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作為主流媒體,要毫不動搖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義不容辭地弘揚核心價值、傳播高尚品德、引領時代精神。這是我們必須承擔的使命職責,也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正是本著這樣的文化自覺和媒體使命,這幾年,浙江廣電集團在堅持“新聞立臺”、做大做強新聞宣傳的同時,秉承“以精英的實力創造大眾文化”的基本理念,大力推進內容生產和內容傳播的創新創優,著力打造彰顯主流價值和文化內涵的公益性廣播電視節目,探索走出了一條“以主流價值為導向、以受眾需要為目標、以社會責任為使命、以公益訴求為己任”的廣電節目創新之路。
概括起來,就是做好“典型倡導”、“服務引導”、“合力主導”三篇文章。
用典型倡導時代精神
這些年,浙江廣電集團高度重視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通過內容創新和節目拓展,先后創意策劃了“風云浙商”、“浙江驕傲”、“新農村建設帶頭人”、“浙江十大民生工程”四大年度評選活動和“萬朵鮮花送雷鋒”等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浙江之聲”廣播充分發揮引領主流價值的主體、主導和主力作用,創新推出了“萬朵鮮花送雷鋒”大型新聞行動,通過報道身邊的“活雷鋒”典型,展現平凡的感動,掀起“學習雷鋒精神、弘揚雷鋒精神、踐行雷鋒精神”的熱潮。
浙江之聲聯合電視媒體創新推出的大型評選類活動“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則以“創業創新”為主題,力求通過人物評選和典型宣傳,全面展示浙江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積極貫徹省委“兩創”總戰略,在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全省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和新跨越。活動評選出來的典型,都是基層組織帶頭人、現代農業帶頭人和農村公共事業帶頭人,他們是奮戰在“三農”工作第一線的先進人物。有扎根山區、積極創業、致富鄉民的代表,有投身山區海島教育、為欠發達地區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的代表,更有立足崗位、創新技術、服務基層的代表。如原安吉縣梅溪鎮黨委委員、石龍村黨委書記林萍,一心撲在新農村建設,因為過度操勞,永遠倒在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崗位上;如諸暨市草塔鎮上下文村黨支部書記楊七明丟下數百萬元家產做起窮村支書,身患癌癥還堅持為村里發展舍命奔波;如嘉興市農科院副院長程旺大扎根田野20年,先后參與主持國際合作和國家、省、市科研項目35項,科研成果累計新增經濟效益4億多元等等。通過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感人故事,努力倡導和大力弘揚了創業創新、科學發展的新時代精神。
用服務引導公益價值
公益,既是一種價值取向,旨在弘揚愛心善舉,倡導和諧文化,彰顯主流精神價值;又是一種公共行為,重在關愛扶助弱勢群體,提升公民道德素養,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踐行公益理念,是當代媒體應有的價值追求。這些年,浙江廣電集團把公益性作為廣播節目生產的價值之魂、立身之本、創新之脈,突出公益的“宗旨不變、主線不變、特色不變”。經過多年的培育打造,“文明出行宣傳月”、“3000里路關愛交警送清涼”、“十大公眾人物文明倡導”、“文明車隊接力宣傳”、“廣場主題巡演”、“百場電影進社區”等廣播公益品牌活動影響日益擴大。在這當中,發揮優勢、強化服務、凸顯公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廣播媒體努力創新節目形態,盡量突顯服務功能,打造耳目一新的公益類廣播節目。
比如,位居全國交通廣播前三強的廣播交通之聲,創新推出“文明出行宣傳月”品牌活動。該活動以服務交通安全、維護百姓權益和實現公共利益為己任,揚廣播之長,強化現場直播、強化即時互動、強化連續播出,體驗綠色出行,宣傳低碳理念,凸現人文關懷。特別是強化節目和活動的互動、場內和場外的互聯、在線服務和線下服務的互通,架起了一座連接主流媒體和人民群眾的橋梁,實現了創新理念與公益價值的有機結合、節目傳播和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
比如,每當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廣播媒體迅速行動,創新策劃大型慈善活動,通過新聞報道、電話捐款和現場捐助,將愛心傳遞到四面八方。無論是“情系汶川”大型新聞行動、“情系西南災區”慈善公益活動,還是“援助青海玉樹災區”愛心救助行動,都充分發揮了廣播媒介的傳播優勢,營造熱點,擴大聲勢,形成高潮,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奉獻愛心、服務他人的行動中,從而把積極健康的文明新風和公益理念傳遞給廣大受眾。
再如,1045女主播電臺創新服務載體,與各行各業開展合作,讓十二星座女主播擔任杭州消防宣傳的形象大使、浙江旅游宣傳的形象大使和浙江無償獻血的形象大使,倡導社會責任,體現公益價值,弘揚文明新風,履行媒體使命。
用合力主導社會輿論
當今,互聯網等新興媒體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社會輿論實際上形成了兩個輿論場,一是由傳統媒體組成的主流輿論場,一個是由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形成的民間輿論場”。
廣播電視主流媒體必須要在全媒體傳播的新格局中,敢于擔當,提高自身傳播的權威性、引導力和影響力,用強大的主流輿論占領主流陣地,用先進的媒體文化實現主流價值。關鍵要善于創新組織形態,充分統籌廣播電視、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以及其他社會資源,實施上下、左右、內外全方位的聯動,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形成主流社會輿論的整體合力和集聚效應,這是主流媒體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這幾年,除了《浙廣早新聞》《陽光行動》《浙江第一線》《無線監督哨》等廣播新聞欄目強化主流宣傳、拓展輿論陣地外,民生資訊廣播的“2010溫暖走走路”,廣播城市之聲的“文明我先行助殘日”,廣播音樂調頻的“做受人歡迎的人”等大型廣播品牌活動,都十分注重構建廣播電視、平面媒體和互聯網絡“三位一體”的宣傳合力,開展全方位的推廣營銷,努力擴大傳播影響力,盡最大限度主導社會輿論、弘揚主流價值。
在把廣播媒體全力打造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主平臺、主陣地的同時,浙江廣電集團本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主流價值和傳播效果相結合的原則,同樣把《中國夢想秀》《中國好聲音》《我愛記歌詞》等電視品牌節目打造成為弘揚主流價值觀的全新傳播平臺。
《中國夢想秀》以“夢想”為載體,以“圓夢”為手段,在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的電視節目中高舉“主流價值觀”大旗,為至情至愛歌唱,為立志勵志喝彩,為大善大美暢想,努力使之成為弘揚主流價值觀的嶄新傳播平臺。
在打造大型公益類節目《我愛記歌詞》時,浙江廣電集團努力堅持以公益理念引導觀眾,全面引導觀眾樹立高尚的思想境界、健康的人生追求和美好的藝術情趣,在為廣大百姓群眾提供實現人生夢想的同時,積極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和先進文化思想。
在打造大型勵志類節目《中國好聲音》時,浙江廣電集團以服務基層普通群眾為宗旨,為人民群眾搭建了一個實現音樂夢想和人生理想的舞臺,從而有效提升了節目的輿論引導力和社會影響力。首先,《中國好聲音》傳播正能量,大力倡導精神富有,屏幕上呈現的是一群有目標、有理想、有力量的夢想者。其次,《中國好聲音》挖掘好聲音,積極傳播健康向上的藝術文化,使觀眾“在歌聲中聽到了靈魂”,感受到“源自靈魂的善良之光”。再次,《中國好聲音》彰顯真情感,營造了真誠平等、相互鼓勵、和諧相助的溫馨氣氛,從而“潤物無聲”地把節目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追求傳遞給了廣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