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阮 靜 本刊通訊員肖建耀 吳朝陽 黃荔民
機制創新讓強農惠農富農資金很“陽光”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涉農資金監管工作側記
■本刊記者阮 靜 本刊通訊員肖建耀 吳朝陽 黃荔民
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監管歷來是財政監督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管好用好這一民生資金,使其不打折扣地惠及農民、切實加強農村建設、推動農業發展,是擺在基層財政監督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命題。近年來,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財政局以資金運行中易發腐敗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為突破口,采取在線監管新模式,動態公開強農惠農富農資金,讓群眾和社會參與監督。全區共有18個區直部門13大類42項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納入在線監管,監管資金達6.16多億元。城廂區財政局充分借助網絡載體,積極探索“制度+科技”強農惠農資金監管的新機制,確保強農惠農富農資金安全運行、規范管理、有效使用。
為提高資金來源的透明性,讓每一筆資金的使用政策、項目、數額、程序清清楚楚,從2009年起,城廂區財政局依托城廂區預防腐敗網,完善惠農資金監管系統,創新報備機制,形成了具有城廂特色的強農惠農資金網上報備監管系統。即所有涉及使用管理的部門及各鎮 (街道),在收到資金正式撥付后15日之內,填寫強農惠農專項資金撥付報備表,并在城廂預防腐敗網、鎮(街)政務公開網的 “強農惠農資金監管”欄目中以圖表形式公開,鎮(街)報備的數據還要鏈接到區級報備表對應欄目,方便群眾隨時隨地、一目了然地查詢。
城廂區強農惠農資金報備表和報備機制的創新,讓每項資金通俗化、明朗化、及時化,有效利用了一網一表“曬”好惠農資金,實現了對資金使用、撥付等各個關鍵節點全程的公開和在線監控,一旦發現問題,群眾或區行評代表就會利用電子糾風“e卡通”,督促各項強農惠農資金足額、準確、及時發放,實現安全運行。同時,城廂區出臺《關于實施強農惠農資金報備制的通知》等配套制度固化報備機制運作,形成長效機制,對報備的類別、內容、時限、單位、責任作出明確規定,對于遲報和拒報備案材料的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取消單位和個人評先評優資格,直至問責處理。
據城廂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不少村(居)采用張榜的形式公布惠農資金,容易受到風吹雨淋,保存的時間不長,而“上網”公開,不僅僅將補貼信息細化到人,而且隨時可查,操作簡便。為此城廂區下發《關于強農惠農資金實行三級聯動公開的實施意見》,確定農業、教育、衛生、社保、計生、水利、交通等18個部門13類共42項強農惠農資金,借助城廂區預防腐敗網,實行區、鎮(街)、村(居)三級聯動公開,要求資金在上級下撥到位后15個工作日內必須公開,同時做到資金收支總量、下達、撥付、發放、流量、流向等環節“四公開”。即政策公開,公開強農惠農政策的內容、政策惠及的對象及政策補助的標準等;項目公開,公開強農惠農資金所依托的項目名稱、項目內容、投資規模、建設方案、委托代理、招投標情況等;資金公開,公開各級強農惠農資金的來源、總量及分配情況、上級資金到位情況以及撥付給下級資金的進度等;程序公開,主要公開申請資金辦理的程序、方法,以及聯系咨詢部門及電話等。
通過構建區、鎮(街)、村(居)三級聯動的網上資金監管體系,初步實現了對民生資金撥付使用情況的全面公開、動態監管和實時監控,保證了強農惠農資金的透明性和監管的時效性,力求發揮以公開促監督的最大效益。
創新監管平臺,是城廂區創新強農惠農資金監管機制的一個重要舉措。一是建立強農惠農資金在線監管網絡體系,依托城廂預防腐敗網設立專欄,將各部門專項資金以月報形式全部上網滾動發布,對項目可研、項目申報、投資評審、招投標、項目實施、資金撥付、資金使用、資金監管等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資金動態在線監管。二是健全“三資”科技監管平臺,依托電信VPN網絡,建立農村集體財務計算機監管系統,將全區119個村(居)的財務票據原始憑證全部掃描錄入,監管部門通過該系統隨時檢查每張票據的開支項目、開支數額以及經辦人、審核人等具體情況。今年,還依托GPS遙感紅線標示方位和實物拍照留影標示等方式,對村(居)的山地、林地、灘涂等進行全面盤點清理,隨時監管村級資產是否合理處置、各類租金是否適時入賬等,確保村級資產資源保值增值。
