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燕芳 武漢理工大學
資源型企業匯率風險問題探析
——以紫金礦業公司為例
■ 何燕芳 武漢理工大學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資源類企業的對外貿易和投資占了其生產經營活動的很大比重,由此產生的匯率風險問題也引起了這些企業的高度重視。紫金礦業公司也不例外,它主要存在交易風險、外幣折算風險、經濟風險三種類型的匯率風險,但目前使用的風險控制措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組織結構、匯率預警機制和套期策略、套保工具的選用方面還有一定的優化空間。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為了獲取本國短缺的自然資源,充分利用投資所在國的技術和生產要素,開拓國外市場,資源型企業也開始“走出去”,積極發展對外直接投資戰略,僅2009年中國能源和礦產業完成的海外并購交易總額就達156.6億美元,另據網易財經的數據顯示,僅中國石化公司每年的海外投資都超過10億元。面對如此大額的海外投資資金,如何通過控制匯率風險來保障企業的經營成果,已成為這類企業高度關注的問題。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礦業公司)是一家從事黃金及其他金屬的勘探、開采、生產、冶煉及銷售的資源型企業,為我國最大的金礦企業。從2005年開始,該公司就踏上了國際化的征程,如介入緬甸MWETAUNG(母韋當)鎳礦的合作勘探項目,入股加拿大的頂峰礦業公司,投資俄羅斯的庫頓金礦及蘭塔爾斯卡亞銅鎳礦項目,與廈門紫金銅冠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該投資公司由銅陵有色公司和廈門建發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合作完成對英國Monterrico公司的全面要約收購,從而間接獲得該公司的主要資產(位于秘魯北部的Rio Blanco特大型銅鉬礦床的開發權)等,并通過這一系列海外投資迅速擴大了企業的經營規模。然而伴隨著紫金礦業公司國際化步伐的加快,進出口貿易的增加,匯率的波動對其影響日益加深。
由于市場等客觀因素變動導致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或負債的價值發生變化就會為企業帶來匯率風險,如果這些資產和負債未進行套期保值,就會使企業遭受現金流量、凈利潤甚至股票市值方面的直接或間接損失。通常情況下,匯率風險具體表現為交易風險、外幣折算風險、經濟風險。下文結合紫金礦業公司的實際情況對這三個方面的風險表現及影響進行分析。
交易風險源自于企業日常的交易。紫金礦業公司的交易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和借貸活動,在債權債務未清償前因匯率變化而產生損失的風險;二是在資源進出口貿易和國際工程技術服務中因匯率變化所帶來的損失或收益的風險。
交易風險產生的影響可以通過利潤表反映出來,具體表現在:
第一,交易風險對紫金礦業公司經營效益的影響。紫金礦業公司作為出口型的跨國企業,匯率波動必然對企業的經營效益造成影響。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對于以外幣進行核算的業務,無疑造成其經營利潤和資產價值的大幅縮水,從而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如紫金礦業公司2010年需要對外投資10億美元,當人民幣每升值1%,公司就將承受約1000萬美元或約7000萬人民幣的損失。
第二,交易風險對紫金礦業公司稅收和費用的影響。因交易風險造成的外匯損失,往往會降低當年的應納稅收入,如該公司2010年年報顯示,其營業收入就因匯率變動直接減少1000萬元,雖然成本和稅金相應有所減少,但稅后利潤仍然減少了375萬元。
除此之外,匯率的波動會使企業在進出口業務的結算和外債的清償過程中產生一定數量的匯兌損失,從而增加企業的財務費用。具體而言,當外匯的匯率上漲,即外幣出現升值時,處于需要償付借款或海外采購原料的紫金礦業公司將付出更多的本國貨幣。當然,該公司為了規避和減少匯率波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會采取相應的措施,這樣勢必不同程度地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
在對資產負債表進行會計處理時,要將非記賬本位幣轉換為記賬本位幣,此時因匯率變動,會產生會計折算風險,造成賬面上的損失。會計折算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在對外匯資產與負債進行會計處理時,將外幣轉換成記賬本位幣時因匯率變動產生賬面損失的可能;二是海外分支機構在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進行會計處理時,將編制報表所使用的貨幣轉換成母公司的本國貨幣報送時,因匯率變動產生賬面損失的可能性。
會計折算風險的大小與折算時所選擇的具體匯率相關,是會計計量上的差異,一般不影響現金流量,但會影響到企業的經營能力。比如紫金礦業公司,當受到會計折算風險的影響而向股東和社會公開經營成果時,會影響到企業的總體形象和投資者對企業的信心,同時按照我國現行會計準則,企業的外幣資產、負債、收益和支出等,均需轉換成人民幣來表示,由于匯率的變化,企業的資產、負債、銷售收入或投資折算為本幣時可能上升或下降,從而影響企業的利潤水平。
