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秀梅,董 博,鄭方遒,鐘曉鳳
APIE導引模式在護理本科生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卜秀梅,董 博,鄭方遒,鐘曉鳳
[目的]探討APIE導引模式在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應用及意義。[方法]在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將2007級護生200人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教育模式,實驗組在APIE導引模式下改進教學組織形式、編寫實踐課系列教材,制定教學大綱、考核方法及標準等,教學過程結束后,通過發放自制評價問卷,調查兩組《內科護理學》考核成績、學生自評、教師聽課評價、用人單位反饋方面的情況。[結果]兩組護理本科生《內科護理學》考核成績、學生自評教學質量、教師同行評價、用人單位反饋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APIE導引模式在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體現《內科護理學》整體護理觀,優化整合教學資源,重塑護生人文關懷理念,從根本意義上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護生護理核心勝任力。
護理程序;內科護理;教學;護理核心勝任力
《內科護理學》是臨床各科護理學的基礎,是護理專業核心能力課程,其實踐教學作為專科護理技能培養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式,顯得尤為關鍵[1]。大多學者認為,《內科護理學》建設應始終貫穿整體護理觀,強調“突出護理,注重整體,加強保健,強調應用”[2]。然而,目前《內科護理學》實踐課既無統一的教學大綱,又無專門的教材,且授課形式單一,加之近年各大醫學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以上導致臨床見習流于形式,使實踐課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本研究自2008年3月—2011年3月在《內科護理學》課程建設基礎上,將評估-計劃-實施-評價(assessmentplan-implementation-evaluation,APIE)導引模式運用于護理本科生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取得一定成效。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07級護理本科生200人,其中男10人,女190人,年齡19歲~23歲,平均21.2歲,均為我校本科專業統招生,學制4年,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00人,兩組年齡、性別、綜合測評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實驗組實踐課教學則采用APIE導引模式。
1.2.1.1 準備階段 ①教學研討。召集相關教師進行課程改革專題研討,明確研究目的、方案,請校內專家論證APIE導引法應用的可行性。組織教師學習APIE護理程序知識,討論具體應用及實施流程。以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內科護理學》第4版為基礎,按APIE步驟編寫統一的實踐課教材、教學大綱、授課教案、操作流程及考核標準。②集體備課。兩組教師、授課內容、學時均一致;教師進行統一培訓,避免多人施教手法不一。模擬病房實訓和醫院臨床見習學時比例1∶1。實訓項目12項,包括呼吸機使用、腰椎穿刺護理、胰島素皮下注射等各專科護理知識。同時,教師團隊編寫典型病例,要求學生對其實施系統化整體護理,涉及知識、態度、技能3個領域,必要時參與角色扮演,上述操作項目均融入其中。③教師準備。承擔本課的教師均具有良好溝通能力和臨床專科護理經驗,且接受臨床護理教學理論和帶教方法的培訓:即如何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培養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等。④學生準備。教師課前給予各組不同病例。學生5人或6人為一組,課前認真復習并查閱有關文獻,就本組病例進行評估、制訂計劃及護理措施,提出質疑。
1.2.1.2 實施階段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流程為相關理論知識點回顧、技能操作演示、多媒體影音課件或電子化標準模擬人應用、分小組互相練習、抽取2組~4組回示、評論總結。實驗組在APIE導引模式下組織實踐教學內容。具體安排如下:①實訓教學就臨床操作技能,進行重點講解和分組演練。包括示教、看錄像、具體操作、病例角色扮演、典型病例課上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匯報。教師先講解本課目的和內容,再按APIE 4步護理程序,利用學生或教師扮演的病人模擬真實場景,演示所有操作。學生按APIE 4步完成“護士”與“病人”角色互換的實踐項目操作。教師隨時解決學生提出的或存在的問題。抽取2組演示,教師和其他學生指出優缺點,評論總結。②臨床教學就各病房常見病種,增加感性認識。教師采用APIE 4步護理程序引導學生全面收集資料、分析質疑,小組討論,各小組提出護理診斷及措施,教師肯定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課后小組以書面形式交教師審核。
1.2.2 評價方法 除比較兩組護生《內科護理學》理論與實踐考核成績外,鑒于目前國內外各大院校專業認證評估標準強調課程評價應有廣泛利益方參與[3],研究小組自制調查問卷3份:①教師同行教學質量評價;②學生自評教學質量;③護生臨床實習單位評價跟蹤調查,比較兩組護生情況。調查伊始選定5位護理教育專家進行量表內容效度測定分別為0.78、0.80、0.98,并調查研究對象15人做預實驗,2周重測信度分別為0.8 0、0.86、0.85。《內科護理學》考核成績包括理論測試和技能考核兩部分。理論測試采用同一套試題兩組同步進行,試題分別體現教育目標的3個層次,即識記、理解、運用,分別占25%、50%、25%。技能考核開始前教師將12項技能考核項目精心設計融入不同的病例中,并于考前統一講解考試規程,按APIE 4步護理程序進行,以百分制(評估10分、計劃20分,實施50分,評價20分,共100分)計入期末實驗成績。考生隨機從中抽考2項,取平均分。