強化終端問效,保證強農惠農資金各個關口監管責任明確,是城廂區涉農資金監管落實到位的重要保障,是鞏固和擴大涉農資金監管成果的有效措施。近年來,城廂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強農惠農資金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等文件,堅持“面、線、點”三結合,力求督查無死角。糾風、財政、農業、審計專門監督機構督察資金撥付和流向,督察資金到位和用途;各業務系統梳理其承擔的強農惠農政策任務完成及資金落實情況;鎮(街)組織入戶查看受益農戶是否屬實,查看各項惠農資金補貼領取情況。今年全區共組織檢查強農惠農資金使用情況79批次,發現的問題及已查違規使用資金的情況現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時嚴格責任追究,對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當談及城廂區財政局下一步強農惠農富農監管工作的規劃時,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區財政將在以下兩方面著力:一是繼續深入貫徹執行《城廂區人民政府批轉關于進一步加強強農惠農資金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莆城政[2011]169號)文件,建立健全各項監督管理機制,進一步明確各涉農部門的監管職責,建立和完善涉農部門日常監督,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監督部門定期檢查的監督制度,使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二是強化申報審批村(居)、鎮(街道)、區直主管部門三級責任,把好基礎數據申報、核查關。試行目標考核,區政府將強農惠農資金監管工作納入資金主管部門、鎮(街道)的綜合目標考核、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情況考核的重要內容,嚴格考核獎懲。進一步強化責任追究,堅決糾正和嚴肅查處截留、擠占、挪用、騙取、套取、貪污、侵占強農惠農資金的行為,以及在資金管理使用中失職瀆職、以權謀私、營私舞弊、行賄受賄等行為,并及時追回資金。對一經查實有違紀違規行為的,要按規定嚴肅查處。
記者手記:任何一項工作的有效完成都需要全方位、多層面的部署、規劃、配合、落實,大到國家方針政策的制定,小到村鎮一項管理工作的執行,都離不開相關各環節的運轉到位。強農惠農富農資金監管工作的有效落實亦是如此,需要有力有效的機制作保障。技術支撐、制度配套、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的有機配合、從項目報備到終端問效的全過程監管,城廂區涉農資金監管工作正在勾畫出一幅強農惠農富農資金全過程動態監管的“全景圖”--從依托電信VPN網絡建立農村集體財務計算機監管系統、利用GPS遙感紅線標示方位等方式對村級資產資源進行盤點清理、依托城廂區預防腐敗網建立具有城廂特色的強農惠農資金網上報備監管系統,到《關于實施強農惠農資金報備制的通知》、《城廂區人民政府批轉關于進一步加強強農惠農資金監管工作意見的通知》(莆城政 [2011]169號)等制度規范的實施,從區、鎮(街)、村(居)三級聯動公開惠農資金方便群眾監督到糾風、財政、農業、審計及各業務系統、各鎮(街)負責人的合力監管、“終端問效”,各個節點的科技運用、各個環節的制度配套、各個關口的監督問責,保證了城廂區強農惠農富農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讓民生資金在有效的機制運轉下穿上“防腐衣”,讓強農惠農富農資金很“陽光”。城廂區財政局涉農資金監管工作機制的創新讓記者感受到這樣一點:只有在“陽光”的理念下才會有“陽光”的作為,才能不斷創新完善健全機制,才能真正實現“陽光”的實效。
(本欄目責任編輯: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