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建
急性胰腺炎并發感染的過程中是患者病癥轉變的一個主要方面,在臨床病癥確診當中,患者的病情又輕度發展成為重癥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并發感染,這種情況會造成患者的嚴重并發癥,在臨床上出現頻發,甚至出現死亡病例。在研究當中,分析患者并發感染的準確檢查方法,可以對患者的病情做到有效的觀察和控制,達到進一步治療的目的。本次研究使用PCT檢測研究其臨床診斷的效果,詳細的報道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當中整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并發感染患者29例,沒有并發感染的患者22例,共計51例,患者中男34例,女17例,患者的年齡在21~72歲之間,患者均通過臨床病理學檢查,所有患者均為急性胰腺炎癥狀。
1.2 臨床診斷 在本次研究當中,并發感染SAP患者在上腹部出現腹膜刺激征,患者的體溫較高,均在38℃以上,通過臨床檢測,患者的白細胞數量大于20×109/L,使用CT檢查當中,可以明顯的看到患者的胰腺周圍組織出現壞死情況,且具有不規則的氣泡,通過病原學檢查,患者的細菌培養呈現陽性。
1.3 檢測方法 在研究當中對兩組患者均進行PCT動態檢測,記錄患者的指標變化情況,體征(主要以體溫為主)變化,同時抽取患者3 ml靜脈血,進行血清、血漿檢測,完成之后對患者的各項情況進行比較分析,觀察兩組患者的差異性。
1.4 統計學方法 在本次研究當中,數據表示以均數±標準差(±s)進行表示,患者的所有數據統一使用SPSS 13.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患者在檢測過程中,兩組患者的體溫、血清CRP水平、WBC計數及APACHE-Ⅱ評分等情況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而患者的PCT比較當中,具有顯著的差異,P<0.01。在臨床表現方面,使用PCT動態檢測患者的各項指標情況明顯的反應出患者的實時情況,在患者其他體征等變化差異不大的情況,感染患者的PCT數值較高,研究具有特異性。兩組患者的詳細比較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監測指標的比較
SAP臨床以急性上腹痛、惡心、嘔吐、發熱和血胰酶增高等為特點,在治療中患者的病變程度具有不同的差異,輕度患者的胰腺水腫情況可以通過治療治療達到有效的治療效果,而情況較為嚴重的患者往往會出現出血壞死,周圍組織壞死病激發感染等情況,一旦患者出現感染癥狀,繼續發展很容易出現腹膜炎及休克等并發癥,造成患者的健康受到巨大的威脅[1]。患者的感染情況是主要的并發癥之一,在臨床當中感染也是患者病癥發展的主要方面,通過對患者感染情況的觀察,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病癥進行診斷和治療[2]。SAP感染的患者與非感染患者的臨床體征等情況差異不大,在臨床上普通的檢測方法對患者的病癥發展情況不能做到有效的檢測和確診,進而早臨床上容易出現多器官衰竭及死亡[3]。在臨床檢查的過程中,APACHEⅡ評分是患者病癥檢查當中的常用指標,在臨床上可以通過這個評分進行病癥程度的判定,但近年來臨床醫學發現,在感染并存患者的發生過程中,其數據指標情況差異不大。
本次研究過程中患者均使用動態PCT檢測,同時對患者進行體征、血清、血漿的檢測,結果在患者的指標數據當中,只有PCT的檢測數據差異明顯,P<0.01,具有統計學差異,而患者的其他指標情況差異不大,感染組與非感染組患者的癥狀相似。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本次研究當中的PCT檢測可以有效的對患者的癥狀進行觀察和檢測,了解患者的病程。
SAP并存感染的過程中,PCT檢測當中可以對患者體內的氨基酸成分、分子量糖蛋白進行實時掌握和了解,而這兩個方面的數據情況都較為穩定,在臨床上的半衰期在1 d左右,而患者如果出現感染癥狀,那么其甲狀腺C細胞的產生情況、外周血水平等都較高,在這個時候,可以明顯的對患者的癥狀進行確診[4]。感染炎癥等患者的額PCT濃度會不斷的升高,造成與非感染患者的差異性,這種臨床檢查的方法效果非常顯著。通過本次臨床研究,感染組患者的PCT濃度水平明顯高于非感染組的患者,通過這個情況可以有效的對患者診斷其感染與否,進而為臨床控制患者的病癥發展及治療提供有力的幫助,在臨床SAP并存感染的診斷當中效果明顯,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使用。
[1]姚潔.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鈣素原測定的臨床意義.重慶醫學,2008,37(21):2468-2469.
[2]石玉玲.血清降鈣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診斷與應用.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44-46.
[3]朱颯颯.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并發感染鑒別診斷中的價值研究. 人民軍醫,2007,50(8):483-484.
[4]詹勇強.降鈣素原在早期預測和鑒別重癥急性胰腺炎并胰周感染中的作用.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9,8(4):25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