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健
做強德清生物醫藥產業
□文/李健
德清將以國家火炬計劃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為契機,以生物醫藥藥品、生物農(獸)藥、醫藥中間體和醫藥相關產品等為發展重點,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201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公布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第二批試點名單的通知》文件公布,德清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被列入全省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試點單位,從此,德清生物醫藥產業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良機。
目前,我國已經將生物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予以大力支持,國家“十二五”規劃已將包括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產品在內的生物技術列為重點支持的產業發展方向。如何把握發展良機做大做強德清生物醫藥產業,使德清生物醫藥產業再上新臺階、再造新輝煌是德清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根據《德清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德清縣工業強縣建設規劃(2012--2016年)》以及《關于加快培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意見》要求,在廣泛調研聽取各方聲音的基礎上提出以下發展措施與對策。

生物醫藥開發是一個系統的工程,由研制、中試、新藥申請、生產等構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公共服務平臺應積極探索創新的運營機制和服務模式,按照“政府所有,企業運營”的原則,聯合有關的大學、科研院所、社會企事業組織,共建、承接或運營政府的公共服務平臺,更好地為德清的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和基礎性服務。
平臺建設應根據區域內產業的發展現狀和人才、技術、資金的情況,因勢利導。著眼于如何提升產業集群的技術層次和價值含量,積極吸引并引導創新企業在區域內的集聚,不斷完善產業鏈,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在德清的發展從比較優勢向競爭優勢轉換。
注重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相關的專業化服務建設,推動建立若干專業權威中介機構,為新藥申報、專利申請、相關代理、商標注冊、信息咨詢、技術交易、專業培訓、投融資等提供優質服務,承擔起連接生物醫藥技術上下游的串聯作用。與此同時,根據生物醫藥產業鏈的需要,加快動物實驗中心等公共技術平臺的建設,并根據產業集群發展的需要,建設與之相對應的重要研究開發基地、工程研究中心、G M P中試基地、G CP臨床試驗基地,形成對生物醫藥產業的有力支撐。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我國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中的一個關鍵議題。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和關鍵在于創新,企業創新包括理念、技術、管理、機制等方面全方位的創新,“政產學研金介用”相結合是企業成為創新主體的條件和動力。圍繞企業需求,大力實施企業創新培育工程,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力爭10家行業龍頭骨干企業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5%以上,提升持續創新能力。
生物醫藥技術和產業的健康發展,關鍵在于實現新藥研制,從仿制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創仿結合的戰略性轉軌。生物醫藥技術是高度依賴創新的技術,加速這一領域創新體系的形成和加速自主創新成果的產業化是當務之急。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的違法行為,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倡導創新文化,形成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新藥注冊特殊審批管理辦法》已于2009年1月正式頒布實施,鼓勵新藥注冊有條件特殊審批,為研發特設了綠色通道。為提高醫藥企業審批效率,依托升華拜克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機構,嘗試建立藥證審批綠色通道,建設國家藥物安全評價檢測中心、醫療器械檢定中心、標準物質研制中心等機構,提高德清生物醫藥企業科技轉化能力。
升華拜克公司主要產品通過了美國FD A、EPA及歐盟COS認證,產品銷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擁有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逐步形成了以生物化工產品為主導,以生物高科技、支農產品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同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生物獸藥硫酸粘桿菌生產企業,銷售量占世界的60%以上,阿維菌素系列產品銷量占全國的40%。“BIOK”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升華拜克”被認定為“浙江省知名商號”,“BIOK”品牌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其母公司升華集團入圍2011年民營企業500強名單,名列第192位。
與傳統產業相比,生物制藥產業具有高投入、高技術、長周期、高風險以及高收益等特點。生物制藥的開發周期一般需要8-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國外研發一個新藥的平均費用在1-3億美元,且其成功率僅為5%左右。原料藥出口的企業需通過美國FD A認證或歐盟COS認證等,隨著歐美藥品監管當局對藥品質量監管的加強,生產企業在技術、設備、人才、環保等方面的壓力將越來越大。
針對生物醫藥企業產品研發周期長、資金需求大、風險高的特點和該行業的國際環境,德清可以嘗試引進風險投資基金,完善資本運作體系,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區的帶動作用,實現與周邊地區的良性互動。北京市、上海市均不斷加強對政府性投資、風險投資的整合力度。2009年,生物醫藥行業在上海創業投資涉及的行業分布中已經占據最大比例,達到近20%。此外,最近幾年約70%以上生物醫藥領域的國際風險投資均投向這兩個城市的企業,如上海的諾康生物、諾凡麥醫藥、凱晟生物、華大天源,北京的科美東雅、坤奧基醫藥等。
加大對生物醫藥人才引進和培養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鼓勵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激勵機制。重點支持專家、學者和技術人員帶項目、資金、技術來湖投資創業。大力實施南太湖精英計劃,對領軍人才在科研啟動經費、研發用房、住房和融資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在企業所得稅前準予全額扣除。
政府部門牽頭,建立生物醫藥產業專家服務團隊,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和技術網絡優勢,指導和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研發中心、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加強政府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共性技術合作攻關。
提高服務水平,優化發展環境
繼續扎實做好“進村入企”大走訪活動,深入開展“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的雙服務工作,努力營造有利于工業創強、科學發展的良好環境。優化行政審批服務,減少審批環節,減輕涉企收費,提高服務效率。健全領導聯系服務企業長效機制,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提高服務水平。健全良好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健全信用體系。
做大做強德清生物醫藥產業是一個系統工程,下一步德清將以國家火炬計劃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為契機,以生物醫藥藥品、生物農(獸)藥、醫藥中間體和醫藥相關產品等為發展重點,以浙江升華拜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佐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拓普藥業有限公司、浙江歐詩漫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為培育重點,通過產業招商、項目建設、科技投入,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要加強科學規劃,堅持合理布局,適度集中發展,注重環境保護,推進節能減排,力爭在“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以武康鎮為主的醫藥生產基地,以鐘管鎮、乾元鎮為主的農(獸)藥生產基地,通過龍頭企業和優勢產品的培育發展,帶動中小企業良性互動,形成不同層次、相互關聯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提升產業整體規模及技術水平。落實國家省市產業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做好我國新版G M P認證和國際認證的銜接,積極對接國家重大專項,以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為核心,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撐和引領作用的關鍵技術,實現重點領域跨越發展。
德清縣發展改革和經濟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