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促規范:吉林省制定并施行《財政專項資金監管辦法》
為加強和規范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快速發展,近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吉林省財政專項資金監管辦法的通知》(吉政發【2012】36 號)發布,標志著《吉林省財政專項資金監管辦法》(以下簡稱 “《辦法》”)正式施行。
該《辦法》旨在加強吉林省縣級以上政府財政部門對全省各類專項資金的監管,完善該省財政監督法規體系,進一步提升財政監督水平。它明確規定了專項資金的監管對象包括各級財政部門、項目資金業務主管部門(以下簡稱“主管部門”)、專項資金使用單位,適用監管范圍涵蓋專項資金的申請、審批、分配、撥付、使用、反饋以及跟蹤問效、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進一步明確縣級以上財政部門對上級下達的專項資金和本級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的監管內容以及專項資金各監管主體的職責分工;對財政部門業務管理機構的日常監管與監督檢查機構的專項檢查相結合的監管機制作出具體規定,突出強調了“縣級以上財政部門要加快電子信息化建設進程,建立專項資金監管平臺,利用科技手段實現對專項資金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監督管理的動態監控,全面跟蹤財政資金的審批、分配、支付、使用、核算及清算等”,通過建立電子信息集中監管平臺,能有效整合財政部門的監督職能,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監管效率的提升。
此外,《辦法》還規定了違反專項資金管理制度的責任追究等,如縣級以上財政部門、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相關規定,除責令改正外,還將視情節輕重減少或取消以后年度專項資金的安排,或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回專項資金;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吉林以省人民政府名義出臺《辦法》,開全國之先河,對進一步規范全省各級財政部門使用財政專項資金,提升財政執法水平,有效發揮財政監督職能作用,切實保障相關政策貫徹落實和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將產生深遠影響。
(嵇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