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梅 金秋燕 李關音 楊書丹
編者按: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每一位教師不僅是教書者,而且是教育者。”雖然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體,但是科任教師也是班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科任教師只有積極參與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才能夠發揮班級管理的整體效能。北安市第三中學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討論會,在會議的交流互動環節,幾位老師就“科任教師如何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等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目前班級管理中存在這些現象:班主任起早貪晚管理班級,即便是科任老師的課堂,班主任也要一遍遍到班級外巡查。科任老師的課堂上某個學生搗亂,科任老師把犯錯誤的學生“扭送”到班主任那里就萬事大吉。班級有什么活動班主任忙前忙后,科任老師往往袖手旁觀。那么科任老師究竟該不該參與班級管理呢?
金秋燕:我認為科任老師應該積極參與班級管理。我主要從科任老師管理班級的必要性談談我的看法。
科任教師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執行者,教書與育人是統一的,不能把二者人為割裂開來。作為科任教師,不能認為自己的職責只是備課、講課,而諸如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價值觀、人生觀教育,乃至課堂紀律的好壞都是班主任的事。其實,科任教師同樣擔負著管理班級的重任。因為班主任、科任教師、學生三位一體,形成了一個班集體。班主任是這個集體的核心,是連接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科任教師以其優異的專業教學,良好的人格魅力等優勢成為班級建設的催化劑。一個學生,一個班級的健康成長,依賴于班級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科任教師關心和參與班級建設,并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對于良好班風、良好學風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科任教師教學實踐的每個環節上,在課內外的各項教學活動中,都會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思想品質、理想信念、情感意識等方面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科任教師絕不能置之不理,把它全拋給班主任,而應該及時地捕捉機會,對學生加以疏導,給予教育,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教師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打動學生。學生全面發展,真正落實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班主任精力有限,只靠個人的力量來完成對學生的全部教育任務是不可能的,因此科任教師參與班級管理和德育教育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主持人(王洪梅):科任教師作為教育的實施者,必然要同時擔負起教書和育人的雙重任務。正所謂“師者也,教之以事喻之諸德也”。所以說,“我的課堂我做主”,科任教師要管好自己課堂這“一畝三分地”是十分必要的。
●對于班級管理工作,科任教師責無旁貸,應主動、積極、熱情地參與,這已經成為公認的現實。然而,許多班主任往往也忽略了科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進一步導致了班級管理工作效能低下。班主任、科任教師各自為政,甚至互相推諉,給班級管理工作留下一個爛攤子。那么,科任教師怎樣處理與班主任的關系?
李關音:其實科任教師和班主任一樣,都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是班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因此,協調科任教師同班主任的關系十分必要。根據本人在多年教育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的實踐和總結,就科任教師如何處理與班主任的關系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科任教師應當尊重班主任的工作,和班主任團結協作,積極參謀,構建和諧班級。
首先,心懷寬容,與班主任建立統一戰線。科任老師要和班主任站在統一的戰線上,要肯定班主任的工作,不要唱反調。班主任在工作中難免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科任老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去包容他,特別不要在學生面前對班主任的過錯評頭論足,以致傷害班主任的自尊和損害他在學生面前的威信。如果班主任有過錯,科任老師應該善意地當面指出,把自己的觀點提出來給班主任參考。
其次,加強溝通,了解班級整體情況。科任教師要經常與班主任溝通,多和班主任進行交流,了解和熟悉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個性,了解班級整體狀況,獲取間接經驗,以便自己的各項教育工作更具針對性,同時及時向班主任提供信息,為班主任的班級工作提供決策的依據。科任教師也應該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和他們多溝通,以便更近地走進學生心理,從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眼光去觀察班級,去發現學生的動態,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及時跟班主任取得聯系。還應該重視和學生家長保持聯系,并深入細致地了解他們校外活動的真實情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正確地評價他們的各種品行,以便更好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最后,合理建議,提高班級管理效能。科任教師要在班級管理中積極出謀劃策,共同探討。既避免了班主任的“一言堂”,也發揮了科任教師在班級管理中的積極作用,更能優化班級管理模式。科任教師也要參與和指導班級活動,協助班主任開展班級主題活動,搞一些拓展與延伸的活動,力爭讓班主任的主題活動落到實處。
主持人:“人心齊,泰山移”,只有科任教師處理好與班主任的關系,與班主任緊密配合,做好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這樣科任教師和班主任形成班級管理的合力,班級的管理會更加到位。
●既然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形成,離不開班主任積極有效的管理,更離不開全體科任教師的配合,那么科任老師如何參與班級管理呢?
楊書丹:工作幾年來,我一直都擔任科任工作,嘗盡了科任工作的苦辣酸甜,也從中總結了一些與學生的相處之道,更獲得了一些科任教師管理班級的經驗,就此談談我管理班級的方法。
付出一顆真心,不帶半點假意。在科任教師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我發現老師若是不喜歡學生,學生也不會喜歡老師。反之,老師如是發自內心喜歡學生、關心學生,學生也會報之以同樣的喜歡,支持老師的工作。科任教師應當關心他所任教的每一個班級,真正獲得學生的信任。記得有一天下午,剛下過雨,班級里的一個“淘氣包”遲到了,看著他被淋得像只落湯雞,我不但沒有批評他,而是輕輕走到他身邊,幫他脫下濕漉漉的外衣,晾在一張布滿陽光的課桌上。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而已,卻觸動了他的心。以后,他在上我的課時,學習也比以前投入了。也有學生問我,人與人之間相互付出真心有用嗎?我反過來問他,我真心實意對待你們,難道沒用嗎?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參與班集體活動,不置之事外。科任教師要關心班級的集體活動、要有班主任的責任心,把自己當成班級的一分子,時時處處為班級著想,學生自然也會接納你。每次學部組織的大型活動,我始終和學生在一起,給他們鼓勵,為他們加油,讓他們感到老師的心和他們在一起。2010年學校的秋季運動會,由于班主任生病,我暫時代理班主任的工作,帶領學生參加運動會。在比賽過程中,我和他們一起奔跑在綠茵場上,給他們鼓勁,為他們吶喊,鼓舞他們的士氣,最終學生以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團體總分第二名、拔河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通過積極參與這次運動會,促進了我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加深了師生之間的感情。2011年市里舉辦的“母親節”征文比賽,我和學生一起寫征文,悉心為學生批改,當學生們捧著獎狀的時候,我們師生之間又多了一份默契與融洽。
一次新學期第一堂課,我把兩個班108位學生的名字各編成了一句詩,連同本學期必讀書目、本學期準備相關作業本、9月份周記內容安排,打印、剪裁,一條條整理好,裝進了信封。學生對我的印象加深了一層,從第一節課開始喜歡我這個語文老師了,增強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主持人:我們這幾位老師的發言,也給我們很多啟示,教師都是教學的管理者,參與班級管理,既可優化班級風氣,又可密切師生感情,促進課堂教學。科任教師投入班級管理中去,可以贏得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之外的很多收獲,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要求。要全面地培養現代新人,需要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我們的教育工作、教學工作、班級管理工作才會相得益彰。
當然,教育是一門不斷完善的藝術,就讓我們科任教師做教書育人的有心人,在不斷的學習、實踐與反思中找尋到管理班級的好方法。
E-mail:114153580@qq.com
編輯/岳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