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茂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高職護理專業解剖組胚學課程項目化改革初探
蘇培茂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山東 聊城 252000)
高職護理;解剖組胚學;項目化改革
為了能盡快適應新形勢,轉變教學觀念,改革解剖學教學方法,全面提高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滿足社會對護理專業人才的需要,筆者進行了解剖組胚學課程項目化教學方面的探索。
解剖組胚學這門課程是按照教材的章節進行講授的,理論較多、實踐較少、教學目標不明確、講授內容繁多,沒有針對性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為此筆者對教學內容做了有針對性的刪減,結合護理專業,適當增加護理方面的知識,同時利用多媒體講解、模型、標本觀察等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但學生仍然感覺學習很盲目,對學習解剖組胚學的意義不明確。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又從課程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手段、考核方案等方面進行理論探索,結合護理考試大綱、護理專業設置的臨床課程,對課程內容進行優化組合,將組織學內容融入到系統解剖學之中,刪除臨床護理課程涉及不到的內容;采用結合案例的形式講授重要結構的臨床意義,從而與護理臨床課程進行很好地銜接和呼應,并采用形成性考核督促學生學習;制訂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經過上述實踐性探索,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也發現學生不知如何將所學到的解剖學知識運用到臨床課程的學習中,也難以支撐其護理操作技術的實施。
2.1 護理專業崗位分析
學生通過兩年在校系統知識學習和第三年頂崗實習掌握了護理專業必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各級各類醫院、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療養院、康復機構、職業病防治機構、學校保健科、老年公寓等從事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及護理管理工作。因此,課程改革要滿足工作崗位的需要,要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2.2 課程目標的確立
筆者通過對護理專業的崗位分析,進行課程目標的提煉,明確五大能力目標,分別為:(1)能在活體上對體表標志準確定位;(2)能在活體上找到常用淺靜脈穿刺的位置;(3)能在活體上觸摸到主要動脈的波動并能模擬指壓止血位置和方法;(4)能利用解剖組胚學知識對某些相關疾病的發生做出合理解釋;(5)能利用解剖結構完成護理技能操作的某些環節。
2.3 課程內容的選取
筆者對教學內容的選擇主要依據“1+1+1”模式,即基本需要模塊: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構建一套正常人體結構基本知識體系,滿足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解剖學理論需要;能力延展模塊:能使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做好一些社區衛生科普宣傳活動,參加一些科普類主題講座和知識競賽等社會活動;專業技能模塊:體現解剖學為護理專業的服務功能,結合臨床常用護理操作技術,如皮內、皮下、肌肉注射、靜脈穿刺術、導尿術、灌腸術、洗胃術等操作,提供與本課程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2.4 課程設計理念和思路
筆者通過不斷學習領會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理念和指導思想,轉變課程建設觀念,加強課程內涵建設,突出教學過程的職業性、實踐性與開放性,內容的實用性、夠用性;從偏重理論轉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傳統學科式教學轉向與專業需求密切結合,從重知識考試、學科標準轉向重實踐技能、重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雙證”融合。作為醫學重要的基礎課程一定要體現出對后續臨床課程的服務功能,滿足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2.5 課程內容的項目設計
課程內容選取之后的重點放在課程項目的設計上,基本原則是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工作過程相融合,將學習過程演化為工作過程。具體設計見表1。
為保證學生知識學習的系統性,筆者還設計了一些綜合性 項目,其目的是增強學生對解剖結構的全面認識,并能將解剖 學知識應用到臨床課程的學習及今后的工作中,具體設計見表2。
2.6 教學方法與手段
筆者采取多媒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模型上位置定位、 形態辨認到標本位置確定、形態辨認,再到活體定位、護理應用 的教學模式。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綜合、由低級到高級 的認知規律來組織教學。
課程項目化改造過程中筆者也遇到很多問題,但在學院各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參與課程改革的每位專職教師定期參與課改討論、點評,輪流對自己的課程設計進行說課,由大家進行討論點評,取長補短。經過多次說課—點評—討論—交流,不斷解決我們在課改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使課改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解剖組胚學是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也是其他基礎課程、后期臨床護理專業課程以及學生再學習、終身學習的基礎。在課程改革前理論知識較多,展現不出學生學習解剖組剖學之后應具備的職業能力,而且對于沒有醫學基礎的大一新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乏味、吃力。通過對課程項目化教學設計的改革,使學生從工作過程的角度來學習解剖組胚學,在學習過程中帶著任務,每當成功完成一項任務時,學生就會倍感驕傲、自豪,這樣做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解剖組胚學的積極性。同時學生也能把解剖組胚學知識作為學習其他臨床課程的工具,解決一些與臨床相關的問題。學生在學習護理技術操作時,操作定位就會很準確,為后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G423.07
B
1671-1246(2012)16-0121-02

表1 課程項目設計

表2 綜合性項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