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宏海
示范是在體育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示范的時機、方法、質量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積累,在此談談對示范的體會。
在體育教學中,示范是直觀教學的基本手段,教師的每一次示范都應當有明確的目的,什么時候示范、示范什么、怎樣示范、示范中要提示學生觀察什么,怎樣觀察等等。一般來講,在學習新教材時,為了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新教材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在學生的思想中形成表象,可以先做一次完整、準確的示范,然后在講解的過程中,根據教學步驟,再進行重點、難點動作的示范。在示范過程中,要求學生觀察技術動作的結構,還是觀察用力的順序,或是觀察技術動作的幅度、速度、節奏等,教師在進行示范動作之前都要明確地告訴學生。教師進行示范動作時,是要求學生看手臂動作、還是看頭部動作,是看動作路線、還是看基本步伐,這些都必須向學生講清楚。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才能取得效果。
為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看清教師的示范動作,達到示范的目的、要求,教師應注意示范的位置和方向。首先,教師要注意示范位置和示范面,根據不同的講解內容,示范面應放在不同的側面上,如顯示身體練習的左右距離,應采用正面示范;表現身體練習的前后部位,則采用側面示范;方向變化比較復雜的身體練習,則采用背面示范;身體練習的技術結構簡單,學生容易模仿,則可采用鏡面示范。能否正確使用示范面并綜合運用,將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其次,示范時選擇好合適的方位,使學生看清動作形象,建立動作的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的示范學生看不清楚,甚至看不見,那就收不到示范的效果。教師的示范位置必須利于學生的觀察,選位一定要適當,對于初學者教師要按照教學的基本步驟,向學生交待清楚基本的技術要求;教師示范最好站在距離學生2-3米之外,這樣才能看到動作的完整形象;示范的方向和位置要根據學生隊形的大小,動作的性質、結構和要求,以及學生觀察的部位等因素來確定??偟膩碇v,教師示范動作要以讓全班學生都能看得清楚為原則,有時還要根據動作的變化適當移動方向和位置,同時,在選擇示范的方向和位置時,還得考慮陽光、風向和場地周圍的情況等外界因素。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示范動作要力求規范、準確、優美、嫻熟、大方,讓學生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后,能建立起一個完美正確的形象。在體育教學中,每個動作都有自己的名稱、嚴格的路線和技術動作要求,教師示范的規范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體育技術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師的示范不規范,不準確,學生在練習中就會出現錯誤動作,久之就會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以后再糾正就比較困難。體育教師在課上所做的規范、優美、輕松自如、協調而有節奏的示范動作,不僅為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而且能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使學生躍躍欲試,引導學生欣賞—羨慕—向往—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動作示范規范、優美程度越高,感染力也越強,教學效果也越好。
體育教師在示范時,應當根據示范的目的,注意示范的速度。示范動作的快慢應根據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而定,慢示范多用于傳授動作技術結構,形式和用力順序等方面,對初學者或水平較低的學生應多做慢示范;快示范多用于動作節奏,整體加速和效果顯示等方面,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應多做快示范,啟發他們追求動作的整體性和節奏感。
在教學的開始階段,首先要讓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技術概念,讓學生了解他們需要學習的技術動作的形式和結構,這時教師為學生示范動作,必須全面做出來,手、腳、身體和面部都同步進行,它給學生的印象應是美好的總體印象。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對體育動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對教師產生尊敬、欽佩的心理,使教師的威信一開始就能牢固地樹立起來。然后,再根據各個教學階段的教學重點,分別運用分解示范或完整示范。在學生掌握動作的分化時期一般多用分解示范,隨著技術的逐漸掌握,再多增加完整示范法。根據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分解示范。為了讓學生了解各個技術、動作環節的銜接和各環節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可反復做完整——分解——完整的示范,以利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
為了加深學生的記憶,必要時還可采用正誤動作對比示范,即教師在做完正確示范之后,將學生在練習時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也模仿出來,讓學生對正確和錯誤動作進行比較,使學生在歡笑中認識和改進錯誤動作。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加快教學速度,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但是,運用此法時,教師注意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時機適當使用,并注意舉止,語言力求幽默,教師在模仿學生錯誤動作時,千萬不可丑化學生,否則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