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鐵貞 考俊花 田瑞玲
網絡對學生影響的調查
● 張鐵貞 考俊花 田瑞玲
主題產生背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加強立法、凈化環境、深化改革、凈化風氣,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外合力”和立法、技術、教育的“內合力”相結合的網絡文明系統,才能還孩子們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而作為孩子本身,也必須提高對網絡的正確認識,才能更好的發揮網絡在生活中的積極作用,盡可能降低網絡的負面影響。
教材內容分析:本主題圍繞“網絡”和“學生”這兩個核心,整合《品德與生活》中《便捷的通信》、《多彩的現代傳媒》、《走進網絡時代》、《身邊的科技》等這幾課關于科技網絡的課程,同時結合《中小學信息技術》中的相關課程,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共同構成主題內容。
教學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正確認識網絡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知道辨別網絡的好與壞。
過程與方法:通過親自參與課題擬定、調查問卷、討論交流的過程,經歷課題生成的過程,逐步掌握進行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情感態度:使學生體驗網絡的正面作用和負面影響,樹立正確積極的上網觀念,逐漸學會正確利用網絡。
教學參考與背景資料——網絡對青少年的危害
主要表現在: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網絡的過度使用,使青少年對網絡形成依賴心理,特別是網絡游戲,使青少年逐漸產生“網絡成癮癥”,影響成長。
(二)“網絡性格”的形成和身體素質的下降。
(三)對周圍人事的不信任和緊張的人際關系。
(四)價值觀念的模糊和道德觀念的淡化。
(五)網絡安全隱患和網絡犯罪現象。
課題生成課:
1.請同學們打開我們五年級《品德與生活》,看第二單元的第1課《便捷的通信》、第2課《多彩的現代傳媒》、第3課《走進網絡時代》、第三單元第1課《身邊的科技》,這幾課都是關于科技網絡的課程。
2.總結這些課題的相同之處:這些課程都涉及到了網絡的問題,出現了同一課程重復交叉的現象。
3.教師引領:你們還在哪些學科的學習或者生活中遇到了同類的問題呢?
1.師:為了減少課時,避免重復上課,我們把這些同一個主題的課程整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大的課題來研究,作為我們研究的主課題,大家討論一下,我們應該確定一個什么樣的課題呢?
2.學生相互討論,生成主課題。
3.說一說討論的結果:
我們決定把“網絡對學生影響的調查”作為我們要調查研究的主課題,《網絡對學生的利與弊》、《網絡語言的調查》、《小學生周末上網都干什么》、《小學生上網時間的調查》是我們由此生發出來的一個個子課題。
4.學生以組為單位填寫課題計劃。
科學探究課:
1.學生分組。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分出小組。
2.填寫活動計劃表。
3.交流完善計劃。
4.各小組將制定出的計劃進行小組交流,其他各組同學對每組計劃做出合理的指正、完善,然后對調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預測,找出解決的辦法。
師:確定調查的地點、人員、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如何收集資料等,以及在調查的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
引導學生隨時記錄下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感想和經驗,并加以總結,如果用到調查采訪,還可以填寫采訪表。

采訪計劃表
1.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利用周六、周日時間進行探究活動。
2.在調查了解的過程中注意資料的收集和整理。
方法指導課:
1.采訪法 2.觀察法 3.實驗法
4.搜集資料法 5.考察法 6.調查法
7.對比研究法 8.討論辯論法 9.模擬體驗法
10.宣傳活動法
(一)引入
動員會上,李凱倫主持,她向大家宣布:“同學們,請大家討論一下,網絡帶給我們的好處是多還是少,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網絡呢?”同學們開始議論紛紛,大家各抒己見。
趙文凱說:“網絡可好了,可以讓我們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我可喜歡網絡呢。”
李雨晴說:“我也喜歡網絡,我愛上網跟人聊天,我還會網上購物呢。”
張曦文說:”網絡好是好,但如果過于迷戀就不好了,我哥哥就是整天玩游戲,學習成績才越來越退步的,我爸爸已經不讓他玩電腦了。”
慈弘毅說:“我覺得麗萍說得有道理,總之,我們要合理利用電腦才行。”
大家經過熱烈討論后達成了共識:打算進一步了解網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二)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各小組確立了自己要研究的課題。
2、5組的同學們要研究小學生使用網絡語言的調查。
1、6組的同學們要研究網絡的利與弊。
3、4組同學們要研究小學生上網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過程
子課題確定后,同學們興致特別高,立即投入到研究中。
李雨晴帶領組員商量:“我們怎樣了解網絡的好處呢?”袁文輝說:“我們可以訪問家長和同學們啊!”張新宇說:“我們可以制作調查表。”趙文凱說:“誰來制作呢?”大家推選張清鈺擔任這個任務。在大家的參謀下,經過反復修改,張清鈺不負眾望,終于設計出了這樣的表格。

