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幸福觀研究
〔主持人語〕幸福是人的重要需求滿足以后產生的愉悅感,是需求的客觀性和感受的主觀性的統一。幸福是一個永恒的、多學科的、有爭議的、實踐的話題。從世界范圍來看,現代化是以GDP為目標的,而許多國家GDP上去了卻沒有帶來幸福感的相應提高,因此人們開始探討由幸福指數代替GDP作為衡量目標。把客觀指標的幸福度和主觀指標的幸福感合在一起就是幸福指數,成為度量幸福的工具。幸福是一門學問,幸福來源分為三個層面,一是物質層面帶來的幸福感,二是追求情感層面的幸福,三是精神層面的幸福。社會主義就是讓所有成員幸福,追尋幸福應該成為中國未來選擇發展的共同目標。建設“幸福中國”,我們應該從哪些地方著手呢?
為了貫徹黨的第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為提升民眾的幸福感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在更高水平上推進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四川省倫理學會、《道德與文明》編輯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于2012年4月13-15日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召開全國“道德與幸福”學術研討會。研討會收到論文108篇。學者們從幸福論、幸福觀、多學科視角的幸福研究和幸福指數研究等角度對幸福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根據研討會討論的情況,本刊從中選擇有代表性的論文予以刊發,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