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在生產時的分娩方式目前主要為順產和剖宮產兩種,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發展,醫療對手術過程中的并發癥、合并癥、出血及后遺癥的處理情況也得到了不斷的進步,在促進了剖宮產手術的成功度,在臨床分娩過程中,近年來的剖宮產手術分娩的使用比列也在逐年的增加。但在臨床分娩過程中,使用剖宮產分娩目前還存在著很大的危害,特別是手術后對產婦身體的影響,如術后大出血、宮頸損傷等情況,剖宮產術后的發生幾率較常規順產大很多。在分娩過程中,使用剖宮產可以直接開腹進行生產,產婦的痛苦相對較小,且可以直接取出胎兒,在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時,使用剖宮產可以順利的幫助產婦生產,但這也不能忽視剖宮產的危害。本文主要通過對最近5年來我院的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進行分析,研究剖宮產率增加的主要指征因素,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幫助患者進行分析,減少剖宮產的使用幾率,詳細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我院2006~2010年期間分娩的患者27802例,患者年齡在23~44歲之間,孕周在28~44周之間,對所有患者的分娩方式、剖宮產指征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剖宮產指征。
1.2 方法 收集整理各年度的分娩總數、剖宮產率、陰道助產率及主要剖宮產指征的構成比,分析剖宮產指征的變化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統計分析,包括相對頭盆不稱、胎兒窘迫、瘢痕子宮、胎位異常、產程異常、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骨盆狹窄、巨大兒、羊水過少、社會因素及其他因素,總結形成患者使用剖宮產手術的主要影響機制。
1.3 統計學方法 本組研究中均使用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計算相應的構成比和率,數據進行χ2檢驗,P<0.01為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剖宮產手術的選擇使用過程中,隨著年份的變化在不斷的增長,而剖宮產指征中的社會因素、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羊水過少發生剖宮產率上升,胎兒窘迫、產程異常而轉用剖宮產的幾率下降。在本組患者的分娩情況統計對比情況見表1。
在剖宮產指征分析過程中,近5年來形成剖宮產分娩手術使用的社會因素、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羊水過少的剖宮產率上升,產程異常則下降,尤其是社會因素在近年來已經成為了促發產婦使用剖宮產分娩的主要指征,詳細情況見表2。

表1 各年度剖宮產、陰道助產的例數及各占分娩總數的比例

表2 各年度剖宮產主要手術指征及其構成比(%)
近5年來,陰道助產率逐年下降,由于孕產婦家屬認為產鉗的運用會對母兒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更傾向于選擇剖宮產分娩,也導致了剖宮產率的上升[1,2]。在指征分析當中,由于人們對剖宮產手術的不了解,只是單純的相信通過手術分娩可以確保產兒的健康,產婦承受的痛苦較少,卻忽視了剖宮產的危害,且經過扣扣相傳,將剖宮產的功能和安全性放大,促使其使用比率逐年增長。在臨床分娩過程中,只要臍帶繞頸的有效長度大于30 cm,經陰道分娩仍是安全的,在分娩過程中嚴密監護胎心,一旦發現臍帶受壓致胎兒窘迫,則以剖宮產結束分娩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分娩的安全性,且并發癥及后遺癥相對剖宮產而言小很多[3,4]。
綜上所述,在剖宮產率方面,隨著年份的增加,使用率在不斷的增加,主要形成原因為剖宮產指征中的社會因素,人們對剖宮產的過度優化,促使在分娩過程中使用剖宮產的比例逐年遞增,在臨床過程中需要對患者說明剖宮產的缺點,幫助分析分娩過程中的各種并發癥情況,盡量減少剖宮產的使用。
[1]張堅,李萍,謝靜燕,等.5年剖宮產手術指征變遷的因素分析.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1):60-61.
[2]李曉瓊,王品霞.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10年變化及與圍產兒病死率的關系.中國婦幼保健,2007,22(5):647-648.
[3]凌蘿達,李靜林.頭位難產.見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科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98-810.
[4]李娟清,石一復.七省市剖宮產率調查分析.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6,9(5):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