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在國家廣電總局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山東廣電局在電視劇創作生產中,深化改革、創新機制,面向市場、面向觀眾,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魯劇”成為山東經濟文化強省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
近10年來,山東相繼推出了一大批個性特征鮮明、藝術品質優良、文化內涵豐富、地域文化色彩突出的影視作品。有34部作品榮獲“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等68個獎項,在熒屏上形成一個個收視熱潮,被譽為“魯劇”現象。去年,劉云山、劉延東等中央領導和蔡赴朝等國家廣電總局領導分別作出重要批示,對“魯劇”創作給予充分肯定。
“魯劇”經驗和體會
國家廣電總局和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是“魯劇”崛起的重要推動力量。近年來,廣電總局和山東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新政策、新舉措,為“魯劇”創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去年4月,廣電總局在山東召開了全國電視劇工作會議,田進副局長出席會議并講話,對全國電視劇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今年年初,廣電總局召開全國影視創作座談會,蔡赴朝局長就進一步推動影視創作繁榮的思路和措施,作了重要講話。今年4月,李京盛司長專程出席山東省電視劇工作會議,對“魯劇”創作給予有力指導。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影視創作,同時,省委宣傳部和省廣電局從人、財、物各個方面給予堅實支持,保證了重點劇目按時開機、按時完成。從而形成了從省委、省政府,到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局的行政推動合力。
堅持正確的創作方向是“魯劇”崛起的根本保障。山東廣電局始終自覺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堅持走正道、出精品、出效益,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又尊重電視劇產業的市場規律,把主旋律的厚重與大眾藝術的通俗相融合,把思想性與藝術系、觀賞性相統一,以大氣而樸實的風格征服觀眾、贏得市場;立足山東大地,深入挖掘齊魯文化資源,在厚重題材中注入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大染坊》《鐵道游擊隊》《闖關東》《沂蒙》《南下》都是在“山東故事”的敘事中,弘揚主流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精神,大部分作品都包涵了對當下社會和人生的深刻關照和思考。弘揚主旋律,是“魯劇”始終的責任擔當。
面向市場的體制機制是“魯劇”崛起的內在動力源泉。多年來,山東電視劇創作一直通過走市場求發展。在全國率先實行了電視劇“制播分離”,把電視劇創作從山東電視臺“剝離”出來,成立面向市場、獨立運作的山東電影電視劇制作中心。2008年又按照總局要求,將中心轉企改制成了山東影視集團。今年4月,山東廣電局組織召開了全省電視劇工作會議,對社會電視劇制作機構的創作積極性,進行再動員、再發動。在走市場的過程中,“魯劇”創作的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完善,市場化、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速。
清醒的前瞻意識是“魯劇”崛起的關鍵。在“魯劇”創作生產中,山東廣電局努力把握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大格局大方向,提高對電視劇市場發展和觀眾需求的預見性,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高效的項目運作機制。每部作品在立項之前,都認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前瞻性論證,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形成前期方案,確保科學決策,避免盲目上馬,規避各種風險。在此前提下,再從表現題材、藝術樣式、表現手法等多個方面進行創新。
一流的創作團隊是“魯劇”崛起的強大支撐。通過加強人才的培訓、管理和使用,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政策,培養和錘煉了一支編、導、攝、美、服、化以及制片管理、經營銷售等全方位人才隊伍。以王文杰、張新建、趙冬苓、張輝力、孔笙、陳敏正為代表的創作團隊,經驗豐富,專業水準高,凝聚力強,為“魯劇”創作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山東電視劇創作生產的寶貴財富。我們還把全國創作、表演等方面的優秀人才納入“魯劇”創作人才庫中,根據作品題材類型,有針對性地加以選擇,如與著名編劇高滿堂合作的《闖關東》《鋼鐵年代》,與青年知名導演管虎合作的《沂蒙》,與著名作家梁曉聲合作的《知青》等,都是人才戰略結出的豐碩成果。
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是“魯劇”崛起的有力品質保證。始終視藝術質量為電視劇的生命線,堅持以優取勝、以特色取勝,嚴把策劃、劇本、拍攝、制作以及審看、修改等藝術創作的每個環節,一個鏡頭、一句臺詞、一個細節,精心策劃,精心打磨,以精品意識鍛造“魯劇”品牌。《闖關東》劇本曾經八易其稿;在《沂蒙》拍攝期間,導演和演員為了追求影像風格的原生態等藝術效果,俯下身子體驗生活,反復揣摩故事情境和角色特征,以更好地表現作品的精髓;《知青》僅劇本創作修改就用了兩年,拍攝過程中主創團隊輾轉8省市,行程1.7萬公里??
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與廣電總局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與先進省市相比,山東電視劇創作生產還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全省電視劇產量不高,過于依靠山東影視集團“一枝獨秀”,社會制作機構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題材還不夠豐富,風格還不夠多樣等等。我們將虛心學習兄弟省市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取長補短,共同推動我國電視劇創作繁榮發展。
“魯劇”創作生產下一步規劃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六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明確“魯劇”創作方向,以新的更高要求,推出更多為全國人民喜愛的優秀“魯劇”作品。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為“魯劇”創作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面向市場、面向觀眾,加快培育電視劇產業發展的市場主體,繼續支持社會電視劇制作企業做大做強,推動“魯劇”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特別是扶持、激勵民營電視劇制作機構加快發展。深化山東影視集團改革,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優化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充分發揮山東影視集團在“魯劇”創作生產中的龍頭帶動作用。在條件成熟時,推動山東影視集團上市。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魯劇”創作生產的扶持和引導。緊緊圍繞加強引導、提升電視劇的品質和質量這一主題,山東省將出臺政策措施,建立山東省電視劇發展專項資金,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調節兩個作用,加強對社會制作經營機構發展的引導,把“魯劇”創作生產推向新水平。
實施精品帶動戰略,創作更多優秀“魯劇”作品。繼續深入挖掘齊魯文化的精髓,保持深入生活的創作態度,尊重藝術規律和傳播規律,為“魯劇”開掘更豐富的創作源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弘揚主旋律,堅持精品帶動,創作生產思想性觀賞性相統一、兩個效益俱佳的優秀影視作品。近期突出抓好電視劇《大金脈》《創業年代》《追捕渣滓洞劊子手》《大舜》,電影《止殺令》等重點項目的播出推介,以及電視劇《青島往事》《長大成人》《戰長沙》等的創作拍攝。
積極推動“魯劇”走出去。“魯劇”已有多部電視劇走出國門,在歐美和亞洲一些國家電視臺播出,多次參加國際電視節并獲獎。通過在意大利、法國拍攝《創業年代》,密切了與歐洲影視界的聯系。今后的“魯劇”創作將在結合中國歷史文化特點的同時,充分考慮國外觀眾的收視心理和需求,開展更多層次、更寬領域的對外交流,創作更多更好具有國際視野、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影視作品,為增強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做出新的積極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