1.2.3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輸入SPSS13.0軟件包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生《內科護理學》考核成績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內科護理學》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生《內科護理學》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人數 理論測試總分理解、運用技能考核總分評估、計劃、評價實施對照組100 68.7±8.1 43.8±7.8 70.6±12.0 32.3±7.2 39.3±6.1實驗組100 80.5±9.5 57.6±6.4 84.6±10.2 40.6±4.3 46.4±5.6 t值-9.452-13.678-8.889-9.897-8.574 P<0.001<0.001<0.001<0.001<0.001
研究表明,實驗組技能考核總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技能考核中的評估、計劃、評價成績能夠體現護理人文素質、溝通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兩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技能考核中的實施成績能夠體現操作技能水平,兩組得分比較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實驗組理論測試總成績高于對照組,其中理解和運用層次的試題能夠體現護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兩組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該教學模式能正性干擾學習效果,潛移默化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其成績。
2.2 兩組護生內科護理實踐教學評價比較 實踐教學結束后,向學生發放“內科護理實踐教學護生評價調查表”200份,回收率100%。結果見表2。

表2 護生對內科護理學實踐教學的評價人
2.3 教師聽課反饋情況比較 抽取內科護理學實踐課的教師聽課記錄60人次,每組30人次,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教師聽課反饋情況比較人次
2.4 兩組護生臨床實習跟蹤調查情況比較 對兩組護生跟蹤調查,在臨床實踐滿8個月時,向其所在實習單位發放“醫生和指導教師對護生工作滿意度調查表”200份,每組100份,有效回收率100%,探討該教學模式影響護生職業素質的可持續性。見表4。

表4 醫生和指導教師對護生工作滿意度評價人
3.1 APIE導引模式運用于內科護理實踐教學體現整體護理觀 本研究結果表明,按照護理程序完成教學任務,為教師提供了結構化、系統化教學管理模式。這是因為APIE 4步護理程序是一種體現整體護理觀的臨床思維和工作方法,它通過評估學生學習進展幫助臨床教師向學生做出指導、委派、指示、幫助和評價[4],即熟悉呼吸、循環、消化等各系統疾病的臨床特點,并借此分析,提出護理診斷,對病人進行護理并促其康復。近年臨床實踐中廣泛推行了“整體護理”,促進護理工作迅速走上了整體化、系統化、科學化的軌道[1]。本科護生培養目標是使護生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核心進行整體護理,為此就必須在課程體系、教材結構、教學內容上都反映出整體護理的思想[5]。筆者及同仁將APIE導引模式應用于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在該課程設計時關注病人在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對健康問題的反應和需求,從編寫實踐課系列教材、制定教學大綱,到制定考核方法及標準,始終貫穿整體護理觀這一護理理念,精心設計教學流程,各部分互為關聯,邏輯性強而使課堂充實有序,旨在“突出護理,注重整體,加強保健,強調應用”[2]。
3.2 APIE導引模式運用于實踐教學重塑護生人文關懷理念本研究結果表明,該模式運用于內科護理實踐教學,有助于重塑護生人文關懷理念。這是因為護理服務的對象是“整體的人”,涉及人的生、老、病、死不同階段及醫院社區等不同場所,護理過程滲透著各種人文因素,護理心理、倫理、美學、禮儀等隱性課程在培養護生同理心、愛傷觀念等內在品質方面起很大作用,但不能單靠顯性的課堂教學習得,而成功的學習方法和能力是在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下鍛煉出來的[6]。實訓模擬場景及角色互換,教師身著潔白護士服、舉止優雅、溝通暢達、操作嫻熟、動作輕穩、微笑服務等護理職業素養展現在學生面前,多渠道激發其情感;護生亦“身臨其境”,按APIE 4步有序完成角色互換,如摩擦雙手或聽診器后查體、不用醫學術語、儀表端莊、關愛服務對象等,這些滲透在細節中的人文關懷理念通過APIE導引模式得以外顯,并通過多次演練再現,內化為護生穩定的職業品質。這進一步說明APIE導引模式將蘊涵在實踐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內部因素外顯,極大地彰顯了隱性課程的育人功能。本研究中的用人單位評價結果也表明并預示著這種內化的職業情感教育將持久影響護生未來的護理職業生涯。
