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岳 沈洪寬 張亞娟
六味小黃丸的質量控制標準
宋岳 沈洪寬 張亞娟
目的建立六味小黃丸的質量標準。方法采用顯微鑒別法對牽牛子、大黃進行定性鑒別。采用TLC法對大黃、枳實進行了定性鑒別。結果TLC定性鑒別斑點清晰,專屬性強。結論本方法省時、快速、簡便、重現性好,可有效控制六味小黃丸的質量。
六味小黃丸;薄層色譜法;大黃;枳實
六味小黃丸為醫院研制的純中藥制劑,由牽牛子、大黃、枳實等六味中藥按一定的比例組成,具有消積化痰的療效。用于因停食、停水、停乳引起腹脹、便秘、痰盛等癥。臨床應用多年治療效果理想。筆者對本制劑進行了質量標準研究,報告如下。
瑞士GAMAG Linomat-5半自動點樣儀,Mettler Toledo pl403-ic電子天平;大黃酸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0757-9801),大黃對照藥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902-8903),枳實對照藥材(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936-9202)。樣品(醫院制劑批號分別為1001239 1001240 1001241),陰性樣品為醫院制劑室提供。實驗所用試劑為分析純,薄層硅膠G預制板(廠家:青島海洋化工廠分廠20101128)。
2.1 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有麻舌感。
2.2 顯微特征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種皮柵狀細胞,淡棕色或棕色,長48~80 μm(牽牛子)。偶見草酸鈣簇晶,直徑60~140 μm。(大黃)。同時按照原處方除去牽牛子、大黃制備陰性樣品,結果陰性樣均無干擾。
2.3 薄層色譜
2.3.1 大黃[1][2]取本品1丸,加甲醇20 ml,浸泡1 h,濾過。取濾液5 ml,蒸干,殘渣加水10 ml使溶解,再加鹽酸1 ml,加熱回流30 min,立即冷卻,用乙醚分2次振搖提取,每次2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三氯甲烷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0.1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大黃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4 μ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五個橙黃色熒光主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后,斑點變為紅色。同時按照原處方除去大黃制備陰性樣品,結果陰性樣無干擾。見圖1。
2.3.2 枳實[1][2]取本品4丸,剪碎,加硅藻土4 g,研勻,加甲醇40 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揮干,殘渣加甲醇5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取枳實對照藥材0.6 g,加甲醇10 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另取辛弗林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ⅥB),吸取供試品及對照藥材溶液各5ul,對照品溶液2 ul,分別點于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 10℃以下分層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0.5%茚三酮乙醇液,于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及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同時按照原處方除去枳實制備陰性樣品,結果陰性樣無干擾。見圖2。

圖11 對照品(大黃酸)2陰性樣3、5供試品4對照藥材(大黃)

圖21 陰性樣2、3供試品4對照藥材(枳實)5對照品(辛弗林)
2.4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中國藥典2010年版)
本制劑為純中藥醫院制劑,應用多年未有不良反應報道,成分復雜,經過反復試驗,摸索出處方中主要成分大黃、枳實兩味中藥的薄層色譜鑒定方法。該鑒別專屬性強,操做簡便,重現性好,符合醫院實際情況,陰性對照無干擾,可以有效控制六味小黃丸的質量。另外,也對處方中牽牛子進行了薄層定性鑒別研究,但其陰性對照有干擾,試驗無專屬性,所以沒有納入本文。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22:230.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材薄層色譜彩色圖集.人民衛生出版社,47:544.
154007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藥品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