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萍
(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江蘇蘇州215021)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知識經濟對現代社會發展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國知識產業的發展程度仍然很低,迫切需要具有豐富知識、先進技術、創新意識的大學生加入。
知識經濟是以現代高技術為主導的經濟,其本質是創新。知識經濟發展的這一特點,要求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和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大學生擔負起創業的歷史責任。知識經濟的資源特征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資源優勢。在知識經濟社會里,知識、信息取代原材料、資本和勞動力成為最重要的資源,使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具有創業的資源優勢。
總之,每一個時代發展的核心推動力都是人才。知識經濟影響著中國,也孕育著一個創業的時代,需要敢于奮起直追的人,需要通過創業英雄的引領和示范作用推動改變社會上一些觀念和意識,推動社會經濟的更進一步發展。大學生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響應社會變革的召喚。
1.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人才市場競爭激烈,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金融海嘯導致企業用工需求下降。因此,大學生走自我創業之路不失為一種發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新途徑。
2.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為了減輕就業壓力,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廈門市及其他各省市都出臺了力度不一的優惠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業。同時各高校紛紛開展了創業教育,激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業技能。
3.社會需求日益多樣化的要求。消費領域的不斷擴大,消費結構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必然使生產的多品種、小批量成為其顯著特點。這就勢必導致新產品和新行業不斷涌現。這種社會需求的特點,給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因此,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創業隊伍,把創業作為其職業生涯中的一種選擇。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學生創業的成果并不十分理想。在已經進行創業的大學生中,首次創業成功的比率是非常低的。2007年,根據零點公司的調查,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只有0.01%,在2011年的“兩會”上,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平均比例是0.3%,全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從大學生創業低成功率來思考大學生創業的現狀,可以發現大學生創業存在著一些常見誤區。
1.創業之前沒有做好各方面計劃。很多大學生憑著創業的沖動、對創業認識不足,個人自信心膨脹,市場認識淺薄,在沒有進行市場分析、市場環境掃描、消費市場細分和定位、財務分析的情況下,盲目進行原材料采購、機械設備安裝、員工招募等一系列企業行為,結果在產出等于零的時候,投入就幾乎耗盡了創業團隊的現金流。
2.創業的過程具有高風險性。大學生創業一般都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特點,能夠在艱苦環境中頑強的堅守。但大學生往往忽視創業風險,一旦投資失敗,往往是一身債務,這可以把一個蓬勃向上的大學生創業者壓得直不起腰來。
大學生創業需要具備企業注冊、管理、市場營銷與資金融通等多方面的知識,在缺乏相應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倉促創業不僅難以融到必需的資金,且因為他們長期呆在校園里,對社會缺乏了解,特別是市場開拓、運營經驗相當匱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將處于劣勢。受閱歷及相應學識的限制,大學生很難擁有關于創業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創業會遇到各種不可預見的問題。因此綜合素質不高的大學生在創業初期會出現眼高手低現象。
創業者必須堅定且果斷,有解決問題的恒心,愿意犧牲個人的利益,完全投入到創業行列當中。然而大學生創業的通病是看了這個好就做這個,看了那個好就做那個,時間就這樣東撞西摸地過去了。這使得大學生把有前途的商業機會輕率地舍棄而錯失良機。同時,大學生創業朝三暮四還會增加大學生的創業成本。因此大學生把創業作為其職業生涯中的一種選擇,必須付出倍于常人的代價,必須承受倍于常人的壓力。恪守“堅持到底”的信念,才能有所成就。
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和行動的方法,它不僅要受機會的困擾,還要求創業者有完整縝密的實施方法和講求高度平衡技巧的領導藝術。而大學生創業常帶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希望快速發財,快速創業,缺乏長期創業心理準備。有的學生創業采取了唯利是圖,以次充好,欺詐顧客,以期短時間內牟取暴利的做法,這樣最終將落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目前,大學生創業存在著許多誤區,存活率低是不爭的事實,但失敗并不可怕,關鍵是創業者應該懂得亡羊補牢,避免重蹈覆轍。準備創業的大學生,在創業之前應該做好各項準備,避免走進誤區,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實踐模式,對今后創業成功起關鍵性的作用。但是目前對于大學生創業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大學生的創業教育與實務操作方面,涉及大學生創業實踐模式研究就少之又少。為此,筆者對大學生創業選擇何種創業實踐模式,作如下探討和分析。
創業模式指的是創業者為保障自身的創業理想與權益而對各種創業要素的合理搭配,即創業的組織形式、方式確定、行業選擇組成了創業模式。對一個創業者來說,一個真正好的模式應該是適合自己的,即其有能力操作而且能把現有的資源有效整合配置。目前專家提出了三種主要的創業模式:技術型創業模式;資本型創業模式;服務型創業模式。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政府建立企業孵化器和創業中心;二是海外留學生回國創業;三是風險投資。在這三個方面的技術型創業模式中,當前大學生基本上不具備這些條件,要把發明轉化為產品需要走很長的路。因此此類技術型創業并不適合當代大學生。但這并不表示大學生不能從事技術型創業。
