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員工長期請假怎么辦
HR來信:
目前,我們公司(天津)有一名懷孕員工(入職僅6個月),該員工自懷孕后長期處于休病假的狀態。請問我們一定要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為其發放工資么?“五險一金”也一定要繳納么?該員工休完產假后,我們是否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公司還應承擔哪些賠償責任?如果合同不能解除,應如何處理此事?勞動法專家沈海燕回復(以下簡稱專家回復):
醫療期是指員工患病或者非因公負傷停工治療,公司不能以此為由解除勞動合同的那一段病假的時間,這一時間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累計的。病假的概念大于醫療期。既然員工處于病假中,自然不可能同時還提供勞動。所以這段期間,公司必須支付工資,而且法律規定,病假工資不能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如上所述,最低工資標準的80Z是法定的最低病假工資標準,所以無論是否超過醫療期,病假工資的底線都不會改變,也就是說公司仍需按此標準支付。在病假期間,雙方仍屬勞動關系,故公司仍有義務繳納“五險一金”。但是,員工在病假期間社會保險以及住房公積金個人部分,公司可以代扣代繳,因為在天津,最低工資標準包括個人承擔的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當員工休完產假后,由于其仍處于“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所以公司仍然不能解除員工的勞動合同。即使對于非“三期”員工,在醫療期滿時,公司也應當先通知員工上班,若員工無法從事原崗位工作,重新安排其他崗位仍無法從事的,在支付不少于6個月的醫療補助金以及經濟補償金后方可解除。如果公司執意想在員工處于“三期”的狀態下解除雙方的勞動合同,面臨的就將是雙倍經濟補償金的賠償,或者員工不同意,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主張。面對員工目前的狀況,公司除非能夠找到員工嚴重違紀的一些情形,否則公司只能等到員工過了“三期”再做處理。
公司物品丟失誰負責
HR來信:
我公司為辦公室員工配有筆記本電腦供其辦公使用。有一員工春節回家時將筆記本帶回家。結果,筆記本在員工家中被盜。目前,公安部門尚未抓到犯罪嫌疑人。
根據我公司規章制度規定,員工遺失筆記本的,需向公司承擔該筆記本時價的70%。但是,該員工認為,筆記本是被小偷偷走的,他本人并無過錯,不應承擔任何賠償責任。請問,這種情況下,我們有權要求員工承擔賠償責任嗎?
專家回復:
員工使用公司配備的有關辦公用品,若是被盜,員工是否該承擔賠償責任?對于這個問題,目前法律并無直接明確的規定。因此,需要將勞動法和民法結合起來,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判斷。
公司為該員工配備筆記本,該筆記本歸員工個人使用。可見,筆記本系貴公司財物,但所有權仍然屬于貴公司,員工僅擁有使用權。因此,作為公司財物,員工在使用時應承擔保護該財物安全的義務,尤其是在員工將筆記本帶離辦公場所時,員工更是需要承擔起相應的義務。現由于員工過失,對筆記本保護不周,致使公司財物被盜,該員工應承擔賠償責任。
員工主張說因為是被盜,自己無過錯,無需擔責。這是對雙方關系的錯誤理解,公司給員工配備筆記本,與《合同法》中所規定的“無償保管”并不相同,也并不形成托管關系,而是員工對辦公用品的使用關系,使用過程中,員工有使用權,亦需承擔保護安全的義務。因此,員工的主張得不到支持。
當然,若該員工的筆記本是放在公司時被盜,則因為公司也需承擔保護義務,就不能要求員工承擔賠償責任了。
婚假有“保質期”嗎
HR來信:
1 上海目前對“婚假”有沒有規定有效期,若公司在制度中自行規定,有效么?
2 若公司制度中沒有明確有效期,有員工領了結婚證3年以上了才來申請休婚假,應該批準嗎?
3 如果在公司制度中自行規定了有效期,可否規定未使用過婚假的人何時用掉婚假嗎?專家回復:
1 有效。對于婚假,法律層面只規定了假期的天數、待遇等等,至于結婚后多長時間內使用才有效,國務院和相關部委以及上海的計劃生育條例,都沒有明確的規定。因此,在法律制度空白的情況下,應當屬于公司自主管理的范圍,公司可以通過有效的制度予以規定。但需要提醒貴公司的是,制定這些規定時務必要遵守兩大原則,一個是規定內容的合理『生,另一個是必須經民主流程并一致通過,只有這樣的規章制度對員工和公司才都具有一定約束力(違法性條款除外)。
2 視情形而定。如果貴公司現行制度中沒有限制規定,且該員工在結婚登記之前就一直在公司工作的,當其憑結婚證等證明文件向公司申請休婚假時,雖然從情理判斷上請假時間似乎過完,但也正因為公司先前沒有做出限制,所以用人單位還是需要批準其婚假的。
3 這個問題有點棘手。因為一方面法律有“不溯及既往(但新規定有利于當事人的除外)”的原則,所以當公司的規定對員工的權利做不利規定時,其效力如何會存在疑問;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經過一定的公開的、民主的程序并且經職工大會同意通過的,那么這個溯及力還是有依據的,我個人覺得該規定是有效的,但是僅供參考。
員工獲罪可否解除合同HR來信:
我公司員工周某,近日因其在原單位受主管授意,上傳“黑客”軟件供用戶下載,被法院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罪的罪名,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10萬元。周某認為,上述行為系原單位的行為,離職后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周某目前正在準備上訴。在這種情況下,我公司該如何處理其勞動關系?
專家回復: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對于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員工,公司可以隨時解除其勞動合同。但是,所謂“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是指被法院生效的判決認定為有罪,并被判決承擔一定刑事責任的情況。
周某只是被法院判決有罪并追究刑事責任,但尚處于上訴期內,周某已經準備上訴,因此,根據《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法院的判決仍未生效。
既然周某尚未被法院生效的判決認定有罪,貴公司目前就不能解除其勞動合同。
若上訴期內周某不上訴,法院的判決生效了,則貴公司可依法解除;若上訴期內其上訴了,則法院的判決不生效,需等到二審法院的判決出來后,再決定如何處理。
該員工在生效判決做出前、被羈押期間,勞動合同處于中止狀態,貴公司可不支付勞動報酬,亦可根據地方規定處理社保關系(部分地方是可以封存的)。若該員工最終被認定為無罪,只要通知其回來上班,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即可。至于這期間該員工的損失,應該是由其本人向司法機關主張國家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