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啟添
(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 佛山 528231)
中職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現狀調查與分析
邱啟添
(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 佛山 528231)
通過對部分中職學校教師的隨機抽樣,調查了中職教師對參與學校管理的意愿及態度、參與管理的內容、參與途徑、存在的障礙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內容。文章試圖通過對中職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現狀的調查與分析,探討了中職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動力障礙與途徑。
中職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現狀調查;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中職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現實情況,筆者主要采用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部分中職學校的教師隨機抽樣進行調查。本次主要對廣東省貿易職業技術學校、廣東省林業職業技術學校、廣州市旅游職業學校和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部分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主要調查了中職教師對參與學校管理的意愿及態度、參與管理的內容、參與途徑、存在的障礙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項目內容。調查共發放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28份,有效回收率91%。筆者試圖通過對中職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現狀的調查與分析,探討中職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動力,激勵教師真正能發揮主人翁的精神,積極參與學校管理。
一是性別情況。在調查樣本中,男教師為44人,占調查樣本人數的34%;女教師為84人,占調查樣本人數的66%。
二是年齡構成。在本調查所選擇的樣本中,樣本的年齡主要集中在22~35歲和36~50歲這兩個年齡段,這兩個年齡段的教師占到了被調查對象的90%以上。具體情況是,年齡在22~35歲的教師為82人,占調查樣本數的64%;年齡在36~50歲的教師為38人,占調查人數的30%;年齡在51~60歲的教師為8人,占6%。
三是學歷結構。本次調查樣本學歷構成如下:大專學歷教師占到樣本總數的6%,本科學歷占到調查樣本的79%,研究生學歷的占到調查樣本的15%。
四是職務分布情況。在本次調查抽取的樣本中,79%的教師沒有擔任任何職務,為專任教師,9%的教師擔任科組長職務,12%擔任科長職務。
五是教齡結構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調查樣本的教齡結構情況示意圖
六是調查樣本的編制(來源)情況。在本次調查抽取的調查樣本中,絕大多數是在編教師,有86人,占67%,外聘教師(非正式編制)42人,占33%。
七是調查樣本學校的在校生規模。如圖2所示。
調查顯示,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意愿趨于“常態化”與“中間化”,有部分教師表現出消極參與態度。調查結果見表1和表2。
圖2 調查樣本的學校規模(在校生規模)示意圖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69%的教師選擇“愿意參與”,19%的教師選擇“非常愿意”參與,可見大部分教師還是認同參與學校管理的。同時,有12%的教師選擇“不愿意”參與。在對待參與管理的態度上,主動參與者50人,占39%;被動參與者64人,占50%;不愿參與者14人,占11%。一般來講,教師表達參與的意愿容易理解,而有超過一成的教師對參與管理表現出的消極態度,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表1 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意愿情況表
表2 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態度情況表
在訪談中,筆者也遇到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某女性教師,有5年以上、未滿15年教齡。當筆者問及對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看法時,該教師毫不遲疑地回答:“我認為對于學校管理,教師應當適當地參與,學校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嘛。”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但如果每個教師都能主動參與學校管理,相信學校很多事情都容易解決,在參與過程中,教師既搞好了關系,又鍛煉了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另一女性教師,20年教齡。當面對筆者同樣的問題時,該教師是這樣回答的:“我不是專業科長,又不是專業帶頭人或教研組長,只是一名普通教師,我覺得能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就算好了,至于學校其他的招生、就業、學生管理,學校不是有專門的部門在管嗎?再說了,做多錯多,有時候,領導還不一定喜歡你這樣的好管分子呢。”
這兩位女教師分別代表了教師參與的兩種態度,尤其是后一種態度,盡管他們消極參與的原因各異,卻反映了部分教師參與決策水平的低下,以至影響了很多教師的參與信心。
我們認為,教師參與并不意味著人人參與或事事參與,教師參與存在范圍和程度的差別。教師究竟希望參與什么樣的管理事務?調查發現,首先,教師實際參與事務比較多是學生管理(占62%),其次是教學管理(占 46%),再次是行政管理(占25%),最后是人事管理(占12%)。這主要原因是現在中職學生主要以初中生源為主,普遍年齡偏小、基礎較差、能力較低,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而教師直接與學生接觸的機會較多,因而教師除了要準備好上課事宜,更多地會參與到學生管理中去,以便能讓學生“既來之,則安之”,減少流失。至于行政后勤、人事管理和其他事務,教師都表現出一定的關心或表達一下自己的意見而已。
