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赟 盧愛華 劉惠玉 賴小玲
壓瘡(pressare sores)或壓力性潰瘍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組織持續缺血、缺氧,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1]。壓瘡在醫院的發生率高,尤其是老年人或長期住ICU患者發生率甚至高達10% ~25%[2],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大量消耗醫藥護理費用,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延長疾病康復的時間,嚴重時還會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而危及生命。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內外對壓瘡的防治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從全球范圍來看,壓瘡的發病率并沒有下降的趨勢。因此,在臨床護理實踐中如何解決患者的壓瘡問題是一個長期困擾護理人員的難題。雙料喉風散是我市的知名品牌產品,茶籽油亦是我市的特色綠色產品,雙料喉風散與茶籽油調和使用,具有消炎、止痛、生肌的藥效。筆者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采用雙料喉風散茶籽油治療Ⅱ期壓瘡患者,效果滿意,現總結如下。
選擇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間入院的80例Ⅱ期壓瘡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年齡(58±12)歲,男30例,女10例;對照組:年齡(56±13)歲,男28例,女12例;其中老年癡呆3例,腦梗死35例,股骨頸骨折4例,截癱5例,顱腦損傷30例,其他3例。壓瘡發生部位:骶尾部52處,背部14處,髖部10處、外踝3處、足跟部5處,其他部位2處。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意識狀態、活動情況、全身營養和壓瘡部位及大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意義,具有可比性。
2.1 藥物配制 雙料喉風散為梅州市嘉應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每瓶2.2 g,市售茶籽油20 ml。使用前將雙料喉風散1支(2.2 g)加入煮沸的20 ml茶籽油中,充分混合配成11%的油劑,冷卻后置于消毒玻璃瓶中備用。
2.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全身治療護理(如積極治療原發病,加強翻身,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改善全身營養狀況)相同。治療組采用雙料喉風散茶籽油治療瘡面。1∶5000呋喃西林溶液清洗瘡面,有水泡形成者可在無菌技術操作下,剪開水泡,周圍皮膚用0.05%的碘伏常規消毒,或用注射器抽出水泡液體,再用雙料喉風散茶籽油外涂破損皮膚,與瘡面充分接觸,用消毒敷料覆蓋包扎,每天換藥2次。
對照組參照《基礎護理學》中Ⅱ期壓瘡常規方法處理[3]。水泡破潰后,瘡面用無菌生理鹽水或0.05%呋喃西林溶液清洗,無菌敷料包扎。每天換藥1次。
2.3 療效標準 根據國家中醫藥局發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判斷,治愈:瘡面結痂愈合;有效:瘡面縮小30%以上,肉芽新鮮;無效:瘡面面積縮小30%以下,創面無肉芽組織生長。
2.4 統計學方法 兩組療效經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40例患者,其中治愈25例、有效15例、無效0例;對照組40例患者,其中治愈19例、有效13例、無效8例。雙料喉風散茶籽油治療Ⅱ期壓瘡可明顯促進瘡面愈合,與傳統方法比較有明顯差異性(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效果比較(例,%)
壓瘡是臨床護理工作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是由于機體局部組織處于持續而不減輕的壓迫下,產生血液循環障礙,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導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壓瘡本身不是原發疾病,它大多是隨著其他的原發病未經很好地護理而造成的損傷,常見于長期臥床、脊髓損傷、大小便失禁、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體質虛弱、營養失調、代謝障礙和各種消耗性疾病患者。壓瘡的發生增加患者的痛苦,增加醫療費用及護理難度。臨床護理工作中壓瘡的發生是很難避免的,隨著城市人口老齡化,壓瘡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據統計壓瘡的發生率住院患者為3%~6%。多年來護理界同仁在治療護理壓瘡方面進行了大量臨床實踐研究,以尋找有效方法,但收效不大。壓瘡至今仍是護理學領域的一大難題。