實際上,網絡的飛速發展不斷改變人類社會生活習慣,也改變了經濟發展模式。基于網絡領域的技術型創業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大學生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另一方面,在創業初期也不需要大量的資源和資金,非常適合于目前我國大學生進行初次創業。
丁磊創業成功的案例可以說是中國大學生網絡領域創業成功的典范。丁磊在2004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排名第六。他一手締造了網易,并樹立了中國網絡界前衛的形象,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93年丁磊畢業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通訊工程專業,1997年5月決定自立門戶,創辦網易公司。接著,他和他的同伴們開設了163免費電子郵箱,推出了online游戲等等。丁磊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終于成為了中國互聯網富豪和創業英雄。
丁磊利用自己的網絡技術和專業知識,圍繞網絡技術核心領域,開發新產品。為了實現成功的創業,他和他的朋友需要不斷的開發、調整產品,直到產品能夠真正具備市場價值。最初開發免費郵件系統走上互聯網創業之路。此舉贏得了消費者的芳心,強化了“親民”的形象,從而提高了網易的品牌效應。從這個經驗也可以得出,在網絡經濟時代,誰能吸引更多的眼球,誰就有可能贏得市場。
當然,基于網絡的技術型創業模式,需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要充分了解市場前景,任何一個創業的項目,先想市場,再想對手,最后檢視自己和團隊。其次,目標明確,有所為有所不為。再次,優化資源,合理配置。大學生創業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
資本型創業模式,風險很大,因此需要財務和管理上的遠見,需要注意市場的定位和市場的驅動。資本型的創業模式需要有一定的啟動資金,但是我國目前大學生幾乎都是父母支持完成學業,并沒有很多資金。如何成為擁有一定資金基礎的資本型創業者是選擇這一類創業模式的大學生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
選擇資本型的創業模式需要的創業資金,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大學生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來獲取資金: 1.利用家族自籌資金,所需要承擔的責任會小很多,背負的債務也會較少,且給創業者帶來的壓力較少。2.尋找合伙人。創業者可以通過合資、入股的方式說服他人參與投資項目,吸收合伙人的資金。3.通過借貸方式。目前各金融機構紛紛響應國家對新創企業的扶持政策,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貸款方面提供貸款手續、利息、稅收等方面的方便和優惠。
大學生通過以上三種方式獲取了足夠資金后,考慮到向具發展潛力的新建企業或中小企業提供股權資本,以期實現高資本增值收益的資本運作方式風險很大,因此不提倡大學生通過這樣的資本運作方式來創業。而通過獲取來的資金加盟連鎖企業對于大學生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資金型創業選擇。連鎖企業會向加盟者提供很多信息,包括廣告等真實、準確的宣傳資料,且會對產品進行不斷的改進、服務和營銷,并向加盟者提供指導、援助和合理的培訓。
大學生選擇資金加盟創業好處在于可以憑借連鎖企業所提供的上述一系列資料、營銷和服務以及定期的培訓來進行業務的開展,一方面可以減少大學生走彎路,消費者對品牌知曉度高,可以減少創業前期的探索過程和資金的浪費同時也減少品牌推廣的費用。另一方面大學生可以借助連鎖企業的成熟公司制度、服務和培訓過程來填補自己對市場認識、市場分析、經營方式、財務分析、市場細分以及經驗等方面的空白。同時,連鎖企業本身所提供的服務為加盟者開拓市場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大學生在選擇用資金加盟企業這一創業模式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作出加盟選擇前要考察加盟企業技術與產品所能發揮的潛力空間及品牌形象。經常與原來的加盟者接觸,更深入地了解將要從事的行業的各項業務;2.要認真地思考投資的加盟項目選擇何種商業模式,或如何定位自身企業的特點和營銷方式是否符合自己以及今后的發展趨勢;3.要謹慎加盟,繞開加盟陷阱,現在很多企業為了達到自己追求利潤的目的,想盡辦法吸引投資者加盟,打著免費加盟等口號欺騙投資者,因此大學生在選擇加盟企業時需謹慎;4.要選擇自己所熟悉的行業加盟,考慮將要從事的行業是否適合自己,考慮自身的資源等方面的實力,以使自己能夠創業成功。
服務業隨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已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服務型企業當中,大學生適宜在智力服務領域創業。智力是大學生創業的主要資本。大學生創業應該發揮自己的知識優勢,選擇一些需要知識和專業的智力服務。例如,家教中介、設計工作室、翻譯事務所、專業性較強的咨詢公司等,就非常適合大學生創業。又如大學生思維活躍、喜歡接受新鮮變化時尚的東西,小店的經營相對簡單,對社會經驗、管理、營銷、財務要求不高。因此,大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點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國際化時代開一些有創意的小店,比如創意的蔬果店、甜品店、個性家飾、幼兒繪畫坊等。
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模式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關鍵。不管是選擇技術創業模式還是服務型的創業模式,甚至是資本型的創業模式或者交叉型的創業模式,都得是大學生綜合自己各方面的資源特點以及當時社會發展趨勢的結果。實踐表明網絡領域的技術型創業模式以及智力服務型創業模式更加適合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只有根據自己的特點找準“落腳點”才能闖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1]李志能,郁義鴻.創業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9.
[2]王巍.大學生創業模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04.
[3]潘鋒,韓暢.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及對策[J].發展月刊,2007(8):33.
[4]彭小媚,陳祖新.大學生創業模式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