3.3 APIE導引模式運用于內科護理教學實踐提升護理核心勝任力 護理核心勝任力是護理人員所具備的能夠勝任護理工作崗位需要的知識、技能、能力和特質,包括專業和倫理實踐能力、評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護理活動的管理能力和增加病人保健能力的能力[7]。其中評判性思維能力是個體在復雜情境中能靈活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對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選擇、識別假設、在反思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從而做出合理判斷和正確取舍的高級思維方法形式,是體現專業職能和護士自主工作的基礎[8]。本研究中,在課程考核成績、學生自評、用人單位評價上,實驗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表明該模式的運用可有效提升護理核心勝任力。這是因為本研究優化整合“問題為中心”“案例引導”“角色扮演”等多種互動式教學法,將書本知識緊密聯系臨床實際,以問題為中心開展教學,完成相應的書面作業,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臨床護理思維。這與國內外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如周麗萍等[9-11]認為“以病例作為問題情境創設思維場”的啟發性教學方法是一種生動直觀的教學形式,可培養學生臨床護理思維,提高學習知識、策略和技能。研究中也發現單一臨床見習僅滿足于感性認識,單一仿真模擬耗資巨大且無臨床個體差異,二者均有缺陷[12-14]。在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運用APIE導引模式,一方面強化課堂理論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與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師團隊通過查漏補缺,加工臨床典型病例,編寫實踐課教材、教學大綱、考核方法及標準,亦是一教學相長的過程。
綜上所述,APIE導引模式在內科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體現《內科護理學》整體護理觀思想,優化整合時間、空間、人力、物力、財力等教學資源,利于教學組織和管理,有助于重塑護生人文關懷理念,從根本意義上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護生護理核心勝任力。誠然,囿于研究時限,在評價標準上跟蹤增加護生未來5年或長期的職業生涯規劃以及各用人單位評價反饋情況,則更能說明其成效,這是今后筆者及同仁在護理專業認證評估指標體系建立及課程建設評價工作中的重點。
[1]尤黎明.內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8.
[2]侯曉靜,朱丹,喬莉.臨床護理教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探索性研究[J].護理研究,2006,20(1A):79.
[3]尹自芳,姜安麗.美國護理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及其對我國護理教育的啟示[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6):82-83.
[4]Katherason S,Nahas V.The nursing process as a model for clinical supervision[J].Nurse Educator,1998,23(5):41-50.
[5]Dunn SV,Hansford B.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perceptions of their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J].J Adv Nurs,1997,26(6):1299.
[6]趙戎蓉,吳瑛.護理核心勝任力本位教育的研究與實踐[J].護理教育,2008,43(3):247-249.
[7]徐月娥,鐘偉娥,曹玉可,等.專業護士核心能力訓練在手術室新畢業護士培訓中的運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6):69-73.
[8]周麗萍,徐冬梅,張月.案例情景演示教學法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5,18(2):308.
[9]呂一婷.內科護理教學中的臨床思維訓練[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9(10):113-115.
[10]程翠年.情景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6,21(12):48-49.
[11]薛曉燕,郭晉.多媒體病例教學法在胸部損傷病人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全科護理,2010,8(11B):2996-2997.
[12]唐麗,李抗.循序漸進的案例教學法在《健康評估》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1,9(5A):1129-1130.
[13]倪國華.護理仿真實驗教學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07,22(7):17-18.
[14]王萬玲,江智霞,郁艷艷.綜合性實驗教學法在《急危重癥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9):87-88.
Application of APIE-guiding model in medical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for nursing undergraduates
Bu Xiumei,Dong Bo,Zheng Fangqiu,et al
(Nursing College of Liao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Liaoning 110032 China)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10.039
1009-6493(2012)4A-0937-04
卜秀梅,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單位:110032,遼寧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董博、鄭方遒、鐘曉鳳單位:110032,遼寧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
2011-06-07;
2012-03-15)
(本文編輯孫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