《基礎護理學》將壓瘡分為4期,即Ⅰ期瘀血紅潤期,Ⅱ期炎性浸潤期,Ⅲ期淺度潰瘍期,Ⅳ期壞死潰瘍期。其中Ⅱ期炎性浸潤期,患者發病部位皮膚呈紫紅色,皮下產生硬結,皮膚因水腫而變薄。可出現水皰,極易破損,破損后,露出潮濕紅潤的瘡面,此期的治療護理尤為重要。若治療護理及時得當,可阻止壓瘡進入Ⅲ期而轉為Ⅰ期或痊愈,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醫療費用,而若治療護理不當等原因可致壓瘡由Ⅱ期進入Ⅲ期淺度潰瘍期。因此,Ⅱ期的治療護理非常關鍵。若治療護理及時得當,可阻止壓瘡進入Ⅲ期而轉為Ⅰ期或痊愈,
目前關于壓瘡的治療有多種方法。傳統方法多采用干燥環境,但在臨床治療護理過程中發現,濕性環境不易使傷口脫水,而且生物活性物質也不易丟失,壓瘡傷口愈合速度增快[4];有臨床研究提出:壓瘡傷口治療的最好方法是采用傷口保濕裝置進行持續保濕處理。壓瘡濕性愈合的基本原理:無痂皮形成;發揮了滲液的重要作用,不粘連創面,避免再次機械性損傷,減輕了疼痛,為創面的愈合提供了適合的環境;濕潤和低氧環境促使毛細血管的生成,成纖維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生長,角質細胞的增殖;保留在創面中的滲液,釋放并激活多種酶和酶的活化因子,滲液還能有效地維持細胞的存活,促進多種生長因子的釋放,刺激細胞增殖;密閉狀態下的微酸環境可抑制細菌生長,有利于白細胞繁殖及發揮功能。濕性愈合的優點:有利于壞死組織和纖維蛋白的溶解;調節創面氧張力,促進毛細血管的形成;促進多種生長因子釋放;保持創面恒溫,利于組織生長;保護創面神經末梢,減輕疼痛;無結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組織的再次機械性損傷。目前,國際上新型密閉式保濕敷料有泡沫類、藻酸鹽類、薄膜類、水凝膠類[5-6],不但價格昂貴,而且來源困難。因此尋找簡單有效的壓瘡治療方法一直是臨床護理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
雙料喉風散是是我市的知名品牌產品,由珍珠、人工牛黃、冰片、黃連、山豆根、青黛、人中白、寒水石、甘草配制而成,具有消炎、散瘀、消腫、止痛、收斂生肌等功效,藥理研究表明:本藥對減少炎癥早期的血管通透性亢進滲出和水腫有顯著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卡地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而茶籽油為山茶科植物種子的脂肪油,具有清熱、殺蟲、解毒作用,且外用涂敷時,可利用茶仔油親脂性強的特點,易與瘡面組織表面結合形成一層保護屏障,可減輕外界對瘡面的不良刺激,既有止痛作用,也有利于瘡面上皮細胞形成,有效代替了持續保濕裝置。因此當雙料喉風散與茶籽油調和使用,可促進壓瘡瘡面愈合。當然在治療壓瘡的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合理應用抗生素、加強全身支持治療、增加全身營養、定時翻身或使用氣墊床等支持治療以促進整體恢復。壓瘡患者身心都承受極大的痛苦,我們在護理工作中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高度的同情心,制定周密有效的預防護理和治療計劃,把壓瘡的發生率降到最低,提高壓瘡的治愈率,減輕患者痛苦,促進患者康復。
本研究用雙料喉風散、茶籽油治療Ⅱ期壓瘡患者,具有消炎、止痛、生肌的藥效,從目前臨床應用情況看,治療效果顯著,不僅減輕患者的痛苦,促進壓瘡愈合,而且取材方便、操作簡單、經濟安全,受到患者、家屬、醫院人員歡迎,有良好的應用前景,適合于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1]趙霞,周立穎.國內壓瘡的研究及護理新進展.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06,12(4):120.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
[3]劉燕平,趙超男,周淑青,等.應用濕性愈合療法治療壓瘡.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3,9(10):621-622.
[4]Metzger S.Clinical and finan cial advantages of moist wound management.Home Healthe Nurse,2004,22:586-590.
[5]王玲.壓瘡的管理(三).中國護理管理,2008,6(3):61-62.
[6]朱家源,朱斌,唐冰.慢性創面局部處理的現代實踐-“創面床準備”理論的實施.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志,200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