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縣地處新疆西部的伊犁河谷,林則徐發配伊利期間,曾在伊寧縣修建了著名的湟渠水利工程。伊寧縣物產資源豐富,尤其以杏花、杏子被廣大賓朋熟知,素有“塞外杏鄉”的美譽。
伊寧縣是新疆的人口大縣,2011年底全縣戶籍總人口達42.7萬人。伊寧縣共有33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2%,維吾爾族占50%。
伊寧縣是新疆的農業大縣,全縣擁有耕地130萬畝,每年小麥、玉米的種植量達100萬畝,是新疆僅有的三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
伊寧縣是新疆的維穩重點縣,1997年發生在伊寧市的“2·5”打砸搶事件其骨干成員和主要策源地在伊寧縣,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
2010年底,我們利用一個半月時間,下派1200余名機關干部,對全縣10萬戶群眾進行了全覆蓋大調查。從大調查匯總后的情況看,一是伊寧縣人口文化素質比較低,全縣農牧民小學文化程度人數占48%;二是就業壓力比較大,18-35周歲年輕人達到11萬人,其中不穩定就業人數達6.8萬人,占62%;三是貧困人口基數大,人均純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30500戶、12萬人,占全縣的37%。四是大部分群眾業余文化生活匱乏,集體活動少,基層組織教育群眾、引導群眾的抓手少,鄰里之間、各民族之間交流少,黨和國家的政策了解的少。
2011年新疆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提出了以先進文化為引領,把各民族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要求。為了切實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也為了更好地解決伊寧縣的實際問題,我們認為,必須把對農牧民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擺在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過去我們常用的宣傳教育方式有電視、廣播、電影、報紙、圖書、面對面宣講、文藝演出等途徑。我們認為,這其中電影有其獨特的優勢和特點。
一、電影是組織農牧民參加集體活動的有效載體。電影是群眾喜歡看、樂于接受的一種有效形式,通過集中組織觀看電影,能夠有效地把農牧民群眾組織起來,不但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安排村里的工作,而且還能讓大家聚在一起,互致問候,拉拉家常,增進了鄰里之間、各民族之間的感情。
二、電影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傳播形式。一部好的電影通過講述一個故事,傳播一種情感,表達一種思想,弘揚一種精神,能夠啟迪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展示人世間的真善美,開闊眼界,在寓教于樂中讓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先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電影是豐富基層文化活動的重要舉措。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匱乏,特別是夜晚農村牧區文化生活單調,而農村電影大多數是晚上放映,電影既能豐富基層群眾夜晚的文化生活,又能有效地將群眾引導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上來。
四、電影能加強和諧認同。一部好的電影特別是一部部經典的紅色電影,能夠讓群眾了解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強各族群眾對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能凝聚起各族群眾“熱愛偉大祖國、建設美好家園”的思想動力。
通過近年來“一村一月一場電影”的實踐證明,農村電影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豐富農民文化生活、占領農村文化陣地、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農村電影的作用,2011年4月伊寧縣委、政府經過廣泛調研和論證,決定從5月開始推行“一村一周一場電影”。
過去,伊寧縣141個村隊“一村一月一場電影”每年應放映1560場,如果實行“一村一周一場電影”,每年應放映7330場,為了實現上述目標,伊寧縣在原有基礎上新招聘22名放映員,總共達到35人。在原有基礎上新購置5輛放映車,總共達到6輛放映車。在原有基礎上新購置放映設備20套,總共達到31套放映設備。一次性投入設備、車輛、三個充氣大棚費用共130萬元,以后每年的運行經費150萬元。
在推進“一村一周一場電影”過程中,得到了自治區、自治州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今年1月,伊犁州黨委、政府充分肯定了伊寧縣“一村一周一場電影”,在州直八縣二市進行了推廣,并給予了伊寧20萬元的獎勵。去年10月,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偉來到伊寧縣指導“一村一周一場電影”工作,自治區廣電局也想方設法為伊寧縣增加片源投放。今年7月16日自治區人民政府在伊寧縣召開了新疆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經驗交流會,國家廣電總局張丕民副局長、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偉、自治區人民政府鐵力瓦爾地副主席還親臨伊寧縣檢查指導工作,對伊寧縣農村電影放映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年來,在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中,伊寧的具體做法是:
一是將全縣20個鄉鎮(場)141個行政村(隊),分為6個放映片區,平均每個放映片區設23個放映點,實現每天晚上23個村同時播放電影。
二是在每次電影放映前,村黨支部書記通報村里上周的工作情況,安排下周要干的工作。同時,放映員每次都組織惠農政策等有獎問答,發一些小獎品,提高了農牧民群眾看電影的積極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是在每次放映電影前,伊寧縣除了播放國家、自治區統一制作的科教片外,還結合伊寧縣農村的實際,自己制作了近50部涉及農牧業生產、衛生防疫、禁毒維穩等題材的專題片進行放映,效果很好。
四是實行放映員報酬計件制。放映員填寫《放映進度表》和《放映員場次統計表》,由村黨支部書記蓋章后,給予放映員一場電影100元報酬。同時放映員還兼村村通維護員,每月為每名放映員再補貼300元,平均每名放映員的月報酬達到2500元左右。
五是加強放映場地建設,每村修建了不少于500平米、有鋼制銀幕架的露天放映場。購置3座充氣式流動放映大棚,實現白天和惡劣氣候都能放映。今年還計劃投入800萬元左右,在6個村試點各新建一個500平方米左右的群眾俱樂部,讓群眾在冬天也能看上電影。
從2011年5月啟動“一村一周一場電影”工作以來,伊寧為農村基層群眾累計放映電影9100余場,觀影人數達到183萬余人次,平均每場觀看電影人數達到203人。
雖然我們在農村電影放映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黨委、政府和廣電部門的要求相比、與全國各兄弟縣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決心以此次會議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創新機制、狠抓落實,努力推進伊寧縣農村電影工作邁上新臺階,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為全力打造“實力杏鄉、活力杏鄉、魅力杏鄉、幸福杏鄉”做出更大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