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臺長胡占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趙子忠、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總工程師王聯作主題演講
8月21日,第21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BIRTV 2012)在京舉行。中央電視臺臺長胡占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副臺長趙子忠、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總工程師王聯出席報告會并作主題演講。來自國家廣電總局、中央三大臺以及地方廣播影視局(廳)、廣播電臺、電視臺的領導、專業人士和廠商代表一千余人參加了會議。
胡占凡:建設國際一流媒體
加強國際傳播能力
胡占凡指出,面對新媒體的沖擊和挑戰,電視媒體應該進行戰略定位調整,搶占高新技術最高點,利用新媒體做強做大自身。
針對有人認為傳統媒體作為主流媒體的時代已經結束、新媒體時代正在來臨的說法,胡占凡表示,實際上Youtube、Facebook等新興媒體廣受追捧的同時,國際一流媒體并沒有不同——迪士尼、時代華納、新聞集團、CNN、NHK等無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傳統媒體具有新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比如:擁有強大制作能力;突出的品牌優勢,權威性和影響力;電視媒體的觀賞體驗優于新媒體??梢哉f,電視媒體和新媒體各有所長,既是競爭對手,又是伙伴。
胡占凡表示,中央電視臺應積極借鑒國際一流媒體融合發展的先進經驗。目前,國際一流媒體BBC、CNN等紛紛把戰略重點放在了與新媒體的融合轉型上。BBC為新媒體和技術部設置了高規格的技術權限,從2006年開始實行全媒體戰略,深度整合內容資源,同時,與Facebook、Twitter結成合作伙伴,整合跨媒體傳播平臺。CNN利用新媒體技術,全面改革內部組織結構,打造全媒體制作流程。電視記者和網站記者不分彼此。電視記者為網站寫稿,網站記者也在電視露面。推出互聯網傳播業務,向全球網民傳播。多方位擴大節目影響力。
歐洲業界同行都十分關注來自新媒體的挑戰,瞄準大趨勢,更加重視對多媒體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胡占凡指出電視媒體在新傳播格局下進行戰略升級要抓住五個關鍵環節:
一、業務流程再造和組織結構調整。必須按照融合發展規律,重構制播流程和組織機構,全面打造面向多種終端的現代傳媒運行體系。
二、建立一流的跨平臺多媒體傳播平臺。統一調動臺網新媒體隊伍,實現新聞的全媒體采集。實現電視、網站、手機的新聞共享和傳播。
三、推進多種節目形態的跨媒體融合。在大型活動中實行跨媒體集成推廣,實現差異化、多平臺分發覆蓋。
四、進行跨媒體整合營銷。由單一的電視廣告經營,發展到建設聯動共享性經營模式。從單終端渠道向多終端渠道聯動轉播。
五、建立多媒體影響力評價體系。引入新媒體影響力評價指標,從單一收視調查轉為傳播效果監測。
胡占凡展望了中央電視臺即將遷入總部大樓所面臨的戰略機遇和發展契機,并提出中央電視臺最終形成國際一流媒體的綜合競爭力,應著眼于四個方面:一是重構業務流程,推動臺網融合;二是發展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內部發展活力;三是構建全球傳播新體系,提升國際傳播力;四是轉變對外傳播方式,提升國際影響力,建設與中國綜合國力相稱的世界一流媒體。
胡占凡最后表示,中國傳媒人建設國際一流媒體kS3/dzpPHeTaXaGeVO4V0A==正當其時,建設與中國綜合國力相稱的世界一流媒體,應當成為當代中國傳媒人的光榮與夢想。
趙子忠:新媒介背景下的
媒體性格塑造
趙子忠在報告中對“媒體性格”概念進行了深入解讀,指出“媒體性格”是媒體在信息傳播中所表現出的個性特征,是區別于其他媒體在公眾中樹立的獨特形象,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趙子忠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媒體性格”塑造的實踐為例,總結了國家廣播電臺的發展特點:
一、明確自身定位,全力鑄造敢為人先、勇于擔當的國家電臺,央廣以“世界眼光、開放胸懷、內合外聯、多元發展”為戰略思路開啟了全新改革。中國之聲四次改革提升了央廣影響力并體現國家電臺的責任與擔當。
二、突出廣播特色,著力打造準確全面、客觀公正的主流聲音。秉承客觀、公正、全面、準確,堅持新聞立臺,立足廣播特色。以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突出廣播快捷和貼近性,強調新聞的此時此刻為特色。并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聘請主流專家,學者,對各類新聞事件進行及時權威的解讀、梳理。致力探索頻道專業化,目前央廣旗下已擁有15家廣播節目。
三、堅持與時俱進,以“打造中國一流媒體”理念,積極拓展內外資源。中國人民廣播電臺擁有72年歷史,“打造中國一流媒體”一直是央廣秉承的理念。并實現了傳統媒體的升級改造與新媒體并行打造,走多媒體融合集成之路。對內,加快開發廣播可經營性資源,組建央廣傳媒發展總公司。對外,加強交流合作,牽頭成立中國廣播聯盟,組建了多個媒介協作組織。
四、主動順應潮流,不斷優化傳播途徑與方式。2009年,央廣開始實施“臺網一體”戰略,大力發展新媒體、數字化和網絡化建設,構建面向多個播出平臺,多種用戶終端的綜合制播系統。在2012年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榜上,央廣位居216位,是純廣播媒體品牌第一位。
最后,趙子忠分析了新媒介背景下“媒體性格”塑造的一般規律:一是強化新聞傳播,二是做有態度的媒體,三是注重新技術的應用,四是充分聚合資源。
王聯:立足NGB
建立全媒體新架構
王聯在會上表示,互聯網的發展打破了廣播網的壟斷局面,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長期共存、互相融合的全媒體時代來臨,內容、渠道和用戶三者并重格局形成。傳統媒體面臨的嚴峻形勢究其原因是媒體服務能力不足。當前的形式,為廣電網發展提供了機遇——內容優勢,可以為5A服務提供內容數量和質量的保證;渠道優勢,可以為全媒體5A服務提供隨處獲得內容的渠道保障;安全和導向優勢,提供服務安全的保障;傳播優勢,提供服務質量的保障。
王聯針對未來信息、需求和網絡的發展趨勢提出了下一代網絡(NGB)發展方向。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王聯主要談了兩點:第一,建立“全媒體內容交易管理平臺”實現內容價值回歸;第二,依托廣播電視網,建設“智能融合媒體網”,匹配用戶需求,實現內容的高效送達。他指出,下一代網絡應基于單向廣播、雙向網絡和智能引擎相結合的立體融合網絡架構,從而以靈活、高效、經濟的方式滿足用戶獲取高質量、高可信度個性化內容的需求,并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解決網絡發展所面臨的網絡流量、頻率資源、建設成本和網絡融合等問