城市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路寬了,樓高了,大廣場,大草坪,豪華寫字樓,歐式建筑,但是城市化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城市功能及其雷同,城市形象設計的相似度驚人,一座座“火柴盒式”、”麻將牌”式的建筑屹立在城市之中,使得中國城市很多都變為“千城一面”的水泥森林,毫無特色.
現在城市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經濟水平的競爭,而更多的是宜居、樂居城市,特色城市的綜合水平競爭,中國大小城市“美化”工程只追求氣派,追求最大,最寬,最高,最長,而忽視了地域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所以迫切需要發掘城市的特色,提高城市形象設計,增強城市競爭力.
城市形象是指一個城市的自然,社會文化,經濟和人居活動的綜合體,是一個城市有別于其他城市的深刻印象,是城市空間內各顯性和隱性因素的有機統一,簡而言之就是一座城市給予人們的具體觀感和綜合印象,也就是一個城市的外在風貌和內在精神的統一.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北鄰內蒙,東望河北、距北京380公里,南離太原市352公里,實為首都之屏障、全晉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在歷史上大同曾為三代京華、兩朝重鎮,在清代以前無不派名將鎮守,既防外來侵略又保京師安危,被譽為“北方鎖鑰”.今日的大同,是京包、同蒲兩大鐵路的交匯點,大秦鐵路的起點,居神府、準格爾新興能源區與京津唐發達工業區的中點;為我國當代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由于大同位于我國中部偏東,交通運輸相對發達,不僅在煤炭能源基地建設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而且在對俄、蒙邊境貿易上,有著巨大潛能.大同一直作為我國的能源重工業城市,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大同的發展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所以凡是提到大同,給人的印象就是臟,亂,差,黑.形成了污水靠蒸發,污染靠風刮的局面.
大同現在進行大規模城市改造,城市變得越來越漂亮了,但是仍然會看到隨地吐痰大小便,亂丟垃圾的現象,踐踏草坪,不遵守交通規則橫穿馬路的現象,路邊的小商小販隨地擺放貨物,亂丟廢物.
大同住宅小區樓房過密,幾乎沒有綠化和活動余地,中心區有些臨街緊挨紅線,道路狹窄,廣場,公廁等基礎設施太少,地下通道的利用率太低.
大同現在的建設雖然在吸取各大城市的優點,但是還是局限于簡單的模仿太原等的建設,街道雖然寬了,但是路燈等基礎設施的雷同率太高,缺乏特色.沒有形成一街一品,一區一貌的特色.
城市的建設隨著領導的改變而發生變化,很多領導為了在自己任職期間的業績,使得大同城市建設質量不高,豆腐渣工程隨處可見,很多辛辛苦苦建成的基礎設施市民不買賬.
針對以上問題,迫切需要對大同時進行城市形象設計,來提高大同的競爭力.
如果以經營城市的理念來進行城市形象設計的話,那么城市形象設計(City Identity System,簡稱CIS),主要包括城市行為識別(BI)、城市理念識別(MI)、城市視覺識別(VI)三方面內容.BI是城市形象的動態識別形式&是通過城市的行為樹立起來的,BI包括政府行為.企業行為.公眾行為等.MI是城市獨特的文化和價值觀的設計與形成&包括城市的精神觀念.價值觀.文化觀.城市總體規劃等.VI是城市形象的靜態的.具體化的.視覺化的識別,通過視覺傳播系統將城市理念、文化特征、城市精神面貌、城市定位等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符號,正確快捷地傳達出來的使公眾一目了然地掌握城市特征信息,并產生認同感,達到城市形象識別的目的城市視覺識別系統包括城市景觀.街頭雕塑.信息標志、標志性建筑、象征符號、宣傳口號等.
大同古稱平城,是北魏都城,遼金陪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在城市形象設計中凸顯城市地域文化特色.
城市形象設計中涉及到諸多因素,要是整體環境處于協調中.
只有得到公眾的最大認同度,才能使城市形象具有深厚的社會文化基礎,具備相對的完整性、完滿性.
城市形象不能僅停留于對昨天的歷史文化、今天的社區現狀作簡單的濃縮折射,而必須在保護城市傳統優質文化的同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積極創新.
以特色活動打造城市品牌,以先進事跡打造城市品牌
3.2.1 政府行為
政府行為是一個城市的縮影,必須樹立廉潔,公正,精干的團隊,在城市形象設計的過程中不能因為領導的更替而發生改變,改變為了業績,而造成的城市資源的浪費現象,應該提高公務員的素質,尤其是代表大同城市形象對外“窗口行業”即旅游從業人員,道路收費行業人員等的職業素質.這些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游客對大同的形象感知和認同.
