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雯
摘要:結合節慶旅游在國內外不同的發展狀況,在對節慶旅游有關概念及其基本特征進行了初步探討的基礎上,根據寶應所擁有豐富獨特的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旅游資源,從而把寶應“荷藕節”作為一種節慶旅游進行開發,及它在現實運作中所存在的各種有利條件與制約因素,最后對寶應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以及生態旅游的開發和發展進行相關闡述,提出寶應“荷藕節”作為節慶旅游發展的基本思想路線與相關對策,從而更好地闡述當今節慶旅游在旅游業中的深刻意義。
關鍵詞:節慶旅游;寶應;“荷藕節”
中圖分類號:F592.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1-0168-02
一、節慶旅游概述
(一)節慶旅游的含義
旅游節慶是以各種節慶為依托,經過一定的旅游開發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現代的、新型的旅游產品,表現為在特定日期舉辦的一系列的富含文化內涵的慶祝活動。
(二)節慶旅游的基本特征
1.穩定性,由于旅游節慶活動處在開放性的環境中,所以這種穩定是一種動態的穩定,一種發展的穩定。要求旅游節慶轉換思路,推陳出新。
2.變異性,旅游節慶變異性,主要是指民族節日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受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種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內容和形式的變化。
3.大眾化,廣泛的民眾性是旅游節慶活動賴以成功的魅力所在。旅游節慶活動的魅力不在于安排多少項活動,而在于有多少民眾親臨其境感受其間的人文氣氛。
4.文化性,獨特的地方文化是旅游節慶活動得以系列化延續的保證和源泉。
5.復合性,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旅游節慶活動主題的綜合性,寓娛樂、宗教、休憩于一體,集旅游觀光和文化藝術、商品購物于一處,著意發掘當地文化意境和歷史淵源,體現多采多姿的民俗文化旅游節慶民間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廣泛。
二、揚州寶應“荷藕節”現狀和問題
寶應“荷藕節”旅游的條件分析:
1.寶應“荷藕節”旅游發展的有利條件。(1)優越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寶應縣地處江蘇省中部,全縣境內河湖密布,水生物資源豐富,盛產魚蝦螃蟹、龜鱉珍珠,是全國水產品生產重點縣,鮮藕產量和出口量名列全國之最。(2)地方工業經濟迅速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寶應工業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初步形成了機電、化工、輕工、紡織、醫藥、食品、建材等七個重點行來,工業企業一千多家。(3)獨特的地方文化發展。以柳堡鄉為背景拍攝的故事片《柳堡的故事》,其主題歌《九九艷陽天》家喻戶曉。電視連續劇《新柳堡的故事》,以濃郁的水鄉特色,反映了寶應人民走向市場、共奔小康的時代風貌。周恩來少年讀書處建成并對外開放,吸引了眾多人士前來參觀。文化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文化市場健康活躍。
2.制約寶應“荷藕節”發展的因素分析。(1)宣傳力度不足,覆蓋面局限于縣內范圍。節慶的規模和影響都比較小,作為旅游吸引物的節慶,如果規模和影響都比較小,參與的游客往往比較少,寶應“荷藕節”就存在這個問題,甚至本地居民參與也十分清淡,在主要客源市場上知名度較低,沒有使旅游者產生相應的旅游欲望。(2)“荷藕節”以觀看為主,參與性不強。從已經舉行的“荷藕節”來看,歷屆的主要活動都是以觀賞性表演為主,缺乏群眾參與的活動,雖然規模較大,表演精彩,但是僅僅作為看客是體會不到真正的樂趣的,只有大型群眾性活動才能突出參與性的特點,使旅游節真正成為大眾的節日、體驗的樂園。(3)營銷和促銷力度不夠。開展節慶旅游首先要注重調查游客需要,注重和客源市場溝通,并要制定渠道策略和計劃,寶應 “荷藕節”還只停留在注重產品的階段,盡管開展了一定的宣傳,但前期的游客調查和客源市場的系統研究明顯不夠,因此宣傳和促銷也很難到位,缺乏系統的營銷計劃和戰略。
三、揚州寶應“荷藕節”旅游的發展對策
1.主題明確,注重創新。根據寶應縣自身資源特點和先前旅游節舉辦的成功經驗,寶應“荷藕節”應以文化為切入點。既體現濃郁的地方特色,又可以拉近與百姓生活的距離,能夠發展成為成功的節慶旅游范例。另外,旅游者的眼球往往被具有獨特性和創造性的主題所吸引,因此針對寶應“荷藕節”可以開展屬于寶應當地的歷史文化追尋游、生態環境享受游、農家生活體驗游以及荷文化領略游等系列活動,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來參與其中。
2.特色定位,打造精品旅游節。寶應“荷藕節”的特色定位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可以以各鄉鎮為發展主體,精心組織策劃豐富多彩的旅游活動。如我們的小官莊為“圣誕工藝禮品之鄉”、省生態示范鄉鎮——山陽鎮、曹甸鎮的人文歷史文化、荷文化代表鄉鎮—水泗以及西安豐的“水晶之鄉”等都蘊涵著豐富的地方文化特色,值得我們去開發和探尋。像此類活動的設計,都可以突出寶應優美風景中蘊藏的文化和生態特色,使寶應形成一個明確的旅游定位,從而樹立鮮明的旅游形象。
3.實施品牌戰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寶應柳堡鎮的“二妹子”民兵班在全國享有一定盛譽,可以說又是寶應的一大地方文化,寶應“荷藕節”也可以利用當今社會所熱門的“名人效應”加強其自身的知名度,努力打造屬于寶應自己的個性旅游品牌形象。
4.注重宣傳、包裝和促銷,以節創收。在對外宣傳方面,“荷藕節”應樹立統一的旅游節形象。在策劃和組織文藝演出時,要控制和減少語言不易溝通的節目,更多安排音樂、舞蹈等以藝術語言和形體語言為主的,也可以加入以地方文化為特色的節目,以便形成共鳴,增強效果。提待賓客和提供服務時,要了解他們的政治主張和宗教信仰,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和合理要求,避免給賓客留下不良印象。充分借助電視傳媒和網絡傳媒進行宣傳,完善寶應“荷藕節”專用網站。擴大當地群眾參與,采取群眾投票的形式,組織評選最佳活動、舉辦地的活動。全程跟蹤旅游節的舉辦效果,進行當地居民和旅游者的滿意度調查,對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相應的調整宣傳策略,為以后的荷藕節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姚海玲.大眾參與非專業類旅游節慶的影響因素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05:12.
[2]黃翔,連建功,等.旅游節慶與品牌建設[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7:8.
[3]吳必虎.地方旅游的開發與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4]朱希祥.中西旅游文化的審美比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5]王重農.現代節慶活動指南[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