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21課《珍珠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四個自然段。
2.把握文章的敘事線索:鳥兒由“怕人”到“信賴人”的過程。
3.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精讀重點語段,體會課文中珍珠鳥與作者之間的親密關系,領悟課文中人與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激發學生創造更多美好境界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珍珠鳥逐步信賴我的過程。
2.體會課文中描繪的人鳥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與評析】
一、文本細讀,初識珍珠鳥
師: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珍珠鳥,你喜歡珍珠鳥嗎?能把你的喜歡通過朗讀告訴老師嗎?
生:(帶著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齊讀課文1—3自然段)
師:說說看,在你的印象中,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你是從文中哪些詞語和句子中體會到的呢?(出示“珍珠鳥是一種 的鳥”)
生:珍珠鳥是一種美麗的鳥,我是從“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蓬松的球兒”等這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生: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鳥,我是從“尖細又嬌嫩的鳴叫”“忽然有一個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這些詞語和句子中體會到的。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說明大家讀書讀得很仔細。(出示詞語:尖細、嬌嫩、探出、蓬松,并引導學生齊讀這些詞語)讀書就是要從文中的字詞和句子中揣摩和體會。剛才我們體會到的是小珍珠鳥給我們的印象,誰還能讀出文字的弦外之音,話外之意。再讀讀寫珍珠鳥的句子,體會體會,珍珠鳥還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呢?
生:我認為,珍珠鳥很害怕人。我是從“一盆吊蘭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珍珠鳥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一樣安全”這句話中體會到的。
師:(出示詞語:蒙蓋、躲進、幽深、安全,并引導學生齊讀)
師:對,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老師查過資料,了解到珍珠鳥原產于大洋洲東部,它們羽毛艷麗,體態嬌小玲瓏,叫聲清脆;它們生性膽小,經常躲在幽深的叢林里。讀書就應該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評析】
教師讓學生品讀語言文字,初步了解珍珠鳥,學會從文中的字詞和句子中揣摩體會讀書的方法。通過品讀課文,學生一方面體會到珍珠鳥的美麗、活潑、可愛,另一方面也體會到珍珠鳥原本是一種怕人的鳥,從而為學習下文埋下伏筆,為的是讓學生明白珍珠鳥從怕人到與作者接近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二、角色朗讀,感受人鳥相處的美好
師:課文中的小珍珠鳥怕我嗎?
生:怕。
生:不怕。
師:那是怕還是不怕呢?
生:從怕到不怕,有一個過程。
師:(出示問題:小珍珠鳥是怎樣一步一步與我接近的?畫出相關的句子,圈出重點詞語)剛才我們總結了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來理解課文內容的讀書方法,請大家按照要求,學習運用這種方法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師:說說看,珍珠鳥是怎樣一步一步接近我的?起先是……
生:“起先,這個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晃動。”
師:從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體會到了小珍珠鳥開始時是很害怕我的。
師:哪個詞語給了你提示?
生:課文中“只在籠子四周”告訴我小珍珠鳥不敢離開家,不敢與生人接觸。
師:對,珍珠鳥開始時是膽小怕人的,它留給我們的印象是顯得怕人。(出示“顯得怕人”)
生:從“漸漸地它膽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了小珍珠鳥膽子變大了,開始接近我了。
師:它為什么膽子會變大呢?這與什么有關呢?