調查對象:各個年級的任意一個班級的學生
經過調查整理后,李凱倫建議:讓同學們都來說一說網絡有什么好處?議一議網絡會對孩子產生哪些負面的影響?
趙文凱同學建議給每一個同學發一張表格,把自己最想說的話記錄下來。
尹欣婷這一小組成員建議開一個辯論會,贊同網絡有益的為正方,認為網絡有弊的為反方,同學們開始了緊張激烈的辯論。正方和反方的同學都說的挺有道理的,最后,主持人致總結詞,他說:“同學們,只要我們懂得合理利用網絡就會把弊變成利,我們應該讓人腦來控制電腦而不能讓電腦來操縱人腦啊!”他的話博得陣陣掌聲。
(四)比賽后的感想和新發現
班長李凱倫說:“我們班的同學經過積極研究,終于明白網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剛才辯論時大家的情緒十分高漲,信心很足,都想擊敗對方。”
王一博說:“我現在終于知道學習退步的原因了,都是網絡惹的禍,以后我再也不整天上網玩游戲了。”
孫思炎說:“今天我才懂得網絡是那樣的神奇,要不然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同學迷戀呢?”

課題研究計劃
交流展示課:
同學們,最近一個星期,我們對小學生上網進行了研究,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小課題,并且以小組為單位制定了研究計劃,確定了組員分工,還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今天,我們就對調查、研究情況進行展示交流。
1.資料的準備
(1)探究課題的討論記錄。
(2)活動方案或活動計劃。
(3)查閱和收集資料的登記表、筆記本。
(4)各種形式的研究成果。
(5)研究體會、心得。
2.擬定介紹提綱
(1)介紹研究課題的名稱及內容。
(2)介紹合作伙伴與指導教師。
(3)介紹活動或課題研究時間與過程。
(4)展示研究成果和解決的問題。
(5)反思:存在什么問題,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今后應該注意什么。
(一)小學生周末上網情況調查(李雨晴組)
1.分別介紹各自的分工:本組6名同學一邊說著一邊往臺上走,……
2.本周我們實地調查的地點是:_______,
3.分別說自己的調查過程及遇到的困難。
4:說說調查感受。
我們的調查結果是:(用幻燈片出示)。
(二)小學生上網利與弊的調查研究(慈弘毅組)
1.做自我介紹。
2.每個組員分項做匯報。
3.調查結果和感受。
4.關于小學生上網的建議。
關于這一課題,還有哪個組來補充?
老師提示:聽了這一課題的匯報,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在哪里?
(三)網絡語言的調查(張嘉華組)
1.本組成員以幻燈片的形式做小組介紹
2.組長負責介紹調查結果
3.學生說自己的最大收獲
……
下面有請下一個課題組
1.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匯報交流,讓我看到了你們的非凡能力,但同時也讓我們對自己身邊的環境問題深深震撼,此時此刻,你最想說點什么?
2.學生發言說自己的感受。
3.最后,班長王子萱發出倡議:文明上網,從我做起!
班級倡議書
健康上網班級倡議書
同學們,經過本次課題研究活動,我們對網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讓我們共同發出倡議:健康上網,從我做起!班級全體同學
張鐵貞 考俊花 田瑞玲/濰坊高新區北海學校
(責任編輯:劉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