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樹元
腰硬聯合麻醉因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確切、肌松效果理想等特點而在剖宮產手術中廣泛應用。腰硬聯合麻醉過程中不同麻醉藥物的使用對麻醉效果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本文將比較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在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麻醉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院2010-2011年間收治的126例擬行剖宮產手術孕產婦,隨機分為羅哌卡因麻醉組(A組)和布比卡因麻醉組(B組),其中A組年齡23~39歲,平均(27.2±2.1)歲,體重54~78 kg,平均(62.6±3.4)kg。B組年齡22~41歲,平均(27.9±2.5)歲,體重55~82 kg,平均(63.5±3.8)kg。兩組孕產婦在年齡及體重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入室后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并給予嚴格的心電監護,取左側臥位,于L2~3間隙用穿刺針穿刺行腰硬聯合麻醉,穿刺成功后置人腰穿針有腦脊液流出。用腦脊液稀釋局麻藥后,A組注入0.75%羅哌卡因2 ml,B組注入0.75%布比卡因2 ml,注入速度均為0.1 ml/s。注射完畢后向頭側置人硬膜外導管3~4 cm備用,患者轉為平臥位,給予持續吸氧,麻醉平面應控制在T6以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感覺阻滯和運動阻滯情況,評價麻醉效果。優:患者鎮痛完全,肌肉松弛,未感覺不適,手術順利。良:患者有輕度不適,需輔助用藥方能完成手術。差:患者有明顯不適,腹肌緊張,鎮痛不完善,需改全麻完成手術[1]。觀察并記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感覺阻滯情況 A組患者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長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感覺恢復時間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感覺阻滯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感覺阻滯情況比較(±s)
組別 感覺阻滯起效時間(s) 感覺恢復時間(h)A 組(n=63) 76.8±23.4 3.4±0.5 B 組(n=63) 62.3±21.6 3.6±0.6 P值 <0.05 >0.05
2.2 運動阻滯情況 兩組患者的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以及運動恢復時間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運動阻滯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運動阻滯情況比較(±s)
組別 運動阻滯起效時間(s) 運動恢復時間(h)A組(n=63) 128.7±56.2 1.5±0.3 B 組(n=63) 92.6±45.3 3.4±1.4 P值 <0.05 <0.05
2.3 麻醉效果 A組患者麻醉效果優良率為95.2%,B組患者麻醉效果優良率為93.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2.4 不良反應 A組患者麻醉后1例患者出現低血壓,2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2例患者出現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9%。B組患者麻醉后7例患者出現低血壓,4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2例患者出現頭暈,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6%,不良反應發生率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腰麻聯合麻醉效果確切、肌松良好,不僅結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優點,且用藥少,起效快,便于術后止痛,對于產科麻醉是一種理想的麻醉方式[2]。羅哌卡因和布比卡因是腰麻聯合麻醉中常用的麻醉藥物,羅哌卡因化學結構類似于布比卡因,是第一個以純對映形式制成的新型的酰胺類局麻藥[3],可通過抑制神經細胞鈉離子通道,阻斷神經興奮與傳導。布比卡因具有麻醉效果好,作用持續時間長和感覺運動分離的特點,但其最大的缺點是機體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臟毒性強,過量藥物進入循環可致室性心律失常[4]。
本研究結果表明,羅哌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感覺阻滯起效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以及運動恢復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麻醉效果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研究表明:羅哌卡因對母體循環影響更小,運動恢復更快[5]。本研究同時發現,羅哌卡因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高于布比卡因組,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低血壓、惡心嘔吐和頭暈。衛才權[6]研究認為,與布比卡因相比,羅哌卡因在減少惡心、嘔吐和頭暈發生率方面有優越性。國外文獻研究認為,彌散性能好,對心臟及中樞神經系統毒性低[7-9]。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用于剖宮產腰硬聯合麻醉中的效果相當,但羅哌卡因對母體循環影響更小,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1]焦青玲.腰-硬聯合麻醉在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中的應用[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1,23(2):176-177.
[2]周玉琴,吳宜,鄧開麗.羅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用于剖宮產術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學,2011,31(10):49-50.
[3]崔志堅,王秀菊,張曉哲,等.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宮產手術中的麻醉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99-100.
[4]劉永梁,任守娟,畢蕾.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用于剖宮產術的對比觀察[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1,32(3):55-56.
[5]馮曉強,華獻龍.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聯合阻滯剖宮產術的臨床比較[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1):60-61.
[6]衛才權.小劑量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腰-硬聯合麻醉在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對比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10):1208-1210.
[7]Parpaglioni R,Frigo MG,Lemma A,et a1.Minimum local anaesthetic dose(MLAD)of intrathecal levobupivacaine and ropivacaine for caesarean section[J].Anaesthesia,2006,61(2):110-115.
[8]Beaussier M,E1 Ayoubi H,Sehiffer E,et a1.Continuous preperitoneal infusion of mpivaeaine provides effective analgesia and accelerates recovery after colorectal surgery: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 controlled study[J].Anesthesiology,2007,107(3):461-468.
[9]蘇綱,李兵,王燕瓊,等. 5%羅哌卡因腰麻阻滯用于剖宮產術的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1,16(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