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提高新農村建設資金的管理效益和質量,江西省寧都縣實行“五制”管理,不斷加強新農村建設資金的監管力度,有效杜絕了資金違規使用現象的發生。
一是建立項目評審機制。為規范資金使用,確保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在項目選擇上,該縣通過建立農業項目庫、農業項目評審機制,確定儲備產業基礎好、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項目;選擇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增強“造血”功能的優勢項目和潛在項目,從而形成了農業項目建設持續發展的格局。
二是規范資金管理機制。為規范資金運作程序,該縣制定下發了《寧都縣農業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暫行)》、《寧都縣扶貧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財政支農工作責任管理制度,實現了全縣上下“一盤棋”,做到有機構、有責任、有任務、有制度、有獎懲。同時,建立完善資金專戶核算、支農項目、物資政府采購、工程預決算、項目績效考核評估等監督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資金管理報賬機制。為提高資金運行質量,該縣按資金用途,對惠農資金的農民補貼部分,全部實行“一卡通”的方式發放,堅持政策公開、補貼標準公開,在張榜公示并且享受對象簽字認可后,通過農村信用社,直接打卡兌現到個人賬戶;對項目資金,實行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物質政府采購制、資金使用報賬制、工程決算審計制和資金結算國庫集中支付制等管理制度。
四是完善項目資金公開機制。為使新農村建設項目得到群眾的參與和支持,更好地接受社會監督,該縣將項目、資金管理等內容,通過“三務”公開一話通平臺查詢、網上公示和項目區集中公告、公示等辦法,向社會公開項目建設的內容、范圍、標準,以及資金投入額度,廣泛地接受社會監督,既有效地避免了項目立項建設的暗箱操作現象,又提高了群眾的知情度和認可度。
五是建立項目檢查考評機制。為確保項目建設質量,該縣建立了新農村建設項目檢查監督制度。縣紀委、審計、財政、農業等部門定期組成專班,對全縣新農村建設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切實加強項目、資金的監管力度;積極探索項目建設績效考核評估機制,由縣財政、審計、項目主管部門共同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項目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進行綜合考核、評估和驗收;建立了項目管護制度,積極協調落實項目管護主體,本著“落實責任、戶管為主,產權轉讓、定額補貼”的原則,按照不同的項目,落實不同的項目管護方法和方式,做到建設一個項目落實一個責任人,建設一片基地落實一處管護主體,從而確保新農村建設項目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