在經營過程中,因意料之外的匯率變動通過影響企業的生產銷售數量、價格、成本等因素,進而引起企業一定未來期間收益或現金流的減少,就是其所面臨的經濟風險。紫金礦業公司所面臨的經濟風險主要表現為未預料到的匯率變化導致企業未來純收益發生變化的風險。如該公司為避免會計折算風險,堅持僅以本國貨幣進行交易或進行海外收購,但這樣一來,極可能導致供應商、客戶或是被收購單位更愿意與紫金礦業公司的競爭對手進行交易的風險,這就產生了經濟風險。
經濟風險主要影響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紫金礦業公司從2005年便開始了國際化經營,對外投資,收購國外資源型企業,進行進出口貿易等,這些都需要外幣的支撐,而貨幣市場的不穩定,匯率波動不定,對紫金礦業公司經營戰略的選擇產生了一定影響。如2010年紫金礦業公司敗走剛果,剛果銅鈷礦項目因種種原因不能達成協議,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莫過于風險的不可控,而其中的匯率風險是最重要的因素。
紫金礦業公司清晰地認識到匯率風險對公司發展的影響,并也在努力尋找方法來規避,使其在海外投資以及進出口貿易的風險更小,但是,就目前公司所采取的措施來看,并不能有效地對匯率風險進行控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匯率風險敞口是指匯率敏感性資產和負債所產生的增值或減值可能會自行沖銷,沖銷后仍未能抵減的匯率敏感性資產或負債。在進出口貿易和國外收購的過程中,因交易而持有外幣,而外幣的市值,會隨著人民幣對主要外幣匯率的波動而變動。紫金礦業公司主要通過調整外幣資產和負債的數量,來控制敞口頭寸,同時也對交易賬戶進行限額管理,即對每類交易或每類業務設定持有匯率風險敞口的最高額度,并進行監測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在對匯率風險敞口進行衡量時,僅通過調整外幣資產和負債的數量來控制敞口頭寸,同時也對交易賬戶進行限額管理,這種方法看似有效,但對于進行大宗交易和進行高額投資而言,這并不是一種合理的方法,而且具有單一性,使控制結果不夠理想。此外,紫金礦業公司進行的投資組合并非是金融工具的組合,而是項目的組合,如在收購或投資國外資源型企業時,將資金分散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項目,比如對緬甸鎳礦勘探項目的收購,購買英國倫敦上市公司Ridge Mining的股票和認股權證,投資俄羅斯庫頓金礦及蘭塔爾斯卡亞銅鎳礦項目等等,這樣的投資往往更具有不確定性,因為無法預測是否人民幣對歐元升值的同時,會對美元貶值,更多的可能是使風險敞口更大。
為控制匯率風險,紫金礦業公司開始注重財務部的作用,主要通過集中的財務部門來控制風險,這是因為只有財務集中才能夠充分了解企業整體的風險敞口,而且集團總部的對沖政策也要比各個子公司做自己的對沖更加有效。紫金礦業公司也通過財務部門來制定財務戰略,財務政策和財務程序,并且對于跨國財務而言,財務部門決定其匯率風險政策和程序等,通過細化財務職能,來減小匯率風險帶來的影響。但是財務部的職能規定仍然比較籠統,畢竟財務部門不是政策制定部門,也不是風險監察部門,理想的財務部門應是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的統一,且紫金礦業公司財務部門缺少一個風險監察機構,這樣一來,對持續應對和控制匯率風險是非常不利的。
紫金礦業公司比較重視套期策略和套保工具的運用,如該公司從德國進口設備,目的是進行礦產品生產和加工,為中國市場或其他海外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此時,購進設備的成本是以歐元計價的,而預期收入是人民幣或其他外幣,如果人民幣或其他外幣相對于歐元走弱,那么成本上就會不劃算,紫金礦業公司曾運用貨幣互換工具進行過套期保值,風險大大減少;又如紫金礦業公司在對英國Monterrico公司的全面要約收購的過程中,因資金額大,沒有充足的現金,企業便利用了套期付款的套期策略,既得到收購的款項,同時還能防范匯率變動帶來的損失。但是匯率風險有三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匯率風險應該配合不同的套期策略和套保工具,而紫金礦業公司在實踐的過程中偏好用套期付款來應對交易風險,偏好貨幣互換工具來應對經濟風險,這樣就使得風險控制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后,金融機構大力推進了外匯市場的發展:一是擴大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交易的主體范圍;二是增加銀行間市場交易模式,在銀行間外匯市場引入詢價交易方式;三是進一步豐富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品種。企業應利用金融機構提供的這些服務,進行套期保值。但紫金礦業公司除了對外幣交易賬戶進行限額管理外,較少地向金融機構咨詢并進行相關合作,不利于應對匯率風險。
紫金礦業公司并未設立專業人員或機構對風險進行監督。而風險管理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將風險融合到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中去,風險管理目標應包含在企業目標之中。紫金礦業公司國際化步伐越邁越大,其所面臨的匯率風險的種類越來越多,此時更需要在內部治理結構中設置獨立的風險監督委員會,一方面,首席風險總監可負責制定和實施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戰略,使企業內部分工職能更加細化;另一方面,也能夠填補紫金礦業公司在風險監察方面薄弱的空白。
