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祥樂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300)
德國職業教育教學計劃特點及其啟示
戰祥樂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300)
德國職業教育包括學歷教育的職業學院及非學歷教育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或職業學校,以職業學院機械制造專業及非學歷高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術專業為例,詳細介紹其教學計劃,分析其特點,對我國職業院校教學計劃的制定及實施具有啟示意義。
德國;職業教育;教學計劃;機械制造;數控技術
我院作為100所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之一,于2010年2月派遣部分教師赴德國的職業學院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職業教育模式學習。本次學習直接涉及德國職業學院的課堂教學,因此,筆者對德國職業教育的教學計劃及其實施有了具體的了解。
德國職業學院的教學計劃必須按照各州的官方指導文件制定,官方指導文件對各專業必須開設及有選擇性開設的課程(不能理解為我國高等院校所開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都做了明確的規定,對各門課所講述的內容、上課時間及課時數也有具體的說明,但對所選的教材不作規定,各學院在那些選擇性地開設的課程方面也有所不同。德國職業教育最發達的州是巴伐利亞州,其官方指導文件的制定、發布者為“國家學校素質及教育研究所”,在其官方網站(http://www.isb.bayern.de)上詳細列出了作為學歷教育的職業學院各專業、作為非學歷教育的職業學校各工種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及要求。國家學校素質及教育研究所由州政府主管部門的官員、學院及企業界有關人員組成。德國職業學院機械制造專業(兩年)的教學計劃如表1、表2所示。其特點是:
1.注重文化基礎課的教學,如德語、英語、數學及物理都是典型的文化基礎課,其課時都很多,約占必須開設課程總課時的29%,特別是英語、數學課程,在兩個學年中都有開設。
表1 各職業學院機械制造專業必須開設的課程表
表2 各職業學院機械制造專業選擇開設的課程表
2.注重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如工程力學、工程繪圖、化學與材料科學、機械零件等課程,約占必須開設課程總課時的33%,工程力學課程在第一學年開設,每學期有5課時,機械零件課程在兩個學年中都有開設。
3.開設與企業、社會的經濟文化相關的課程,如經濟和社會學、心理學、工業管理等課程,其目的是使畢業生能很快適應企業與社會。
4.重視產品的生產過程管理與質量控制,如項目管理、生產計劃與控制、質量控制工程等課程,約占必須開設課程總課時的15%。
5.重視環境保護及新材料、新能源的教學,開設如環境與質量、新材料技術、可再生能源等課程。
6.不以學期劃分每門課的授課時間段,可在每學期交叉授課,如機械零件及英語等課程。
非學歷高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術專業是在職業學院機械制造相關專業的基礎上開設的,其教學計劃(一年制)如表3所示。
表3 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表
其特點是:
1.在非學歷高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術專業的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動手能力及基本技能的訓練,手動工具的使用及普通機床的操作占了相當多的課時(約占總課時的21%),如零件制造手動工具、普通機床機械零件制造、普通機床機械部件制造等。
2.注重數控機床的安裝調試、保養而非數控機床的原理,因為作為數控加工方面的技術人員,主要能力在于數控機床的使用,而不是數控機床的研發、改造及維修。
3.無論是普通機床還是數控機床,都以單個機械零件的制造作為基礎,再到有配合關系的機械部件制造,將公差配合的概念貫穿于零件的制造過程中。
4.側重于零件制造全過程的教學,從設計到生產規劃、生產管理、制造、零件檢測,將整個過程作為一個項目,以項目教學為課程導向。
5.非常重視計算機輔助制造課程的教學,因為數控加工的最先進技術就是計算機輔助加工技術,在教學中同樣將整個過程作為一個項目,每門課程就是一個項目。另外,還需通過由德國工商協會(IHK)組織的考試,取得計算機輔助制造的職業資格證書。
我國的職業技術學院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同時參考德國學歷教育的職業學院及非學歷教育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或職業學校的教學計劃。
德國的職業教育在依據國家頒布的《職業教育法》的基礎上,由州政府頒布各專業詳細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因此,各職業學院或職業培訓學校都有法可依,做到各學校相同專業的教學計劃大致相似,又各有其特點。現階段,我國的職業技術學院在制定教學計劃時,缺乏一個統一、明確、具體的指導文件,使得各學校各自為政,隨意性較大,相同專業的教學計劃差別很大,而且每個學校都認為自己的教學計劃是最合理的,甚至為了一些概念隨意、頻繁地改變教學計劃,但少有真正的特色與精品。
學歷教育的職業學院注重學生文化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知識及認知能力的培養,因為學生進入企業后,就沒有太多機會系統學習這方面的知識了。另外,在學校里打好理論基礎,有利于工作之后的繼續學習。我國很多職業院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不重視文化基礎課的教學,對其大幅度地刪減或壓縮,所謂以“夠用”為原則,很難明確學多少、學到什么程度為“夠用”,對專業基礎課也進行壓縮,將其“揉和”到專業課中,不能系統、循序漸進地講授。
德國在學歷教育的職業學院中有“二元制”的教學方法,但不是主體,在非學歷高等職業教育中,“二元制”教學法才得到較廣泛的運用,另外更加強調的是項目教學法。我國各職業技術學院陷入了對一些名詞解釋的困惑中,如“二元制”、“工學結合”等,大家一味地跟風,不管有沒有條件,都去“工學結合”。有的學院簡單地將一門課集中到幾周上完,全是“學”,沒有“工”,教師、學生都叫苦。這樣做違背了教學規律,如同早、中、晚三頓飯都放在早上8點,連續吃飯,而且僅有一個品種的飯菜,其效果可想而知。有的學校即使有“工”,但很多時候都是到與所學專業不太相關的企業中做一些與所學專業毫不相關的簡單工作,有時甚至將學生作為廉價勞動力使用,最后變成了“空學結合”。因此,對待“工學結合”,應按照硬件優先、資源整合的原則,在硬件上不能過分依賴企業,因為企業所投入的硬件,首先以創造利潤為目的,學校則應在保證硬件條件的基礎上,與企業的硬件資源、社會資源、人力資源進行整合,達到互利互惠,同時配合有效的管理。
筆者對德國職業教育教學計劃的制定方式及內容作了詳細的說明,并就其特點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其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意義,旨在理清高職教育專業的建設思路,嚴謹地制定各專業的教學計劃,按教學規律辦學。
[1]姜大源.德國職業教育的最新改革與發展動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5):5-9.
[2]劉玉東.德國職業教育與中國職業教育特點比較[J].職業教育研究,2010,(4):158.
[3]程忠國.德國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課堂教學模式借鑒與啟示[J].職業技術教育,2010,(26):87-90.
[4]孟利前,肖海峻.對德國職業教育“學習領域”的認識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10,(10):155-157.
戰祥樂(1965—),男,山東莒南人,工學碩士,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副教授,主要從事數控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研究。
(本欄責任編輯:王恒)
G719
A
1672-5727(2012)04-01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