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四項措施推進“三會”派出機構綜合財政監管工作
■王 丹
近年來,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以“三會”派出機構部門預算審核為契機,采集基本信息,深入分析,積極推進中央基層預算單位綜合財政監管工作。
以現場與非現場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部門預算審核,利用數據分析、資源共享等方式,探索非現場監管模式,強化綜合監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做好數據分析工作,通過將預算申報數與上年同期對應決算數、當年對應預算批復數等進行細化對比,先分析變動原因,再現場取證核實,多角度論證預算申報的真實合理性;二是資源共享,實施多方位監管相結合,將部門預算審核與預算執行監督、決算審核、國庫集中支付、銀行賬戶管理等監管內容相結合,針對前期監管發現的線索和問題,重點核查,提高審核效率,同時,采集整理基礎數據,為后期監管奠定基礎。
在對“三會”派出機構報送的基本支出預算審核過程中,按照“科學規范、分類歸檔、及時更新、方便查詢”的原則,對基層單位的基礎數據進行全面采集、實地核實、科學整理,初步建立“三會”派出機構綜合財政監管數據庫。一方面,依據基層預算單位國有資產實際情況、機構人員變動情況、以前年度結轉和結余資金等基礎數據,對基本支出預算編制的真實合理性進行分析審核;另一方面,也將基本支出預算編制基礎數據進程采集歸納,為預算執行等多方位綜合監管奠定基礎。
在對“三會”派出機構報送的項目支出預算進行審核時,首先要審查項目編制的合規性,確保項目預算由基層單位據實編制,壓縮代編預算規模;其次要區分項目類別,針對經常性專項業務項目、新增基建項目、延續項目以及其他類別項目的編報特點,采取不同側重點的審查;再次要對項目預算進行統籌優化,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保重點,合理控制年度項目預算規模;最后要抓好項目庫建設,后期加強動態監管,跟蹤項目執行情況,加強項目預算編制和執行的結合,督促提高項目預算執行率。
在全面審核“三會”派出機構申報部門預算基礎數據和相關資料真實性、項目支出預算編報合理性以及預算編制行為規范性的基礎上,結合綜合財政監管要求,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點關注審核:一是關注部門預算“三公”經費和會議費編報范圍及規模的真實合規性;
二是關注以前年度結余和結轉資金的統籌使用情況;三是關注中央預算單位國有資產的占用、處置、管理及使用情況;四是關注財政撥款外收入的預算、管理及統籌支出情況;五是關注部門預算編報中涉及國庫集中支付、非稅收入、銀行賬戶以及其他資產財務變動狀況。
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