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必高
摘要: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探索高職高專化學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興趣,并且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及可預見的發展趨勢,從與專業課的聯結點、啟迪思維、加強實驗、幫助學生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建立師生關系等幾個方面來探討化學課程興趣的培養具體方法。
關鍵詞:化學教學;興趣;培養;高職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1-0320-01
一、抓好化學課與專業課的聯結點,引發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使學生對一個學科產生興趣的最好辦法是,使之知道這個學科值得學習,當學生對一門學科和某種知識有了明確的學習目的時,就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專業,盡量找出化學與專業知識的聯結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講授緩沖溶液時,可以補充動物體液中存在著一種主要緩沖對HZCOZ一NaHCO3的緩沖原理及其緩沖作用與維持動物體液的內環境平衡的關系來詳細講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緩沖溶液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也為專業課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啟迪思維,培養興趣
教師重要的教學藝術在于啟發學生積極思維,達到智力發展的最佳水平。課堂上應想方設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以后,教師就要注意抓住時機,結合學生實際有的放矢、耐心啟發誘導,緊緊盯住每一個知識點,由淺入深,最終達到總目標的實現。例如,講授“鹽類的水解”。首先讓學生做實驗,產生疑問,引出課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總結鹽溶液顯出酸堿性原因;并為學生設計有層次的三個問題讓他們思考;再引導學生討論總結,概括鹽類水解反應的實質及規律。
三、加強實驗,增添興趣
實驗是激發興趣的有效途徑?;瘜W實驗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知識的直觀性,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創造條件,把大綱中規定的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分組實驗,以增加學生動手的機會;另一方面根據教學內容增加一些興趣實驗,并盡可能讓學生動手,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講到“胺類的堿性” 時,讓學生自己動手增做了“苯胺溶解在鹽酸中加堿又游離出來”的實驗,這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記住了胺類的堿性,并從中總結出了分離和精制胺類的方法。同時提倡探索性實驗,由學生根據化學知識和專業特點,自己設計并驗證實驗方案,最終得到正確結果。在設計實驗前,教師可向學生做必要的輔導提示,把實驗的題目、目的與原理、主要方法及注意事項等講清楚。然后由學生獨立思考設計實驗方案,提出理論依據,選擇實驗方法,確立觀察內容,設想實驗結果。學生的設計性實驗方案應交教師進行指導與審批。設計性實驗是學生自行設計、組織實施的獨立活動。
四、幫助學生透徹的理解,強化興趣
為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教學中,應改革教材的知識體系,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分析歸納能力。有機化學中的核心理論一雜化軌道理論是教學中的難點,講授完之后,引導學生把教材中分散的知識點加以歸納,構筑新的知識體系,總結了雜化軌道理論的內容、雜化的規律、雜化軌道理論的種類、發生雜化的原因等幾個方面構成的新的知識體系。這樣使既抽象又難以理解的理論變得既有邏輯性又便于理解。講授阿佛加德羅定律時,為幫助學生透徹理解,總結出了四個相同,即同溫、同壓、同體積、同分子數概括了整個定律。
經過高度概括總結,可使分散零亂的知識條理化,有利于思維能力的鍛煉提高。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推理、分析歸納能力,完成了學生對知識從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強化了學習興趣。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興趣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喜愛一位教師,連帶著也喜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因此努力做學生喜愛的教師,在課堂上創設師生共同研究、探討的樂學情境,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他們從生活上予以關懷,從學法上予以指導,使教師成為學生的知己。把傳授知識、培養興趣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才能達到寓教于趣,使學生樂于學習,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