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麗
為避免手術過程中發生醫源性損傷,使手術風險程度降到最低,提高剖宮手術的安全性,現將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間施行的頭位剖宮手術中娩頭困難的13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旨在探討剖宮手術中娩頭困難發生的相關因素,為今后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間共進行頭位剖宮產手術2995例,患者年齡在20~38歲之間,平均為(27.2±4.5)歲,其中136例出現取頭困難,占4.54%。136例中有92例為腹壁橫切口,44例為縱切口。新生兒體重在3190~4628 g之間,平均為(3560±413)g,體重在 4000 g以上者51例。
1.2 手術方法 本組患者的手術過程均實施持續硬膜外麻醉。腹壁切口選擇骼前上棘連線下橫形切口或中線縱切口,子宮切口采用下段橫切口。
1.3 評價標準 娩頭困難標準:手術中凡胎頭出現二次以上滑脫者均認為娩頭困難;麻醉效果標準:患者的肌肉松弛、無疼痛感以及對手術野的暴露完全者均屬于麻醉滿意,相反情況則為麻醉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本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1.5進行分析,采用t檢驗,對于P<0.05代表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全部2995例頭位剖宮產患者中,1894例采用腹壁縱切口,發生娩頭困難44例,占2.32%(44/1894)。1101例采用腹壁橫切口,發生娩頭困難92例,占8.36%(92/1101),二種切口方式發生娩頭困難比例差異顯著(P<0.001),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胎頭高浮導致娩頭困難發生率為13.55%(68/502);胎頭深嵌導致娩頭困難發生率為5.32%(10/188),麻醉不滿意導致娩頭困難發生率為19.18%(28/146)。巨大兒導致娩頭困難發生率為27.27%(30/110)。在全部136例娩頭困難患者中,胎頭高浮發生率為50%(68/136),麻醉效果不滿意發生率為20.59%(28/136),胎頭深嵌發生率為7.35%(10/136),巨大兒發生率為22.06%(30/136),至少二個或大于二個因素同時存在者118例,發生率為86.76% (118/136)。

表1 本組患者娩頭困難原因及發生率
3.1 娩頭困難的處理對策
3.1.1 徒手取頭失敗后的處理 徒手取胎頭二次均失敗應快速找出失敗原因以及梗阻平面,查找原因并做相應處理[1]。
3.1.2 子宮切口小的處理 將切口兩側弧形朝上進行延長,或將子宮切口上緣多點進行豎斜剪開,通常在剪3~5個小切口的情況下,可以使子宮切口擴大,胎兒可以順利娩出[2]。
3.1.3 胎頭高浮的處理 可將切口選在膀胱腹膜反折不能提起處,破膜時待羊水吸干后由助手下壓宮底,胎兒下降后,慢取抬頭[3]。
3.2 避免剖宮產術中娩頭困難的措施
3.2.1 術前評估與準備 術前需評估母子狀況,全面考慮胎兒在宮內情況,如胎位、胎兒大小以及胎先露的高低等,同時兼顧孕婦臨產與否、子宮下段形成狀況、腹壁的薄厚等,以此制定出合理的麻醉與手術策略及相應的緊急處理對策[4]。
3.2.2 麻醉方案的選擇 麻醉對剖宮產至關重要,腰硬聯合麻醉僅需5~10 min的誘導時間,該方法操作簡單,不影響胎兒,麻醉平面理想而且肌肉松弛度好,因此被廣泛采用。但應根據產婦情況制定個體化的麻醉方案,注意在切開皮膚前,一定要判斷麻醉效果。
3.3 小結 本組結果顯示胎頭高浮導致娩頭困難發生率為13.55%;胎頭深嵌導致娩頭困難發生率為5.32%,麻醉不滿意導致娩頭困難發生率為19.18%。巨大兒導致娩頭困難發生率為27.27%。在全部136例娩頭困難患者中,胎頭高浮發生率為50%,麻醉效果不滿意發生率為20.59%,胎頭深嵌發生率為7.35%,巨大兒發生率為22.06%,至少二個因素同時存在的發生率為86.76%。綜上所述,頭位剖宮手術中娩頭困難主要與腹壁切口方式、胎兒體重、胎頭所處位置以及麻醉效果等相關因素具有密切的相關性。
[1]馬玉燕,高凌雪,李樺.新式剖宮產術中娩頭困難的處理技巧.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10):734-736.
[2]Wiklund I,Edman G,Andolf E.Cesarean section on maternal request:reasons for the request,self-estimated health,expectations,experience of birth and signs of depression among first-time mothers.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2007,86(4):451-456.
[3]Lieberman E,Ernst EK,Rooks JP,Stapleton S,Flamm B.Results of the national study of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in birth centers.Obstet Gynecol,2008,111:285-291.
[4]周立巖,江桂玲.剖宮產術中胎兒娩出困難臨床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6):5160-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