生:家里沒有什么人打擾它。
生:作者從來不去干涉它的活動,隨便它在作者家里怎么玩耍。
生:小珍珠鳥發現這里的環境非常好,它喜歡這樣自由寬松的環境。
師:因為作者的不去干涉和打擾,所以才會有小珍珠鳥的逐漸膽大。由此可見,有的時候我們不去干涉動物的自由就是對動物的一種關愛。(出示“漸漸膽大”)
生:從“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這句話中,我體會到了小珍珠鳥雖然膽子大了起來,但是還沒有完全放棄戒備,還沒有完全相信人,還在試探我,看看我究竟對他有沒有惡意。
師:說得好,說明你真正理解了小珍珠鳥,其實,它還是怕人的,人類在鳥類的印象中是那么可怕,它哪里敢完全相信作者呢?(出示“繼續試探”)
生:“后來,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紅嘴,‘嗒嗒’啄著我正在寫字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這句話告訴我珍珠鳥不怕我了。
師:試探了多次,它終于明白了作者是真正愛護關心它的,所以它才能完全相信作者。(出示“完全信賴”)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我們在養小動物時,不僅要關心它,還要有耐心。
生:我們人類要真正去關心愛護動物,動物也就會和人類做朋友。
生:人與動物相處與人與人相處一樣,都需要付出真心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師:我們來扮一扮課文中的作者和小鳥,愿意嗎?老師扮演作者,你們扮演小鳥,老師讀綠色的字,你們讀黃色的字。
師:起先,你這小家伙……來回晃動。
生:起先,我這小家伙……來回晃動。
師:漸漸地你膽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
生:漸漸地我膽子大了,竟然落到了你的小桌上。
師:你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你,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
生:我先是離你較遠,見你不來傷害我,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你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你的反應。
師:后來,你完全放心了……
生:后來,我完全放心了……
師:這樣讀課文有趣嗎?你有什么發現?
生:這樣讀書很有趣,仿佛我就是小鳥,膽子越來越大,我越來越淘氣。
生:這樣讀書,我覺得你(也就是作者),實在對小鳥太愛護,太客氣了,我這么調皮你都不管我。
生:小鳥膽子變大,一方面是它很淘氣,另一方面也與作者的關愛有關系,沒有作者的關愛,小鳥就不會這樣越來越可愛。
師:(板書“關愛”)正是有了作者的關愛,才有了小鳥的淘氣可愛;正是有了作者的關愛,才有了小鳥與作者友好相處的動人情景。
【評析】
此板塊為教學的中心板塊,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反復品讀,調動學生的感官與想象,明白作者與小珍珠鳥怎樣一步一步接近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正是由于作者對小珍珠鳥的關愛,才有了小鳥與作者友好相處的動人情景。為了幫助學生體驗得更深刻,教學中教師還安排了一個師生分角色對讀的環節,這種讀法很有特色,學生在這種角色對讀中獲得了情感體驗。
三、情感體驗,體會“美好的境界”
師:(出示第五自然段)珍珠鳥和我越來越熟悉。“白天……”
生:“它淘氣地陪伴著我。”
師:“傍晚……”
生:“它就在父母的……鉆進去。”
師:“再三呼喚”是什么意思?你有沒有被爸爸媽媽再三呼喚的經歷?
生:不停地呼喚,呼喚了很多次,小鳥才肯回家。說明小鳥在外面玩得太開心了,都不想回去休息。
師:猜猜看,鳥爸爸鳥媽媽怎樣再三呼喚小鳥呢?小鳥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生:鳥爸爸媽媽會呼喚,天都晚了,回來睡覺了。小鳥回答,我還要和主人玩會呢。
生:鳥爸爸媽媽會喊,回來吧,小乖乖,外面危險。小鳥會說,沒事,這里很安全呀。
生:鳥爸爸會說,人類是可怕的,他們捕殺了多少我們的同類呀,你快回來吧。小鳥回答,主人不是壞人,他對我很好呀,他是真心喜歡我的。
生:……
師:這些都說明什么?
生:說明由于作者對小鳥的關愛,鳥類與人類能友好相處。
生:人愛鳥,鳥才不怕人。
師:作者與小鳥的感情是如此之深。(出示插圖,放音樂。教師范讀第六自然段)
師:小鳥大概在做夢呢!它會夢到什么呢?
生:夢到它們的家,幽深美麗的叢林。
生:夢到主人和它白天玩耍的情景。
生:夢到了它的爸爸媽媽,它們一家人一起在與主人快樂地玩耍。
生:夢到世界上所有的人從此都不再打鳥,鳥兒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都能自由翱翔。
師:怎么讀,才能讓這個夢不受驚擾?你能讀給大家聽嗎?
