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養峰
重型顱腦損傷占顱腦損傷13~21%,患者外傷后出現重型顱腦損傷往往病情危重、病情復雜多變、兇險等特點,患者病死率高和后遺癥嚴重等特點,在顱腦損傷幸存的患者中有相當大一部分生活無法自理,需要完全由家人照顧或者需要家人的協助才能進行日常生活起居,導致患者和患者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給患者的家庭及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1,2]。治療上,以開顱血腫清除或去骨瓣減壓手術等外科手術治療為主,但是,迄今為止,關于該病的治療,尚未形成統一的規范[3,4]。而患者預后不僅與術者精湛的技藝有關,還與術后治療和康復到位與否密切相關。術后治療重點是減輕腦水腫,改善腦血流,改善腦氧供。為此,學者們和神經外科醫師一直致力于探尋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為此,本研究筆者分別采用不同方案對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山東省濟寧市市中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住院治療的136例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患者進行治療,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神經外科住院治療的136例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本研究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術前均經顱腦CT或者MRI證實。②患者均兩位副主任以上醫師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GCS=3~8分)。③患者經開顱血腫清除或去骨瓣減壓手術治療。④患者從受傷到入院接受處理時間均短于2 h。⑤患者經過兩名以上副主任醫師評估患者需要進行顱腦手術。⑥患者年齡均>18歲且<65歲。⑦患者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夠與醫師進行有效溝通。⑧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②經過兩名以上副主任醫師評估患者不能耐受顱腦手術。②患者無顱腦手術指針。③患者存在言語交流障礙或者認知功能障礙,無法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④患者有高壓氧治療禁忌證。⑤患者為精神疾病患者,無完全行為能力。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年齡和受傷到入院接受處理時間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1.2 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手術均由同一組醫師完成。對照組患者行開顱血腫清除或去骨瓣減壓手術治療后均給予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測和低流量吸氧等臨床處理,病情危重需要行氣管切開的患者則在其術后4 d內行氣管切開,并給予吸痰、脫水、止血、護胃、預防感染、神經營養和補充能量等對癥支持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則在其術后5~9 d安排患者行高壓氧治療,采用煙臺冰輪高壓氧艙有限公司制造的醫用空氣加壓中型氧艙進行高壓氧治療,高壓氧治療操作程序具體如下:患者在進行高壓氧治療時,每次高壓氧治療均用20 min緩慢升壓至2ATA,如果患者已行氣管切開患者則緩慢升壓至2.5ATA,然后穩壓維持40 min,最后,再用20 min時間緩慢減壓直至患者高壓氧治療結束出艙,每日進行1次高壓氧治療,共治療28 d。
1.3 臨床療效評定標準[5]患者神志清楚,原有臨床癥狀消失,高級神經活動正常,生活能自理則認為治療痊愈;患者意識恢復,原有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療結束后,患者高級神經活動輕度到中度異常,且遺留部分運動或精神障礙則認為治療好轉;患者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改變,甚至臨床癥狀和特征進一步惡化則認為治療無效。本研究除治療無效情況外,其他治療療效情況均認為治療好轉,治療總好轉率=痊愈率+好轉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對各變量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年齡和受傷到入院接受處理時間等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性別構成、臨床療效和藥物不良反應等計數資料以絕對值及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在對照組68例患者中,24例患者治療痊愈,37例患者治療好轉,7例患者治療無效,治療總好轉率89.71%,而在觀察組68例患者中,16例患者治療痊愈,51例患者治療好轉,1例患者治療無效,治療總好轉率為98.53%,治療總好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

表2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均未見過敏性皮疹、過敏性休克、寒顫、呼吸急促、心慌、頭痛、頭昏、胸悶和胃腸不適等藥物不良反應,血尿常規、血糖血脂、電解質和肝腎功能等檢查也未見明顯異常,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各種意外傷明顯增加[1,2],而顱腦損傷是高致殘的創傷性疾病之一,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兇險、復雜多變和病死率高等特點,幸存者中很大一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學習、工作和生活質量明顯受到影響,給患者的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和精神負擔。而關于該病的治療尚未形成統一的治療規范,學者們和臨床醫師一直致力于探尋安全高效的術后治療與康復方法[3,4]。為此,本研究筆者采用不同的術后治療方案對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神經外科住院治療的136例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患者進行治療,結果發現:觀察組治療總好轉率(98.5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9.71%),治療總好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6,7]。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對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患者進行高壓氧治療能夠升高患者腦組織內的氧分壓,改善損傷腦組織血流和氧供,減小缺血腦組織的壞死,改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②對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患者進行高壓氧能夠降低顱腦損傷后神經炎性反應及基質金屬蛋白酶的表達,減少患者腦組織出現繼發性損害,盡可能保留患者的神經功能。③對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患者進行高壓氧能夠降低腦外傷后缺氧誘導因子及其靶基因,減少血腦屏障通透性而更好的保護患者的腦組織。④對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患者進行高壓氧治療氧濃度梯度改變能夠促進創傷灶內氧依賴性的膠原基質形成,促進微血管生成以達到改善患者腦組織缺血缺氧的目的。⑤對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患者進行高壓氧治療能夠改善微循環,加快清除體內的氧自由基,抑制神經細胞凋亡,增強腦組織抗氧化能力和增強損傷腦組織的可塑性。可見,高壓氧治療重型顱腦損傷臨床療效確切,安全可靠,不良反應少,值得進一步推廣。
[1]徐航.烏魯木齊市冬季嚴重腦外傷患者的急救及預后的回顧性病例對照分析.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0):2406-2408.
[2]張曉麗娜,衡新華,張小梅.云南省高海拔地區顱腦外傷預后分析. 現代預防醫學,2012,39(7):1770-1772.
[3]楊薛筠,江勇,梁開心,等.標準去大骨瓣減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分析.現代醫藥衛生,2012,28(10):1510-1511.
[4]戴巖.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救治重型顱腦損傷65例分析.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2):5443.
[5]張志宏,李克民,洪喜,等.高壓氧在重癥顱腦損傷的應用.中國實用醫藥,2011,6(3):34-35.
[6]吳洪財,盛曉,黑君華.早期高壓氧治療對顱腦損傷的臨床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3):394-395.
[7]劉康峰,肖華,趙曉勇,等.重型顱腦損傷開顱術后高壓氧治療的臨床研究.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1,13(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