3.2.2 公眾行為
通過加強基礎教育,尤其是中小學關于素質的教育和宣傳,提出城市美化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提高公眾的素質,加強公眾參與城市設計,提高其在大同城市居住的自豪感,對于不文明行為可以給予適當的處罰,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維修.通過媒體宣傳城市中的不雅行為,來逐漸提高市民素質.人人都是旅游環境,人人都是旅游資源,提高其對塑造形象的整體認識,增強主人翁的精神.
視覺識別是最直接表現出來的城市建設,主要通過城市標志,道路,綠化,宣傳等方面進行.
3.3.1 大同市市花,市樹,城市標志,雕像設計凸顯特色
大同在城市形象設計中必須要有區別于其他城市的口號,標志,雕像等品牌,使其產生品牌效益,增加經濟收入,一旦產生品牌就要應用于各行各業,不能是短期行為,深入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心中,使得其一看到這些標志等就和大同聯系起來.
3.3.2 大同道路的建設
雖然從2008年開始大同進行著大規模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但是在城市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應重點建設第一印象區的建設如火車站,汽車站等進出市口,迎賓路,市中心區,主次干道的環境衛生,綠化美化,交通秩序,社會秩序,文明服務等基本環節.清遠街剛修建好以后,路兩邊不應該再畫出停車位,使得本來不寬敞的道路十分擁擠,而使得路一側的華嚴停車場閑置;在人流量較大的華林新天地那一段路最好發展為一條商業步行街,改變原來由于人流量大所造成的交通堵塞,重新改變公交線路;充分利用繁華地段道路之間的銜接口即地下通道,可以以便宜的地租的方式來招商引資,改變形同虛設的現狀,堅決母線解決目前臟亂差,閑置等問題;也可同時改變對外的交通尤其是大同整個地區的旅游景點的道路必須通暢,緊密銜接好各環節,把大同所有的景點都串聯起來,必要時要和朔州的應縣木塔聯系起來,組成有特色的晉北佛教旅游線路;大同有刀削面,涼粉等風味小吃,可以在大同個別道路上設置小吃一條街等商業街,美化其夜晚景觀,促進大同經濟的發展.
3.3.3 提高大同的廣場、公廁數量,綠化面積
廣場是城市休閑集會的場所,是城市的眼睛,政府舉辦慶典的場所,是噴泉與雕塑同在,綠化和鮮花共生,大同應該多建幾個有特色的廣場,不要有了草坪但是不能進入,有了樹木但是不能乘涼的廣場,使得每個廣場都長得一樣,多建設幾個主題廣場,還有在休閑區域多設置一些休息用的板凳,公廁,垃圾桶等基礎設施.在綠化方面做到沿路栽綠,沿河植綠,居民弄綠,單位披綠,破墻透綠,見縫插綠.
3.3.4 利用媒介,廣泛宣傳
大同應該把自己的形象宣傳片,以及口號利用媒介把自己宣傳出去,對外應在有影響的中央以及國際頻道進行宣傳,對內應充分利用火車,公交,出租車,報紙,雜志等人流量活動大的地方宣傳.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增強城市的凝聚力和驅動力,增強城市的識別性,增強市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對此進行產業結構的升級,保護資源與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城市競爭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讓城市不失去原有的美麗特色,讓大同不僅“能用,耐用,好用”而且“能看,耐看,好看”,給市民提供一個有文化內涵,有特色,還有良好的工作,居住,休閑,交往的城市空間.
〔1〕侯志剛,薛聰銳.保定市城市形象設計的方法研究[J].人文論壇,200902131.
〔2〕王文靖,倪峰.武漢城市形象設計與建設的若干問題研究.[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18-20.
〔3〕葉南客.城市形象塑造戰略新論[J].哲學,2000(12):53-58.
〔4〕王飚.以人為本的城市形象設計[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5(10):77-80.
〔5〕袁俊芳.如何跨入新世紀城市化強市之列[J].理論研究,2001(1):29-32.
〔6〕王軍志.個性化城市形象設計——以揚州為例[J].現代城市研究,2004(2):41-44.
〔7〕徐大超.對城市形象設計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08(32).
〔8〕匡林.淺議城市形象建設的誤區與策略[J].中國工程咨詢,2007(12):40-41.
K928.5
A
1673-260X(2012)03-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