調查顯示,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現有途徑主要還是所在科室(占74%);其次才是教代會(占52%)、專題座談會(占26%)、相關委員會(占10%)和其他途徑(占8%)。多數選擇相關科室的原因,在于現在很多中職學校實行專業科室管理制度,將教師和學生班級按專業性質劃歸相關科室管理,由專業科直接管理本科室的教師和學生,教師自然主要通過所在科室參與有關的管理活動了。
通過訪談得知,部分教師對教代會權限和作用的認識還比較模糊,認為學校重大事務的決策權并不掌握在教代會,而是掌握在學校行政領導手中。因此,將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寄希望于教代會是不太現實的。談及工會時,有教師認為:“工會組織本應該是我們群眾的組織,但事實上成為了領導的組織”。“工會主席也是由校長任命的,當然擺脫不了上級的影響,它既無自主性,也無決策權”。有人開玩笑說,工會現在已經是后勤福利性組織,例如,組織旅游參觀、教師生活會之類的活動。在訪談中,一位教師是這樣說的:“什么教代會,完全是擺設,一年記不得開過幾次會,工會還組織教工去旅游呢!”當問到一位中年教師關于教代會應起的民主管理和監督作用時,這位教師驚奇地說:“監督?沒聽說過。怎么監督?難道要推翻校長的決定嗎?他不開會你怎起代表作用?”教師的其他反映還有:“教代會只是形式上審議校長工作報告”、“教代會不能代表教師”、“教代會教師代表提了意見還是不見有討論和處理執行,提了也是白提”等等。這說明教代會、工會等學校有關組織機構的地位和作用還不能夠為廣大教師所理解、熟悉和認同。
可見,教師參與管理的途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形式單一,效果不好。在現有校長負責制的管理體制下,這些組織發揮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管理者的意識。因此,必須完善現有的教師參與管理途徑,同時,探索新的參與途徑,做到教師參與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和常態化。
教師參與學校管理不能有效實施,是因為實際存在著許多障礙。本調查顯示,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可能障礙依次為:缺乏參與時間(占47%)和缺乏制度保障(占45%),選擇這兩項的人數比例相當,都接近五成;“教師缺乏參與的水平與技能”占25%;“擔心領導不高興,打擊報復,缺乏民主參與的組織氛圍”占17%;認為“參與學校的管理決策對自己沒有直接好處”的占9%。可見在目前,中職教師工作繁忙,缺乏參與時間和相應的制度保障,這兩種障礙是影響教師參與的主要原因。
中職教師負荷過重已成為當前中職學校應當重視和解決的迫切問題。這一問題解決與否將嚴重影響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積極性的發揮。如何構建教師參與的保障制度,是目前教師參與管理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而教師專業知識不足和管理技能缺乏,往往憑借經驗、威信、習慣等來對學校管理作出參與決策,這種做法將難以做出科學、合理、完善的專業性決策,或流于只做一些瑣碎的決策。
從被調查教師角度看,在學校領導方面,學校領導對教師參與表現出兩種態度,一種是非常歡迎,占47%;另一種是表面歡迎,事實上不歡迎,占45%。如果后一種再加上明顯不歡迎的8%,則為53%,超過了非常歡迎的程度。可見在教師眼里,學校管理上的民主還是名不副實的。教師還存在一種戒備心理,或是認為參與只是一種形式,或是害怕成為問題教師,遭到排擠,或是不想承擔責任,進而影響到參與管理的意愿和興趣。
為了更好地了解教師決定參與時的真實想法,筆者設置了一道考察家庭因素對教師參與學校管理決策的影響程度的題目。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家庭因素對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影響”調查結果表
筆者在訪談過程中遇到這樣一位教師,由于夫妻關系不和,經常吵架,該教師常感到郁郁寡歡。他在學校除了上課,還要兼班主任工作,學生無論大事小事都要找他,他更覺得心煩意亂,以致班上的事情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安排和處理。由于學生的意見很大,學校領導多次找他談話。但過后他依然控制不了情緒,班主任工作的任務也因此經常無法按時完成。面對筆者的訪談,他苦笑著說:“我也沒辦法啊,不知怎么的,一回到家我就覺得頭疼,盡管在學校可以強作歡顏,但真正工作起來實在是提不起勁頭。也難怪學生對我有意見,說我班主任工作做得沒別的班好。”
可見,決定某一事項需教師參與時,不能簡單地下達任務,而要綜合考慮教師的家庭因素,因人適時地提出工作要求,這樣才能更有效激發教師參與的熱情,提高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質量。
在調查中問及“您認為學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決策?”時,有62%的教師認為最重要的是學校要形成廣泛的民主氛圍,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有48%的教師認為要進行物質和精神獎勵;排在第三位的是,36%的教師認為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
總之,如何樹立民主參與的意識,構建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的保障機制,是目前教師參與學校管理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在訪談中,教師們還流露出以下顧慮,如在長期校長集權管理的模式下,教師們已經習慣于按部就班、照章辦事;缺乏行政管理知識與經驗。這些問題還有待今后研究并解決。教師參與學校的管理是大勢所趨,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與建立保障制度是學校民主管理的基礎。
[1]趙敏,江月孫.學校管理學新編[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春玲.對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深層次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0(5).
[3]董從勛.論教師參與學校管理[J].中國教師,2005(6).
[4]張愛珠.教師參與管理的制度設計[J].中小學管理,2005(7).
[5]徐翠華.中小學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現狀與對策[J].江蘇教育,2006(11).
G717
A
1672-5727(2012)08-0060-02
邱啟添(1972—),男,廣東陽春人,教育碩士,廣東省財經職業技術學校講師,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