生:輕輕地,靜靜地。
生:(播放音樂,指定學生配樂讀。其他同學看插圖,邊看邊想象)
生:(播放音樂,齊讀)
師:看著這可愛的小家伙,我們也和作者一樣,不由自主地從心底發出了呼喚。
(出示“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學生齊讀)
(板書:信賴、美好的境界)
師:誰信賴誰?創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境界呢?
生:鳥兒信賴作者,創造出了一個溫馨美好的人與鳥友好相處的境界。
生:我認為作者也信賴鳥兒,只有作者信賴鳥兒,給它自由,不給它約束,鳥兒才能信賴人。
生:我覺得信賴是相互的,就像我們交朋友一樣,你信賴別人,別人才會信賴你,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才會有美好的境界。
生:無論人與動物相處還是人與人相處,其實信賴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和溝通,世界就更美麗。
【評析】
教師安排了配樂朗讀,通過與課文主題相通的歌曲引入,從而進一步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升華情感。“情動而辭發”,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情境,才有了學生情感的流露和表達。
四、鏈接生活,升華“信賴”的情感
師:是呀,不管是人與動物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都應互相尊重、理解、信賴。
師:(播放畫面:廣場上人與鴿子友好相處的畫面,人與獅子友好相處的畫面,保護區內人們喂養丹頂鶴的畫面……)
師:有了信賴,我們可以與動物友好相處。
生:(齊讀“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師:(播放畫面:導盲犬帶著盲人過馬路,導盲犬帶著日本藝術家仙波舉著奧運圣火……)
師:有了信賴,盲人也睜開了“眼睛”。
生:(齊讀“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師:(播放畫面:發生列車翻車事故后人們互相救助,洪災中解放軍官兵在波浪中高高舉起失去父母的嬰兒……)
師:有了信賴,生命也可以托付。
生:(齊讀“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師:(播放畫面:地震災難中人們自發地互相救助,總理關心慰問受災的人們,災區兒童在快樂地讀書……)
師:有了信賴,再大的災難我們也能微笑著面對。
生:(齊讀“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師:有了信賴,我們……
生:有了信賴,我們無所畏懼!
生:有了信賴,我們更加堅強!
生:有了信賴,我們心靈相通!
生:有了信賴,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里!
生:……
師:讓我們把這句話告訴自己,告訴同學,告訴所有的人。
【評析】
教師出示相關圖片,用生活中的畫面去打動學生,從而加深了學生對信賴的理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了信賴的重要,懂得了愛的真諦。
【總評】
小學語文,需要讓學生潛心讀書、習得語言、自主探究、自由表達、獲得豐富的體驗和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和感悟。
在教學開始時,陳老師就拋出一個問題:“珍珠鳥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圍繞這個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品讀課文,學習讀書方法。理解小珍珠鳥與作者一步步接近的過程時,陳老師摒棄了空洞的說教和講解,注重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首先,陳老師讓學生自讀課文,通過朗讀體會小鳥的變化,從顯得怕人到漸漸膽大,到繼續試探,最后到完全信賴。其次,陳老師巧妙地設計了體驗角色的朗讀方法,老師和學生分別扮演作者和小珍珠鳥,把文中的語句互換人稱對讀,學生體會到了小珍珠鳥的調皮可愛,更體會到了作者對小珍珠鳥的關心和愛護。
理解“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是本課教學的另一個重點。課堂上,老師出示相關圖片,設計了多個場景:有了信賴,我們可以與動物友好相處;有了信賴,盲人也睜開了“眼睛”;有了信賴,生命也可以托付;有了信賴,再大的災難我們也能微笑著面對。在情境中,學生對信賴有了深刻理解。對動物的關愛,對同學的友愛,這樣一種復雜的情感,在體驗中逐漸浸潤著孩子的心靈,愛的力量在學生的生命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催生。信賴和愛,這是馮驥才先生在這篇文章中告訴我們的人生哲理,更是這篇文章真正的人文價值所在。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