匯率預測是控制匯率風險的基礎。只有在外匯匯率預測的基礎上,及時采取有利于自己的市場操作才能有效防范匯率風險。首先要招聘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組建專門的預警和信息處理部門;其次是綜合運用多種匯率預警方法。匯率預警方法主要包括因素分析法、歷史數據分析法和技術分析法等等,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而影響匯率波動的因素多且具有不確定性,因此這些方法應被有效結合起來使用;最后是應用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指標數據的高度科學性和準確性是預警機制正常運行的重要保證,當指標超過公司警戒線時,就應及時采取措施規避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以便更有效地防范和控制。
匯率風險的類型不同,所選用的套保工具也應該有所區別。針對紫金礦業公司及其近年來的發展態勢,有以下幾種套期策略可供選擇:
1.交易風險的套期策略。利用套期付款或利用套期收款,紫金礦業公司已用過套期付款,套期收款與其具有相似性,此處不做贅述。
2.外幣折算風險的套期策略。針對該風險進行套期的應為紫金礦業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其做法應是對凈資產負債表敞口,即可能受到不利的匯率變動影響的子公司的凈資產進行套期。而對國內公司或其他下屬機構基本不進行此類風險的套期。
3.經濟風險的套期策略。經濟風險反映的是潛在風險,因此很難量化。紫金礦業公司應針對這一特點,需要度量匯率偏離用于預測企業在給定期內的收入和成本流的基準利率時所帶來的潛在影響,可利用效率邊界對套期成本與被套期風險的水平進行度量。
1.遠期外匯交易的使用。遠期外匯交易是以約定的匯率將一種貨幣轉換為另一種貨幣,并在未來確定的日期進行資金的交割,在對未來匯率的走勢做出合理預期的前提下,鎖定遠期外匯收付的成本,避免匯率變化帶來的風險。紫金礦業公司常常簽訂單筆金額較大的合同,廣泛使用遠期外匯交易鎖定成本,減少未來匯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在貿易合同預期利潤可以接受的情況下,該公司也可以根據收付日期對單筆合同的金額與金融機構簽訂單獨的遠期外匯買賣合約,以鎖定外匯收付成本,從而鎖定合同的盈利水平。
2.擇期外匯交易的使用。在簽訂擇期外匯交易合同時,由于銀行考慮到外匯的交割,可能是在最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的,會相應地提高交易費用。因此,紫金礦業公司在簽訂擇期外匯交易合同時,應根據合同,約定好交易的金額,在交易時間的選擇上,則盡可能地縮短未來不確定時間,在獲得有利的遠期匯率的前提下,減少成本。該種方式雖然能獲得較有利的匯率,但是并沒有鎖定確定金額的外匯收付成本,仍然存在一定的匯率風險,并且銀行收付相對較高,所以建議該公司在適當的情況下利用該金融產品。
3.外匯期權保值的使用。外匯期權交易簡單講是在約定的期限內,交易雙方以約定的匯率和數量進行外匯購買權或出售權的買賣交易。在進行外匯期權交易時,買賣雙方要簽訂期權合約,與前幾種交易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外匯期權的買方買到的是一種購買或出售某種外匯的權利,而不是義務,而且期權買方可根據匯率的變動與自己的預期是否一致來決定是否行使這一權利。紫金礦業公司在進行金額較大的國際支付時可以運用這一工具進行套期保值。
4.掉期業務保值的使用。掉期業務是指按一種期限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額的某種貨幣的同時,再按另一種期限賣出或買入相同數額的同種外幣的外匯交易。一筆掉期交易是由兩筆不同期限的外匯交易組成的,買賣的貨幣幣種相同且金額相等,但交割的期限不同,交割方向相反。由于買賣交易的金額和幣種相同,持有外幣的凈頭寸未變,改變的只是交易者持有外匯的時間結構,因而可以避免因時間不同造成的匯率變動的風險。紫金礦業公司投資期較長,因時間因素造成的匯率風險可以用這一工具進行套期保值,減少匯率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
5.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在計價貨幣方面,紫金礦業公司可以選擇在進口時以人民幣計價,這樣一來,用本幣收付便消除了外匯風險。在匹配收入和支出方面,該公司只要有可能,應該用同一外幣進行支付和收款,如有差額可選用遠期合同對沖。在提前或滯后付款方面,該公司在預測匯率的波動時,對于預期貶值的貨幣可提前收款或滯后付款,而對于預期升值的貨幣應滯后收款或提前付款。此外,該公司還可以用多邊凈額結算,匹配長期資產和負債等產品工具來防范和控制匯率風險。
[1]李文靜,高紅霞.我國企業的外匯風險管理現狀及對策[J].財經視點,2009(4):42.
[2]羅彬.我國涉外企業外匯風險防范淺析[J].財經與管理,2010(18):221.
[3]宋維佳,許宏偉.資源型企業海外并購的績效與風險研究 [J].財經問題研究,2011(11):92-98..
[4]王希凱.紫金礦業的發展及啟示[J].礦產勘查,20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