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磊
(中國銀行黑龍江省分行,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根據《巴塞爾協議Ⅲ》要求,商業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從現行的4%提高至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普通股及永久優先股)從現行的2%提高至4.5%,而資本充足率8%的標準維持不變。新的資本充足率監管規定將分階段逐步執行,至2013年初,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將達到3.5%,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4.5%;至2015年初,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4.5%,核心資本充足率達到6%。
《巴塞爾協議Ⅲ》要求商業銀行設立總額不低于風險資產2.5%的資本留存緩沖金,其構成是扣減遞延稅及其他項目后的普通股。設立資本留存緩沖金的目的是保證商業銀行在面臨危機時有足夠的資金承擔虧損,緩沖資本金壓力,同時,資本留存緩沖金也將限制銀行在資本充足率未達到監管要求時回購股份,發放紅利、獎金等行為。
《巴塞爾協議Ⅲ》為保證對商業銀行的資本要求是基于銀行所處的宏觀經濟及金融環境的影響,提出了反周期緩沖金要求,各國監管機構將根據對經濟運行及銀行經營情況的判斷,要求商業銀行增加0~2.5%的緩沖金,持有形式為普通股等一級核心資本。
《巴塞爾協議Ⅲ》引入簡單、透明、不基于風險的杠桿比率作為對基于風險的資本比率要求的可靠補充,并要求各國商業銀行從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測試暫定為3%的一級資本杠桿比率的有效性,依據測試結果將進行調整,于2018年正式納入新資本協議第一支柱框架。
根據《巴塞爾協議Ⅲ》要求,商業銀行需要監管流動性覆蓋率(LCR)和凈穩定融資率(NSFR)兩個流動性指標。流動性覆蓋率的要求旨在保證商業銀行在監管者設定的流動性壓力下,擁有足夠的優質流動性資產以滿足短期(30個日歷日)的流動性需求,流動性覆蓋率應不低于100%;凈穩定融資率的要求是根據商業銀行一年以上資產的流動性特征設定一個最低的可接受的穩定融資金額,以進一步促進商業銀行進行中、長期融資,凈穩定融資率應大于100%。
《巴塞爾協議Ⅲ》對系統性重要銀行提出1% ~2.5%附加資本要求,降低此類業務規模大、復雜度高的銀行發生嚴重事件或經營失敗給整個銀行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及有效控制這些銀行“大而不倒”的道德風險。系統性重要銀行的評估指標包括全球活躍度、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復雜性等五項。金融穩定理事會和巴塞爾銀行委員會已在全球范圍內選定12個國家29家系統性重要銀行,對其實施重點監管。中國銀行是目前我國唯一入選系統性重要銀行的商業銀行,同時也是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地區中唯一入選的銀行。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監管機構對于商業銀行的監管力度不斷增強。目前,中國銀監會對大型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求為11.5%,對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的監管要求為10.5%。根據中國銀監會2011年年報,截至2011年底,我國商業銀行整體加權平均資本充足率為12.71%,同比上升了0.55個百分點;加權平均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24%,同比上升0.16個百分點,390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過8%。銀監會于2012年6月8日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對于系統重要性銀行和其他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分別為11.5%和10.5%,與現行監管要求保持一致。綜合來看,我國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標準較高,基本滿足巴塞爾協議III的要求,短期內該要求對我國商業銀行影響不大。
《巴塞爾協議Ⅲ》要求商業銀行設立總額不低于風險資產2.5%的資本留存緩沖金以及0~2.5%的反周期緩沖金。目前,我國監管機構沒有明確提出緩沖金要求,未來,按照《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我國商業銀行將需要提取這兩種緩沖金,利潤也將相應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與此同時,提取緩沖金將提升商業銀行抵抗風險能力,促使商業銀行在系統性風險相對較低的環境中持續、穩定經營。
根據《巴塞爾協議Ⅲ》的要求,商業銀行將面臨更加嚴格的資本監管,用于支持資產業務發展的資金必然相對減少。我國商業銀行應該盡快改變單純追求業務規模及利潤增長的粗放式發展方式,更加注重精細化管理,細分市場和客戶,爭取以有限的資本投入獲取較高的回報;加強產品研究與創新,進一步提高輕資本占用的中間業務收入在利潤中的占比;以經風險調整后的資本收益率(RAROC)為綜合效益的考核指標,增加對風險因素的考量等。總之,《巴塞爾協議Ⅲ》將對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方式轉變產生深遠的影響。
巴塞爾協議Ⅲ在巴塞爾協議Ⅱ的基礎上,從資本充足率和杠桿比率監管、流動性監管、緩沖金要求以及風險治理架構等方面提出一攬子監管改革方案,并要求成員國在兩年內制定相關指引,2013年1月1日開始具體實施,2019年1月1日全面達到標準。中國銀監會也積極在國內推進并落實巴塞爾協議Ⅲ監管新標準,于2011年4月發布《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指出將提高資本充足率、杠桿比率、流動性等方面的監管標準,建立了更具前瞻性的、有機統一的審慎監管制度安排,要求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系統重要性銀行和非系統重要性銀行應分別于2013年底和2016年底前達到新標準。總體來看,巴塞爾協議Ⅲ以及我國銀監會相應提出的實施指導意見給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監管合規帶來巨大挑戰,與此同時,巴塞爾協議Ⅲ的實施也將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和精細化程度,提高風險管理的前瞻性和專業化水平,強化風險管理轉型和策略型管理理念,實現風險管理的系統性和一體化,全面提升整體風險管理能力。
[1]銀監會.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EB/OL].http://www.gov.cn/gzdt/2012 -06/08/content_2156784.htm.
[2]銀監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2011年報[EB/OL]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4DE6AD136C6E4F99B9883B7672674FC3.html.
[3]銀監會.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準的指導意見[OL].www.gov.cn,2001 -05 -03.
[4]陸靜.巴塞爾協議III及其對國際銀行業的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11(3).
[5]姜波.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